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四十五回 五庄观上怒镇元 龙门山下救龙鲤

作品:烈神演义|作者:怀兴原创|分类:奇幻魔法|更新:2024-10-29 04:39:34|下载:烈神演义TXT下载
听书 - 烈神演义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第四十五回五庄观上怒镇元龙门山下救龙鲤

都叹世人少良知,皆怨人心不古时,

只记他人过与错,谁人扪心己过失。

上回说到成道遣人拜谒圣人,恳请下界宣谕仁道、同理人间,那圣人婉拒,另遣下两个亲传弟子前来。成道见此,又命建太岁前去拜谒地仙之祖镇元大仙。那建太岁持成道礼札前往万寿山,求见镇元大仙。叩开宫门,向那清风、明月禀明来意,那二人道:“仙官少待,我等速去禀明恩师。”建太岁立在门首,与众人细细打量这五庄观,但见:

山门松柏翠,八方气象参。

德高誉满五湖,威名达三川。

清明鸾凤停枝,静夜星移斗转,无欲人自刚。

邻里相和睦,落难有人帮。

翼虎踞,凤来仪,蛟龙盘。

民生关注,士皆有房天下寒。

路畔花树林立,戏台近在身旁,随处鸟语香。

人间天上地,唯有万寿山。

片刻,二人出,引着建太岁便往里走,那镇元子威襟正坐于主位,建太岁奉成道命以弟子礼见之。那镇元子微睁二目,言道:“来者何人?”建太岁答道:“弟子乃是凤鸣山太常丞建太岁,奉同元持正妙法广圣帝君之命,前来拜会上神。”那镇元子道:“看座。”清风明月二人抬来座椅,建太岁道:“多谢上神。同元帝君广闻上神功德盖世、道法高深,渴盼之至,特令弟子拜会。弟子三生有幸,得见仙颜!”那大仙也不谦逊,道:“贫道亦听闻李成道事迹。”并无他言。建太岁自觉尴尬,言道:“同元帝君欲请大仙前往恒元宫一叙,只是不知大仙可有闲暇?”那镇元子不悦道:“贫道为地仙之祖,他为地仙之君,本应他来拜我,缘何让我去拜他!”那建太岁更觉尴尬,言道:“大仙误会了。我家帝君欲在凤鸣山建起三重大殿,可供世人祀奉三界至上大神之用,其中妙宗宫一殿便是供奉大仙神像。”那镇元大仙始露悦色,言道:“那他殿供奉何人?”建太岁答道:“这五殿供奉均是同元大帝敬重的三界上神,第一重殿欲建起衍圣宫、大成宫、逸仙宫,供奉至圣先师、韩非子、庄子;第二重殿建起行德宫、传恩宫、妙宗宫,供奉太乙救苦天尊、姜太公及上神;第三重欲殿建起大德宫、圣德宫、普渡宫,供奉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西天佛祖。”那镇元大仙不悦道:“别人还则罢了,一个区区的阐教弟子,缘何能够与师尊同列!”那建太岁正色言道:“同元帝君待人不看出身,不分三六九等。”那镇元子道:“上官亲来,理应献上弊珍人参果,但此时尚不至结果之际,慢待上仙了。”那建太岁故作惊讶道:“大仙原来不知,那人参果树早已绝了根脉?”镇元大仙错愕无比,言道:“你道何来?”建太岁言道:“弟子听闻那人参果树乃是天地灵根,被孙悟空推倒之后便根断脉绝,今后在也不能结出果子。此事难道大仙不知。”镇元大仙震怒,道:“此讹传从何而来?”建太岁道:“我家帝君有一三界至宝,乃是盘古大神随身玉佩,唤作‘观世镜’,可知这三界自始至终。”那镇元子瘫坐,道:“我那人参果树虽被猢狲推到,但经了观音大士救治,已然复活,何来断绝一说。”那建太岁道:“大仙的人参果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而观音大士用柳枝净水施救,却是使得根枯果化。大仙若是不信,待三千年后有无开花便可知。”那大仙早得闻报,那人参果树每一年便掉落一片树叶,实乃前所未有之衰,心下早已惊之,如今听闻建太岁言之凿凿,早已确信了,当下大怒,言道:“我定要找那观世音理论!”建太岁始料未及,道:“大仙勿怒。弟子闻之那观音大士与天庭来往甚密,若是大仙冒犯观音,恐怕天庭怪罪。”那镇元子怒道:“莫说是天庭,即便是三清到此,贫道也要理论!”言罢一道金光去了。

建太岁不敢怠慢,对清风、明月言道:“大仙未作准备,贸然前去,恐会吃亏,仙童可有对策?”那二人道:“家师素来独行,三界内尚无敌手,仙官勿忧。”建太岁放下礼物,也连忙赶回凤鸣山,向成道详细说明。

