何十九世纪后三十年的世界局势会如此风云变幻?为义”这个词汇要在这个时代诞生?为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又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切发生的根本原因,都与一个现象有关――垄断!
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指的是站在市场的高地,操纵贸易。在西方世界,早期奉行绝对的自由竞争经济体系。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企业主开始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在激烈的竞争中,大企业往往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不断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竞争。而在美国,这种竞争往往伴随着暴力,大企业主甚至利用流血手段,强行并购一些中小企业。这种无序竞争的结果,导致生产资料、劳动力、市场份额日益集中,最后在行业里形成一个或者几个寡头,所有生产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垄断确实有其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一面,例如控制生产资源造成行业的进入障碍,而且在人们心目中(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众心目中),垄断往往代表着操控价格、剥削、压榨等等贬义词,但是反观几次技术革命,垄断可称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最大源动力。正因为垄断者们为了在竞争中保持成本优势,所以才不断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从而使得大量的新技术被应用于社会生产中,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这个阶段也称之为私人垄断阶段。
当私人垄断形成后,由于垄断者在行业内已经没有了对手。于是他们对于技术开发的热情渐渐减弱。每一项新技术,在没有证实它能够创造更大地利润之前,这些垄断者都不会予以采用,而是要将老的技术利润榨干后才会考虑新的技术研发。就在垄断开始阻碍技术发展的时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开始频频爆发经济危机,欧美各国审视自由经济的弱点后,提出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政治手段。在这个时期,国家通过政府采购、发放补贴、直接投资、与民间资本合营等方式介入各个行业,一边进行市场调控,一边将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从而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垄断形式――国家垄断。
由于私人垄断将生产资源和社会资金都高度的集中,因此为技术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政府的干预和引导下,再次爆发了技术革新地浪潮,第二次工业革命来临。据统计,如果将1913年的工业指数看做100,1870的工业指数就是20――也就是说,第二次工成果(1870―1913,足足比进行了百年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高出五倍!如果在贸易指数方面同样将1913看做100,那么1870的贸易指数就是24――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全球贸易是第一次工 四倍强!当第二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进行时。急剧膨胀的生产能力迫切需要更多的资源。各国政府为了满足国内生产地需求,开始频频进行海外掠夺。从而产生的争夺霸权地各种战争,战争又进一步拉动了技术革新的步伐。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的政治术语也开始诞生……
洪宪元年9月13,袁世凯成立了“中华帝国洪宪基金”。这个基金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袁世凯打理私人财产,其管理层主要有五个部门:总裁、投资部、商贸部、经济信息部、资金管理部。在五个部门中,投资、商贸两个部门是进行合法贸易和投资的机构,而经济信息部除了收集全球的经济信息之外,还组织一些地下“黑货”交易,并有独立的情报系统和走私渠道。
基金会的总裁由袁世凯亲自担任,制定基金的经营战略;马丽任副总裁兼投资部部长。负责基金日常统筹管理和金融投资事务;蒂娜任商贸部部长,负责基金的商务贸易;沈月琴任经济信息部长,负责管理经济情报系统和“黑货”交易系统;袁世凯地三哥袁世廉任资金管理部的部长,负责管理基金会的日常资金管理。
由于袁世凯许下诺言。皇室绝不动用国家财政一分钱,所以洪宪基金是一个完全独立运作的机构。在外人看来,这个机构无疑是帮助袁世凯“管家”地一个部门。类似于清廷的内务府,只不过资金独立罢了。再加上里面的成员基本都是袁世凯地老婆、兄弟,于是百姓们纷纷猜测这是袁世凯给安顿皇室成员的一个手段。不过了解内幕的人知道,这个基金所蕴藏的经济潜力巨大无比,而它的第一部分资产,就是控制了中国大部分厂矿、铁路的凯丽集团!
