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九十章

作品:为君|作者:三无斋主人|分类:综合其他|更新:2024-10-26 13:51:16|下载:为君TXT下载
听书 - 为君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安靖二十二年开春。喻王初降,自请流放南岭,军队皆收编。陇西豪右一时放声痛哭,连夜南下,誓死追随喻王。自此北部边陲空虚,是年北夷受灾,牛马冻死不计其数,幸臣卫霁通敌,私赠奇药与犬戎,北地瘟疫乃止。犬戎南下劫掠,恰逢哀帝幸北辰宫,遂举兵而攻。不敌,凡王公大臣被俘者五百三十四人。

——

安靖二十二年二月二日,楚旭率领大军去中岳山,举行盛大的受降仪式。五月十七日,噩耗传来,被身带残疾的哥哥楚悼凄惨无比地哭诉了一番,加上卫霁等人的怂恿和吹捧,从来没带兵打过仗的楚旭飘飘然了,真的认为是自己的英明领导才打败了陇西贵族和喻王的联盟,再收拾个把北边来的跳梁小丑不在话下,遂执意出征。

其实安靖帝也不是一个蠢货,他之所以出征,是鉴于以下这点考量——他手上有二十万大军,加上喻王那边投降而来的十万,一共三十万。而犬戎的骑兵,据可靠的情报,只有一万。

三十万对一万,三十个人打一个,难道还打不过吗?

通常情况下这样简单的算术问题谁都不会算错,咱们人多,便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犬戎人淹死。诸如此类的想法,却也和寻常贩夫走卒如出一辙。

然而问题就在于,打仗不是街头斗殴,有时候并非只看人数,随着军队人数的增长,他的组织管理成本也会陡然增高,到了某个拐点之后,增加士兵就不会再给军队添加任何战斗力,反而是累赘和负担。当然,这个拐点在不同的将军手里,数值是不同的。有的人管理一支一百人的队伍已经是极限,有的人却可以领导十万人。

单纯的三十万与一万的对比其实什么也看不出来,其背后还有许多隐蔽的细节问题需要仔细分析。譬如说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带兵的是谁。不是谁都有能力,在大楚国库空虚,后勤保障跟不上的时候,突然带领一支这样拼凑起来的三十万大军去打仗,对手还是以弓马闻名天下的犬戎劲旅。

这三十万大军里面,真正的精兵很少,其中约莫有五万是临时被各世家拉来给这场受降仪式壮声威的奴客。

这些人平时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习惯于握着出头耕地而不是长/枪大刀。让这些没有受过训练的新兵去打仗,无意就是做炮灰送死。

当然,如果此时王若谷或者韩起在,凭借着卓越的军事天赋,他们或许能够将这些士兵拢在一起,不致于发生混乱,甚至能够运用谋略,让军队里的人各司其职,从而克敌制胜。

偏偏此时朝廷稍微有点能为的将领都不在楚旭身边——王若谷、周禄、王震升去了北疆大营。新一代的韩起、罗致都在都城,没有跟过来。

当然,喻王那边倒是将才济济,不过楚旭却不可能任用他们,所以楚旭这一次的军事参谋就是大司马卫霁和驸马公车丘明。唯一靠谱一点的,便是还没有得到正式任命的于应龙,他也统领着十五万中央军随军出征。

除此之外,还有不到十万是喻王手下的降军。这部分人跟着喻王南征北战,一路从陇西打到江南,从江南打到建业,是经历了战火和严酷的天灾之后存活下来的精兵,可以称得上劲悍。然而这十万人里面,有多少肯为楚旭效力,就是值得商榷的事情了。

信心满满的楚军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那些跟着楚旭来参加受降仪式的世家子弟也跟了过来,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趁机捡些功劳,给自己一片坦途的人生再镶上一道金边。

楚旭虽然不是军事天才,但他并不蠢。自幼熟读史书的安靖帝自然也读过兵书,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所以楚昭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命令:准备粮草,朕要御驾亲征。

楚昭:我了个大槽!皇伯父您快醒醒。身为一个军事废材不是您的错,但是非跑去作死就是您的不对了。

这实在不是楚昭狠心,眼睁睁看着对自己还不赖的伯父花样作死却不阻止。楚昭倒真写信劝了,可楚旭这回是下定决定要趁此机会立马横刀,证明自己身残志坚,本质上还是个真正的男人,谁劝都白搭。

