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十九回 真神下界劝武曌 天君据理斥上官

作品:烈神演义|作者:怀兴原创|分类:奇幻魔法|更新:2024-10-29 04:39:34|下载:烈神演义TXT下载
听书 - 烈神演义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第十九回真神下界劝武曌天君据理斥上官

人言似针砭,疾苦怨朝官,多少流长蜚短去,险恶重于川。

开口真气散,吐露魂魄完。早晚道路以目行,国事不可言。

上回说到李成道因平乱有功,被封为妙法广圣真君,上天就职,乐享安逸,须臾间已过了几日。那天上几日,地上便是几年。时地上乃是大唐治下,自唐玄奘西天取经以来,佛法大开,人间处处闻得梵音。西方佛祖见中土物阜民丰、天朝上国之地,因此广遣门徒前来中土送经传法。但那李唐毕竟是老子后人,因此崇尚道教而贬低佛教,素有“道在佛先”之序,中原百姓多信老庄,那西方佛祖自数百年前传法中土,还未曾遇如此之冷遇,恰此时西教强盛,人才辈出,又有唐玄奘不远万里前来求取真经,因此复遣下众多弟子前往中土,弘扬教法。

那传法的众人中便有一位转轮圣王菩萨,这转轮王菩萨非是旁人,乃是佛教护法名王,原是天竺国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的阿育王,早年好战杀戮,亲手杀死九十九位兄弟姐妹,统一天竺土地,后皈依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天竺共建下了八万四千座舍利宝塔奉祀佛骨,将佛教立为国教,广建寺庙、编著佛经,并派僧人外出传教,为佛教兴盛立下汗马功劳,实是佛祖驾下第一功臣,因此被封无忧转轮王菩萨。转轮王菩萨对众人言道:“我等度人,应行大悲而不可行小善。”众人不解,那转轮圣王菩萨道:“所谓‘大悲’者,便是要度一邦一国之人,所谓‘小善’,便是偏度一家一个之人。”众人中有云:“能度一国一邦,除非是位极人臣、九五之尊,否则实难为易事。如今李唐天下,上有天庭道祖扶持,下有百姓万民尊奉,那朝中大臣均是习学老子、孔丘,如何能有我等容身之所。我等应秉承佛祖之意,多度世人,自然能扬我教威。”转轮圣王菩萨笑而不答。随着众人驾云径往中土,待至中土洛水河畔,转轮圣王菩萨谓众人先行,独自留下拜访洛神。那洛神接着,互道礼仪。转轮圣王菩萨从袖中取出一方瑞石,言道:“上神,贫僧奉弊教佛祖之命,传扬我教,取李唐江山自立,如今便要前往人间转世,此乃佛祖所授瑞石,烦请上神在我转世成年之后献出,宣示天下,贫僧必定奏明佛祖,厚酬上神。”那洛水河神乃是伏羲大帝小女,因幼时玩耍时溺死在洛水之中,被封为洛神,颇有威望,只因天庭猜忌不能升迁擢位,因此早有积怨,见转轮圣王菩萨如此说,言道:“小神自当相助,只是小神乃是天庭之官,不宜出面,还请菩萨命人接应。”转轮圣王菩萨言道:“此事不难,到时自有武姓后人前来相请。”那洛神应允,但转轮圣王菩萨恐洛神相耽,因此又至汜水河神处,取出一纸铭文,亦是如此言说,请那汜水神择机献出,宣告世人。两相妥当,方才投胎入并州文水武士彟府上,取名武媚娘。

道家子弟见了,忙禀过老君,欲诛杀其于襁褓之中,老君言道:“此乃天数,不可违逆,倘若枉遭诛戮,必然祸及无辜,况且即便杀之,必然复生少壮,更为严毒,则李唐子孙必无遗类。”因此未被诛戮。但那道教天下无数弟子,见此情境,无不想诛杀转轮圣王菩萨以邀老君之功,因此处处诘难。时有术士袁天罡,乃是上界神仙,因故贬下界来,那袁天罡相人之术,天下独步,无不灵验。一日遇到武士彟夫人杨氏,大惊不已,对其言道:“夫人法生贵子,必当母凭子贵”。那杨夫人遂抱出二子令其再相,不想袁天罡却只道贵则贵矣,不过三品之官。杨夫人又令长女武顺出,袁天罡道贵而不利夫。后杨夫人命乳娘将襁褓之中的媚娘抱出,那媚娘被着了男童之衣,抱出后袁天罡一见,道:“龙瞳凤颈,极贵验也!可惜是位公子,若是女儿,必当为天下主。”武氏夫妇大惊不已,重金酬谢了法师,叩请其保全武家性命,袁天罡道:“凡事自有天数,非人力可能为。”遂辞金而去。那武士彟严令内中近侍,切不可对外胡言,方才放下心来。及至长成十四岁,便被选入宫中。那太白金星眼见李唐天下将倾,命荧惑小儿传歌于市井之中,歌道:“唐三世而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另命人曹官魏征传旨人主,要诛杀武氏诸人。时人主太宗李世民曾问计于太史令李淳风,李淳风将老君所语告知,太宗方不查究武姓之人。不过众仙仍不敢掉以轻心,待太宗崩天之后,命人主诏武媚娘等一行人等出宫修行,为太宗追福。后西教众人设计令武媚娘到感业寺带发修行,又习学得房中秘术,复设计令高宗与媚娘邂逅,方才恩准接回宫去,成为正宫娘娘。