当中国内战开始时,凯丽集团由于以在中国的投资为主营业务,因此股价大跌。加上梅尔森为了打压袁世凯,从六大财阀手中购买部分股票,并大肆抛售,几乎引起凯丽集团的
溃。按照梅尔森的计划,他先拒绝接管袁世凯的帝江工商银行),然后不给袁世凯事先承诺的战争贷款,这样就会造成袁世凯的资金短缺。梅尔森认为一旦中国战局陷入僵持,袁世凯不得不用手中的资金去稳定占领区的经济次序,而无暇顾忌凯丽集团的股票,他就可以趁股价最低的时候购回,这样就能操控凯丽集团。不料袁世凯没有理会占领区的局势,而是分出资金大举抢购凯丽集团股票,从而拥有了60%的绝对控制股权。看着袁世凯购买股票,梅尔森并没有做出反应,因为袁世凯不管拥有多少凯丽集团的股票,只要将来英**队将他赶下台,这些股票都会以“抵债”的形式变成罗氏的。
就在梅尔森等待着英军和袁世凯的军队展开“鏖战”地时候,一个个让他大跌眼镜的消息不断传来:袁世凯的军队不仅连战连捷。而且通过徐世昌将英德法三**队一网成擒。这些消息一下子让整个两江军民的信心大涨,不仅解除了帝国银行挤兑以及两江股市崩盘的危局,同时也完全打破了梅尔森的如意算盘!其后,由于夏威夷争端,中美两国关系出现紧张,袁世凯并没有急于与美国修好,而是通过希伯来协会将这种紧张局势的时间拖长。在这段时间内,凯丽集团的股票不断下挫,当股价不足原来10%的时候,袁世凯则趁机将所有股票购回。这些年凯丽集团的总投资额已经超过6亿。但袁世凯只花了6000万美金就得到了凯丽集团地所有权,从而名正言顺的拥有了凯丽集团在中国、墨西哥建设的铁路、厂矿等等产业!
当得知上了袁世凯的当时,梅尔森迅速活动,希望通过美国政府冻结凯丽集团的资金账户,并企图私自用武力扣压马丽。不过此时已经于事无补,因为这些年凯丽集团的大部分资金,都已经投入到中国的矿产和墨西哥的石油开采中。就在美国国会正准备通过对凯丽集团的封杀议案时,凯丽集团的总裁马丽出现在夏威夷岛上,并宣布将集团总部转移到夏威夷!此时美国政府除了凯丽集团账户中那几十万美金,什么也没得到。其实袁世凯也可以强行占有凯丽集团在中国地产业。但是如果这么做,无疑宣布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随时可能不保。今后哪个外资企业还敢来中国投资?于是为了“名正言顺”,袁世凯花了6000美金!
―
将凯丽集团控制手中后,等于控制了目前中国已经开发和建设地大部分铁路、厂矿,加上袁世凯这些年在中国的私人投资以及刚刚开战时回购的国内企业股票,洪宪基金基本可以完成国内工业的垄断。而此时已经被袁世凯“私人卫队”占领的日本,其出口的纺织品占亚洲纺织品的70%,洪宪基金也可以顺势将整个日本纺织工业接收过来――先进的纺织技术,加上中国充足的原料供应,垄断整个亚洲的纺织业也指日可待。刚刚完成扩建地中华卷烟厂如果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销售,那么不久的将来。最赚钱的卷烟行业也将被洪宪基金会垄断!
袁世凯下如此功夫进行行业垄断,第一个目的当然是为了钱。
1890年后,清廷每年地财政收入总::)在80009000万两之间,其中田赋和厘金关税各40%左右。而盐课和其他杂项各占10%左.旦控制了全国,不可能采取清廷那样的苛政,因此正常税赋肯定要减少;其次。清廷的关税中,九成以上是鸦片进口税,而且为了发展工商业,各地厘卡肯定要取消――这禁烟加上取消厘卡,等于每年3000万两白银地厘金关税收入将不复存在。加上今年内战,中国各方面生产都要受到影响,袁世凯掌权的第一年,将是中华帝国最为困难的一年。如何赚钱、如何弥补禁烟和取消厘金后留下的财政收入空缺,成了摆在袁世凯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袁世凯采取的第一个举措是截流。在晚清,因官员贪污而流失的地方收入和中央拨款,占中央财政的三成以上(2000两左右),是财政收入损失最大的部分。袁世凯要求地方行政官员采取账目、政务公开制,并要求廉政总署严查――只要把漏洞尽量堵住,就可以弥补很大一部分财政空缺。第二,在中日准备签订的《马关新约》中,袁世凯要求日本政府向中华帝国赔款三亿两白银,分二十年还清,因此帝国每年能有1500万两白银的赔款进账――这也是.的原因,目的就是让日本政府去向别国贷款用以还债!除了这两个政府手段外,洪宪基金通过垄断获取的高额利润,也可以对财政空缺进行弥补!例如原来日本纺织业每年为日本政府创造的财政收入大概在1000万两白银左右,如果强行霸占日本;:
行业垄断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为了在经济上提防犹太略和破坏。