话说那镇元大仙急匆匆赶往普陀山,要找那菩萨评理。不过那大仙早已心下怀疑果树已然断根,只不过不愿相信罢了。如今,凤鸣山已知这其中奥秘,自己则失了倚恃,怎能不怒!想这数万年,天庭广有老君仙丹、蟠桃御酒,可供得那些神仙逍遥自在,但我这人参果树,乃是三界不二珍宝,远胜过仙丹、蟠桃,想这三界之内,镇元大仙因是性格桀骜,虽然不得玉帝、老君重视,但这三界官众却都要给其几分面子,更有那西方至圣,与镇元大仙交好,不过是因其掌握这人参果树,玉帝、老君也难奈何。倘若真如李成道所知,则大势去矣。

那大仙驾起急云,径来到洛迦崖上,便见二十路诸天拦住去路,言道:“上仙有礼!”镇元大仙喝道:“你家菩萨何在?快快出来见我!”那惠岸行者闻报,已然迎出门来,行礼之后问道:“见过仙长,家师近日远游度厄,不在山中,请问大仙有何贵干?”那镇元子道:“你速去燃香,告诉你家师傅,我已到普陀山,令其速归。”惠岸行者言道:“仙长,若是寻常小事,弟子愿听从差遣,不必惊动我家师傅。”那大仙怒道:“此事甚大,莫说是你,就算是观世音也担待不起。”那惠岸行者道:“家师临行前有令,此行关系重大,不得相扰,诸事皆可由弟子断之。”那大仙怒视道:“你若不请你家师傅回来,我便一把火烧了她的潮音洞。”

那惠岸行者不知如何应对,早惹怒了旁边的善财童子,那童子本是红孩儿皈依,却是因为年少气盛,根本不畏这镇元大仙,言道:“老道,方才师兄已经说了,老师不在山中,你何苦咄咄逼人?若不速去,让你尝尝小祖我的火气!”那镇元大仙怔在当下,想这三界之内,哪有人敢如此无礼,即便是三清六御、西方佛祖也都还要客客气气,不想这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儿竟然如此猖狂。笑道:“红孩儿,休得猖狂,即便是你父平天大王也不敢如此对贫道说话。我念你年幼,不与你一般计较。”那善财童子道:“好老道,今日便让你尝尝三昧真火的厉害!”言罢掐诀念咒,从口眼鼻中喷出烈火浓烟直奔大仙儿去。那镇元大仙站立不动,只见烈火围绕周身。镇元大仙骂道:“野种!安敢无礼!”反手一掌,正打在红孩儿脸颊,瞬间将红孩儿打出数丈。惠岸行者连忙扶起善财童子,道:“仙长,他一小小孩童,何必与他一般见识。”那大仙自觉难堪,言道:“我今日便要见观音,速让其归!”那边善财童子站起,抢来大枪便要刺去,被惠岸行者拦下,那善财童子破口大骂:“不知羞的老道,为老不尊,我今日偏要灭灭你的威风,为三界除怨!”

书中代言,那红孩儿缘何这般暴躁?只因那大仙口无遮拦,骂了一句“野种”。因为三界早已风言,说红孩儿本不是大力牛魔王之子,乃是老君与罗刹女私生的,且说的有理有据,说什么红孩儿并无牛的模样,被天罡刀穿了仍不见牛形,可见不是牛魔王生的;又言三昧真火乃是道家不传之密,牛魔王与铁扇公主都不会而红孩儿会,应该是老君所传;还言那罗刹女的宝扇便是老君的芭蕉扇,如此重宝授予他人必是亲近之人;且言红孩儿占山为王,对山神土地提铃号喝,还要吃唐僧肉,如此罪行不仅不予治罪,反而升迁为神。如此种种,便诬言是那老君与罗刹女私情孕下红孩儿,为了躲开悠悠之口,老君才将罗刹女放在凡间与老牛婚配云云。其实不然,那红孩儿确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之子,生长的不是牛身倒也并不奇怪,一则铁扇公主是凡人得道,不是精怪,二则牛魔王的胞弟如意真君也是人身。那三昧真火虽是道家不传之秘,但修道之人天赋不同,红孩儿三百余岁尚是婴儿,可见得道之早,且红孩儿生长在火焰山,那山火便是老君炉中三昧真火而来,吐纳之间皆是火气,因此能够炼成三昧真火倒也不怪。那芭蕉扇本是混沌开辟以来昆仑山上太阴之精叶,机缘巧合得之。那宝扇至阴,因而能够扇出水气。而老君那芭蕉扇至阳,因而能够扇出火气,实非一物也。那大仙所骂“野种”,不过是因为红孩儿乃是人与牛的产物,不想红孩儿风闻三界流言,早已视此为奇耻大辱,因此拼了命前来。那惠岸行者拦截不住,那红孩儿挺枪再战。