待高宗驾崩,武曌趁机夺了李家江山,并大肆推崇佛教,并下诏“自今以后,释教宜在道法之上,缁服处黄冠之前。往成永式,僧尼仍诏在道士女冠上首”,随后命举子罢习《道德经》,继而诛杀李唐遗子遗孙,贬斥道家弟子。并将白马寺定为皇家寺院,大建寺庙、广造佛像。万岁通天元年,武曌诏请嵩山慧安禅师和北宗神秀禅师入京,亲自行跪拜礼,尊慧安禅师为国师,为神秀禅师赦造度门寺,在神秀禅师圆寂之后,为之辍朝五日,亲扶棺椁。那慧安禅师在隋炀帝大开运河之时,乞食救济饿殍,并与超度,大行仁德之事。隋炀帝、唐高宗均慕名诏见,俱不至,只因那时天下乃是道家子弟的。后前往嵩山少室,待武曌遣使往请,方欣然而往。圆寂时吩咐门人将尸首放入林中,野火焚之,获舍利八十余颗,内中五粒大的舍利,送入宫**养。

而那道家地位,相比数年前,早已是一落千丈,而那妇人称帝,实乃是华夏千古未见之事,前无古人自不必说,后无来者也是必然,只因此举有悖于儒家正统,因此儒道两教对武曌甚是愤慨。凡间李唐垂拱四年,洛水河神奉呈天授圣图,那图镌刻于瑞石之上,宣示百姓“圣母临人,永昌帝业”。随后汜水河神也献出铭文,宣示天下。那武媚娘原是西教转轮圣王菩萨转世,受命于佛祖掌握李唐江山。凡间百姓哪知这其中缘由,不管是谁做了皇帝,但要吃饱睡足,便万事大吉。那武曌也顺应民心、励精图治,劝农桑、薄徭赋、息兵革、广言路,天下依旧是盛世之象。

那武曌废了李显、李旦,自立为皇,号称圣母神皇,将李氏宗族赶尽杀绝。又大建佛寺,供奉僧人,亲作开经偈语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将道家、儒家子弟排斥在外。那道家仙官自然是怒火中烧,不过见那西教早已派下众多护法守护武曌,急切也是无方。老君言道:“此乃天道劫数,不可妄为,待武氏气数尽了,异教自然消退。”那些弟子听了老君法旨,纵是愤懑也不敢多言。

后茅山道士奉命献上《真灵位业图》,武曌重赏,那《真灵位业图》上书中土三千位神仙,乃是茅山上清派宗师陶弘景所著,内容多是杜撰凿空,诞妄殆不足辨,自始便被道家、儒家认为是至鄙至陋之作。书中虽为谈及佛教,但将太上老君地位贬至谷底,况且那陶弘景虽是道家一派宗师,但晚年却皈依佛教,成为佛门中人,因此《真灵位业图》多受西教认可。那世间凡人哪懂得天上神仙座次,只道是网罗了神仙之名,事无巨细便要叩头礼拜,寻找神仙甚是方便,因此对此书爱不释手。如今又得了当朝天子推崇,因此民间威望更重。