袁世凯与罗氏、赫茨尔家族达成地两笔交易,虽然可以在短期内为中国带来急需的发展资金。但同样存在这相当大的隐患。首先,犹太人经营能力的可怕,就连二战时期强悍的德国,都不得不通过屠杀来消除犹太人对其经济的影响;其次犹太人漂泊千年不散,可见其民族的团结,要想同化、融合这个民族几乎是不可能;最后,犹太人的政治领袖赫茨尔家族、经济领袖罗氏家族都在中国扎下了根,在这两个家族的号召下,天知道富有的犹太人会对刚刚起步地中华帝国经济体系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现在中国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袁世凯既需要用犹太人的财富来带动中国的发展。又不能让犹太人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不能让犹太人控制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所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先形成一个庞大的垄断集团,形成一定的行业进入障碍,然后有效地组织中国的民间资本进行各种工业投资,以一国之力来预防犹太人地经济投资变成经济占领。(当然预防犹太人不止这一个手段,后面会陆续展开。)
第三个目的,是为了在中国进行技术革命奠定基础。
技术革命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另外必须有高度集中的生产资源用以新技术的开发与创造。这些年,袁世凯在上海和夏威夷建设了民用和军用两个技术中心,而且此时夏威夷研究中心的大量人才和关键设备正在陆续回国――技术基础已经具备。需要的就是更加集中的生产资源!
第四个目的,防止垄断形成地弊病在中国滋生。同时可以对民间资本进行必要引导和保护。
垄断滋生的第一个弊端就是“食利者”增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垄断程度到了极致,因此民间出现了大批拥有资金却不需要工作的富人。这些人靠进行放贷回收利息为生,西方世界称这种人为“食利者”(中国俗称高利贷)。14年法国的“食利者”超过人,占其总人口数地12%,因此这个时期的法国也被人们称为“高利贷帝国”。食利者掌握了大量的金钱,却并不运用于国家地发展中,而是从急需资金用于生产的人那里分配利润,这大大影响了民间的投资积极性。如果由皇室基金来进行资金掌控。那么可以免息向需要资金者进行借贷,鼓励他们从事工业投资。
垄断滋生的第二个弊端是容易形成行业障碍,阻止新来资本进入。当一个行业的生产资源完全由某个集团控制,新来的资本因为无法得到必须的生产资源。也就无法进入这个行业进行生产。虽然这种行业障碍这不利于该行业发展的,不过对于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的现阶段,却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由于中国的小农经济已经持续数千年。民间资本家(说白了就是土财主)购买土地的热情远远要比投资工厂的热情大得多,而外国资本却早就看上了中国各种丰富的生产资源!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各个行业实行中外资本无差别开放,那么在中国民间资本开始投资工业之前,这些资源就会被外国资本所瓜分!洪宪基金目前占据中国生产资源的目的,就是防止外国资本对中国资源的过分占有,而为中国资本进行工业投资留下需要的生产资源。
为了鼓励民间资本进行工业投资,中华帝国的《土地法案》和《工业法案》正在起草。在《中华帝国工业法案》中,对进行工业投资的民族资本家提出了大量的优惠政策,例如减、免营业税,国家出口补贴,国家技术扶持,自然资源优惠开采等等,以此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工业投资。
在《中华帝国土地法案》中,规定了每个国民拥有的土地上限不得超过30亩。如果超过这个上限,那么国家将对超出部分征收相当于地价200%的土地“超占税”。而且如果某个人拥有的土地已经超过他依然进行土地购买,国家将对这样的土地交易征收相当于地价“超额土地交易税”。如此严苛的土地占有限制政策,等于强制性的要求那些地主、财主将过多的土地卖掉,变成手里的“闲钱”,从而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可用资金。另外可以预计,当这个规定出台后,将掀起一股土地出售狂潮,地价也肯定会大幅下降。对于一些渴望着土地的穷人而言,这将是重新分配土地的好机会!甚至袁世凯已经准备动用国家资金,将这些土地回购后分配给那些穷苦百姓!
两部法案一个让有钱人攥着闲钱,一个鼓励他们进行工业投资,其后果如何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