正在纠缠之间,只听得善财龙女出来言道:“上仙切莫动手,菩萨已在洞中等候。”那大仙也不言语,撇下红孩儿径往潮音洞而来。二十诸天早分立两旁,对着镇元大仙行礼。那镇元子也不理,径来到观世音菩萨面前,言道:“菩萨,贫道此来,想必你已知道为何了吧?!”那菩萨言道:“大仙勿恼,切莫乱了修为。”那大仙哪里受得,喝道:“贫道便要问你,你究竟如何医的我那人参果树?!”那菩萨镇定自若,言道:“大仙,你那果树复倒塌否?”那大仙道:“不曾。”菩萨道:“枝断否?”那大仙道:“不曾。”菩萨道:“叶枯否?”那大仙道:“不曾。”菩萨道:“树干不倒、树枝不断、树叶不枯,大仙意欲何为?”那大仙道:“尝闻‘出家人不打诳语’,我只问你,我那人参果树是否医好?”那菩萨沉默良久,言道:“贫僧已尽力,但修为至此,只能治得枝绿叶浓。”那大仙好不恼怒,言道:“不像你等这得道之人也耍的这等阴谋诡计,我今日便要血洗你这普陀洛迦山!”那菩萨镇定自若,言道:“大仙且慢动手。贫僧尚有一言:当日孙悟空推到贵方宝树,大仙焦急万分,尚且求我,贫僧方用甘露之水救治。孙悟空虽是我佛门中人,但若大仙不曾应允,贫僧也万难相救。”那镇元大仙更是恼怒,骂道:“少来耍赖!今日若能还我这人参果树还则罢了,倘若不能还来,我便要打上灵山,到你那佛祖面前索要。”那菩萨言道:“大仙睿智。我等功果尚浅,只能治得其标,难医其本,若贫僧请得佛祖前来医活那宝树,倒不是难事。”那大仙听得此话,怒气消了一半,言道:“此话当真?”那菩萨道:“只可惜弊教佛祖现困在龙门山,倘若大仙能够打开山门,请得佛祖出来,佛祖必然感念大仙仁德,医治宝树自然不在话下。”

那大仙转怒为喜,言道:“既然菩萨此说,贫道便要到龙门山走上一遭,若佛祖能医我这宝树,贫道便广开人参果会,倘若医治不得,贫道便还要困住你家佛祖几千年!”言罢,一道金光直奔龙门山而来。那龙门山上戍守的乃是天上九曜星君,分别是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镇守这龙门山四面八方及其上。那镇守南方的便是天玑星禄存,见了镇元大仙,行礼道:“不是大仙前来,有失远迎,祈望恕罪。”那大仙道:“星君有礼了。不知星君在此何为?”那禄存面露难色道:“晚辈乃是奉了法旨在此戍守,禁止三界一切神仙佛圣进山。”镇元大仙见此,道:“贫道正好路过此处,见你等在此,特来问候。可不知这山中所囚何人?”那禄存惊讶道:“大仙怎知这山中囚禁之事?”那大仙笑道:“区区小事,何能瞒我。”那禄存道:“不敢相瞒大仙,只是小神不敢妄言。”那大仙道:“那西方佛祖欠我宝物,我便向他索要,可否许个方便?”那禄存大惊失色,道:“大仙,此山乃是三清所封,慢不说是小神,即便是大罗金仙也难打开山门,还望上仙恕罪。”那大仙也不作难,一拱手飘然而去。那禄存自觉事大,连忙燃了信符报与张天师。

镇元大仙行不多远,按下云头,自思这三清用五雷正心之法锁住山门,恐外力难以打开,倒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只听得远处传来吆喝之声,那大仙循声望去,只见林中有数十个山贼手持钢叉,正在林中搜索,不久见了一洞,便用烟熏,不久那洞中便窜出一只穿山甲。那穿山甲见了众人连忙逃窜,不过毕竟寡不敌众,又被追的筋疲力尽,几下之间便被众人怪绑了结实,抬在杠上边走,徒剩那穿山甲哀嚎“救命”。大仙不忍,拦住众贼去路,言道:“孽障,还不快快放下。”那群人见了一个仙风道骨的仙人,起初还有些还怕,但见只是一人,便壮起胆来,为首的唤作唐建,用钢叉点指道:“老道,莫要多管闲事,否则将你拿来一起烹了。”那大仙哈哈大笑,言道:“贫道在这世间不知几万年,尚没有谁敢对贫道说此话来,你打算如何烹法?”那唐建道:“蒸了味寡,烤了不熟,不如就炖了。”那大仙笑道:“好好”,只见那些喽啰放下穿山甲,也不言语,拣柴的拣柴、架锅的架锅,不一会便将水烧开,往那锅里尽放些油、盐、蘑、笋,待水烧开,那群喽啰不分言说,将唐建扒去衣服,吓得那唐建呼喊了几声,就被绑了往锅里扔去,扑腾几下便一命呜呼。那大仙道:“还有何人想要烹我?”这时那群喽啰方醒,见此情景,四散奔逃。那大仙将拂尘向空中画了一个圈,只见那群喽啰奔逃之后,竟然全部奔到大仙面前跪下。那群喽啰惊骇,纷纷磕头道:“神仙饶命!神仙饶命!”那大仙哈哈大笑,道:“你等道来,为何要绑了这穿山甲。”那群喽啰道:“仙人容禀,我等乃是龙门山上的响马,因我家大王近日得了弄璋之喜,然而小大王哭闹不止,听闻人讲,活烤穿山甲,食了其甲,便能够镇去小儿惊邪。幸得这山上有个落魄的龙族,平日里化作人形常与我家大王往来,因此我等方奉了我家大王的命令,锁了那穿山甲前去救人。”大仙道:“你家大王好不恶毒!为救己子之命,便不顾人子之命,实是冥顽不化。”