时成道在天上,虽是有了些许官爵,但并无实权,当初欢喜亦变得厌倦,满心报负难以施展,郁郁而不得志。一日成道闻听天下李氏江山易主,现如今凡间帝王竟然是女主,感觉时机成熟,遂遣下界来,寻了老福君张果,密语一番,那老福君心下明白,自然遵命而为。成道返回天上,径往兜率宫觐见老君,行弟子稽首礼后言道:“太上,如今凡间江山易主,大兴佛教,久之必将置我道教于无立足之地,弟子愿往人间一趟,劝说那武曌重振我教,不知太上应允否?”那老君沉思良久,道:“真君此来,贫道已知心意,凡间江山易主,牝鸡司晨,实乃坏我阴阳之事,不过天道如此,恐真君难以扭转。”成道言道:“天道虽至,若无人力助推,恐加剧亦缓。如今,那武曌已然夺取李唐江山,而那李唐乃是我道家根基之所,如若子孙灭绝,恐再难扬我道教。如今只得死马当作活马医,遣下人去,令那武曌停止杀戮,扶持我教。况且此举,成则壮大我教,不成亦于我教无碍,还请老君三思。”太上老君自知如今道家微弱,分崩离析,不足以止佛教东进,李成道所言也不无道理,因此言道:“真君此去,可有牵挂?”李成道言道:“敝俗姓李,虽非太上一脉,却也算是同宗,弟子愿为太上身先士卒,扫清人间危难,故而请缨。弟子所挂,无非人间百姓,如今天下,由皇家宫闱之内到百姓民舍之间,无不惑道、**纲常,凡间百姓不论黄口弥高,至贪至嗔、戾气成性,倘若太上应允弟子主政人间,定要肃清戾气,扬我道威。”太上老君自言道:“此事倒也不难,上有天公地母有言在先,如今又有拯救正教功劳在后……”转对李成道言道:“真君若能做到三件事,贫道定当鼎力相助。”成道拜谢,太上老君道:“这第一件,便是绝了那武曌根基,不得令其传位武姓,应将江山还与李唐;这第二件,便是崇尚道教,遵我教为国教;这第三件便是摒弃西教,令其不得惑民。这三件事,真君可依得?”李成道言道:“此三件虽然难办,但弟子愿意一试,倘若成功,还望太上成全。”太上老君道:“这个自然。”老君又唯恐西教有逆党作祟,乃将当年共工大神所用战甲并三粒九转金丹赐给成道,成道拜别了老君,直奔下界而来。

再说当时老福君已被天庭贬下数百年,长修于中条山,炼就长生之丹,著就《神仙得道灵药经》、《丹砂诀》、《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太宗、高宗慕其高名,遣人召之,皆不至。武曌登基后,也曾派人去请,但老福君自知武氏乃西教中人,不愿搅入其中,不过因成道所托,因此随使臣而来,到妒女庙时告知使臣,将一锦囊交与皇帝,随即使了法术,昏然而死,那使臣哪里肯信,欲抬尸身进京,不想片刻之间,那老福君尸身也腐烂了,使臣只得只身返京,如实禀告。那武皇帝拆开锦囊,但见四句言语:修为出太真,传法布红尘,欲知身后事,祷告李真君。

那武皇帝即命人在御花园摆下香案,那御花园,四时花开不败,唯独不见牡丹。相传武曌登基之后,腊月初八日醉酒,闲逛御花园,但见一腊梅绽放,意犹未尽,传令百花仙子——“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那百花仙子畏惧武曌淫威,不敢不从,令百花盛开,唯独牡丹不肯奉命。到了次日,百花迎寒而开,唯独牡丹不开。武曌大怒,令人焚毁牡丹,将根掘出,贬出国都长安,弃至洛阳邙山,令牡丹断种绝代。只是万没想到,那牡丹花神与众多道家上神均是至交,众神愤慨,令牡丹可名扬天下,那牡丹到了邙山,在偏僻沟壑之中得活,每逢谷雨时节,便纷纷怒放,国色天香,引得天下人前去观赏,那牡丹也就成为国花。道家推崇牡丹坚筋硬骨,乃命牡丹花神转世成为欧阳修,成为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另四位大家,皆出自欧阳修之门。此乃后话。

话说武曌焚香设拜,敬请李天君到坛,成道收了文书,化作一阵清风而来,那御花园甚是宏伟。但见:

亭台楼榭全应,叠石琳琅画景。胜似天庭王母圃,不输蓬莱仙境。

锦堂描金画凤,彩阁银笔雕龙。碧波锦鲤玉桥下,花开沐醉春风。

金砖砌就朱墙,砗磲铺成路径。层层叠叠曲曲转,处处众龙朝凤。

银光漫洒端楼,瑞彩流罩御亭。奇花异卉好功名,唯独牡丹不敬。

上官婉儿用朱砂亲书“大唐圣母神皇诏请李天君到坛有事奉求”,待焚化了黄表纸,代主叩拜,却不见神仙到来。那武皇帝无奈,深深一揖,但见天音缭绕,一尊金神飘然而下。那武皇帝见了,亦是欣喜,再揖道:“今日上神到坛,实令我国扬威,得见尊严,朕心甚慰。”成道言道:“陛下言重了。”武皇帝道:“愿上神授以长生之法,朕定当为尊神赦造神观,定为国之重庙,广塑金身,千秋万世扬名。”成道笑道:“陛下,生时宁静,赛过富贵万千;死后极乐,胜过长生无数。陛下只要广行善举、不肆杀戮,定然能长寿康健,何须拜佛求神。”那武皇帝不悦,道:“尊神之语,亦是修为,只是朕身在其位,当谋其政。如今广行善道,天下子民无不欢欣雀跃,唯有奸佞之党,恐世不乱,论十恶不赦之语、行祸国殃民之事,朕不能姑息。”成道言道:“陛下受李唐盛世,理应顺应民意,遵守三纲五常,不该觊觎大位。如今虽然已成尊主,亦应还政与李氏,不可再行谬误。”