那群喽啰不敢言语,那大仙道:“尔等就此散去,日后多行善事,倘若被我闻之行恶,我定斩不饶。”那群喽啰千恩万谢而去。那大仙用手一指,只见绑在穿山甲身上的绳索自然而落。那穿山甲头如捣蒜磕头谢恩,那大仙道:“你自去吧,日后要远离那些邪魄恶人。”那穿山甲言道:“小人得蒙上仙救命之恩,如同再造,小人愿追随仙人,赴汤蹈火。”那大仙道:“贫道并不收徒。”那穿山甲道:“小人胆敢奢望,只愿能为奴为役,跟随仙人左右,早晚侍奉,聆听教诲足矣。”大仙刚要拒绝,忽而一想,言道:“你姓甚名谁?有何来历?”那穿山甲道:“小人乃是洞庭龙族,原名龙鲤,因我族龙王为泾河龙王鸣不平,起兵反天,被天庭降下罪来,要株连九族。小人乃是龙王远亲,因此未被斩刑,乃销了神籍,流放至龙门山为役,受山神役使,且终生只能以虫蚁为食。后山神高迁,天庭派下九曜仙君守山,将小人与众奴赶出,方获自由之身。”听到此处,镇元大仙不由的感触世事沧桑。

原来,上古时期,敖氏龙族相助大禹王治水有功,大禹治水之后,分疆裂土,共赐敖家各子分守五湖四海,永镇为王,世袭罔替。时老龙王尚有一幼子,甚得大禹王喜爱,封为泾河龙王,怕其委屈,又赐值雨大龙神之职,司职播撒甘霖,因此人间遍设龙王庙,四时香火鼎盛。时有玉皇近侍乔佐进言:天下香河十有其七尽为龙王一脉所有,天下凡人求雨祈丰尽拜龙王,而不知天庭威严,不如将行云布雨之权收归天庭,如此可让百姓有求于天,方显天庭隆恩浩荡。玉帝未置可否。后又有水德星君进言;天下行云布雨之责本应水部执掌,如今必要先请示玉皇,之后再由水部传旨大龙神,才能行雨,实在冗繁,不如直令水部所辖,减去中间环节,方可保万民风雨及时。

那谁人不知,人间求雨即是求生,祭牲香火四时不绝,实乃天下第一肥差。那玉皇见言之有理,亦是动摇,于是乃召天班商议。众仙官俱知此中玄妙,因此对水部之议颇为赞同。唯有二十八星宿中女土蝠、氐土貉、胃土彘、柳土彰四人谏言不可,言称那泾河龙王鞠躬尽瘁,更无过失,不可擅削其权。朝堂之上亦是一片附议之声。只此一语,早已激怒了水部一行大人,人人心生厌恶,但那二十八星宿亦是天上星官,不能明目张胆予以报复,因此便私下走动,请四大天师擅改命道始学。古时,术士在测算人之八字之时,但见四柱俱全辰戌丑未,便为坐拥四海之象,必为大贵之人。但是略有改动之后,虽然仍是富贵之命,但却妨害六亲,更不利夫妻,须忍孤独之苦。于是凡间便有云“辰戌丑未四十枯,男的妨妻女妨夫”一说。

因百官意见不一,此事也就不了了之。那泾河龙王听闻,自然是得意洋洋,钱帛使得更是不计其数。不想有一日,泾河龙王正在行雨,但见阴云之下,人间一茅草屋内却是隐有霞光。龙王心生疑惑,按下云头,行至茅屋之前,仔细观察,不想这一眼,却引出一桩杀身之祸。正是:

色字头上一把刀,剜心刮骨最难逃。

贼心不听良言劝,福失禄去寿又消。

只是不知竟是如何一段因果,且看下回分解。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