武皇帝面露愠色,那扶乩官上官婉儿见了,言道:“我主上位为皇,乃是西方佛祖法定,上有《大云经》、《大般涅槃经》等为证,荣登九五,乃是上应天时、下承民意,天尊之语实为谬误。”

成道言道:“经书乃是凡人译出,心正则经正,心邪则书邪,况且凡人七窍未开、眼目不明,怎能通达佛祖圣意?世间经书良多,也有投机之辈穿凿圣典、取巧之徒附会梵音,多不可信矣。”

那武皇帝怒极,但顾及尊神体面,不敢离去。成道复道:“某今日所来,宜观盛世之隆、强邦之象,却见天下信道者屡受驱逐,信佛者迎风而生,实乃非是昌盛之兆。愿陛下金旨一道,令儒道释三教并立,繁荣大法,方为上策。”

那扶乩官上官婉儿言道:“天君差矣,佛教乃是万圣之尊,佛法传扬之处,百姓苦难全无,生前心静、死去极乐,却比那炼丹修气博爱之至。”

成道言道:“上官制诰,你本是大汉时期玉簪花神转世,天庭怜你祖父蒙冤受屈,方才令金甲神赐你量才秤一杆,许你无上荣华,理当感念天庭,不应见风使舵。”

上官制诰言道:“弟子就事而论,天君亦应据理而谈。”

成道言道:“佛教号称度世,却一味东进,与天庭不睦,致使百姓广受牵连,轻则失家丧业,重则饿殍遍野,三界混乱,虽不是佛家一己之过,然却因佛道之争致使黎民受难,有违佛家本意,怎能以博爱自称之?”

上官制诰言道:“纵然佛家略有不足,亦强过道家百倍。那道家只顾自身白日飞升,何曾救苦救难?”成道言道:“道家乃中土之本教,华夏之正宗,自商汤而起,数千年兴盛,历经周、汉、晋数朝,都是数百年气数,而佛家东进之后,历朝历代都不过是短寿之国、夭折之邦,期间战乱不止,横生多少祸患?即便是这大唐盛世,亦是道家扶持,如今陛下崇佛抑道,必不能得天下子民之心,国祚必不久长。到那时烽烟四起,百姓定将再陷水火之中。”

那武皇帝道:“天君所言有理,不过朕的天下,乃是佛家相助而来,那儒、道多与诘难,令朕如何能信?”成道言道:“天下皇权,一统归天,天庭授下人皇地主执掌锦绣江山。如今陛下已荣登九五,天庭何曾作危施难?那朝中百官,无一不是儒家弟子,都能恪守遵规,哪一个不是尽力辅佐?如此看来,何曾有儒道诘难之说?”

那武皇帝默言。成道又道:“陛下诸为,实为不利。其一者,佛祖初心本是度人,令修佛法者远离颠倒是非,身无污垢,然世上传佛法者为取信于人,动辄自戕,割砍四肢者有之,引火自焚者有之,有违天道自爱之旨,绝非佛祖所乐意见者。然陛下却听之任之,并以此为信,世人均道是佛祖唆使,使人惊骇,如此,佛祖虽知陛下苦心,却仍不会欢喜,当以传法不力怪罪。其二者,陛下承接大唐盛世,物阜民丰,百姓都为太上徒众,陛下却贬下太上玄元皇帝名号,改称老君,实乃与道家为敌之证,如今又弃道扬佛,这中土之上道家弟子何止万千,陛下若想长治久安,摒弃道教实为不智之举。其三者,这天下儒道释三教并存,陛下已然见罪于两教,那儒教断然不肯相助陛下,儒家虽然无法力高深之圣,却可号令天下学子,陛下若想传名后世、继往开来,则应崇尚仁道,切忌妄杀,罪己陈书,推三教并立,方是正道。”

那武皇帝道:“朕上承天意,做下这万里江山之主,实为百姓谋福,今观真君之语,颇为有理,朕愿以虔念换取苍生造化。然兹事体大,朕当理清脉络,保社稷平安之后,自然传位李唐。”

成道言道:“君无戏言,既然陛下如此说,本尊甚为欣慰,本尊愿尽全力,保陛下崩后哀荣。”武皇帝谢过,成道复言道:“不过本尊还有一物相求,愿陛下不吝相赠。”正是:休道仙家万灵通,神佛亦有难为事。

不知所求何物,且看下回分解。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