楚昭能怎么办?他又不可能跑去将安靖皇帝绑回京城。唯有暗暗祈祷,这回不靠谱的皇伯父给自己捅出来的窟窿能小一点。

***

人算不如天算。喻王用的本来就是奇诡谋略,不是堂皇正道,一着不慎便可能是满盘皆输。陈参当年虽然提出了类似的计算,但是他也是在怀疑陇西贵族通敌卖国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应对之策,所谓以毒攻毒、因势利导。再者说,陈参是一介谋士,他可以阴柔诡谲,主公身边自然还有擅长堂皇正道的文臣武将与之中和。楚昭用他,算是奇正相辅,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喻王和陈参自然是不同的,他亲自和犬戎谋划这样阴损的法子,其实已经走上了歪路,就算能够登基为帝,也必然后患无穷。

更何况形势的发展从谢铭的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喻王的控制。

喻王现在很后悔。当然,他后悔的不是自己和犬戎与虎谋皮,而是他识人不清,错信了小人。但这个时候,后悔也没有用了。

卫霁看着躺在床上疑似中风的喻王,柔声说道:“到今时今日,我也算完成了王爷交给我的全部任务,之后,我可就不欠王爷什么了。”

看着喻王唯一能动的眼睛里简直要喷射出愤怒的火焰来,卫霁忍不住笑得愈发开心:“王爷放心吧,攻打下建业之后,很快令公子就会来和你们兄弟一起作伴。王爷现在便安心的睡吧。”说着,卫霁袍袖一拂,径自离去。

走出营帐之后,他还吩咐守在外面的士兵:“王爷身体不适,需好好养病,无事不要让人去打扰他。”

士兵们纷纷应诺。

自从攻破玉门关之后,也速该的骑兵迅速推进,已经到了几百里外的蓟门关。

蓟门关只有刚从都城回去的两万勤王军。很快就燃起了狼烟向都城告急。

与此同时,一直在北疆边境上游弋的犬戎士兵,也集结起来,一副大军压境的样子。再有东北边的柔然和靺鞨也举兵南下,就像同时商量好的那样,大楚的边境上,烽烟四起。

楚旭没有料到犬戎的骑兵来的这样快,就算他不懂军事,也知道蓟门关必须要守住,因为蓟门关之后便是一马平川,建业面前,就只有泽城一座要塞。所以说,蓟门关非要守住不可。

卫霁来到中军大营,看到楚旭焦躁地在屋里走来走去,一看见他便迎了上来,问道:“怎么样?”

“陛下放心,喻王那边已经处理妥当了,喻王在我们手里,想来他的部下应该也会将马匹借给我们。”

楚旭松了一口气,末了又叮嘱卫霁:“不要伤他性命。”

谢铭死后,喻王始终不肯相信,派出手下的心腹和暗探,全部去陇西一带寻找谢铭,总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样一来,喻王身边的守卫自然空虚起来。

楚旭听信卫霁的“妙计”,用药放倒了喻王楚悼,然后以喻王的性命相胁,解除了喻王麾下五万骑兵的武装,将他们的战马和武器都装备在中央军上。然后令于应龙带着这临时拼凑起来的四万骑兵出发,由公车丘明作为督军,星夜赶往蓟门关。

大楚目前为止最精锐的一支骑兵,也是喻王花了大价钱养出来克制犬戎的底牌,就这样近乎儿戏地被瓦解了。

当然,如果谢铭不死的话,喻王就不会抱着一线希望派人出去寻找,不将人派出去,身边守卫就不会出现破绽,自然也不会给卫霁找到下毒的机会。如果这些前提成立,局势或许真的会按照喻王料想的那样发展。

然而这世界上没有如果,谢铭的死就好像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带出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

安靖二十二年六月二日,楚昭还在熟睡中,就被系统接连不断的震动声惊醒了。

他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看到系统剧烈地抖了三下,好像一个被壮汉蹂/躏过得无辜少女。

*系统公告:犬戎入侵,骑兵四万,过玉门关长驱直入,被阻于蓟门关外,已由于应龙带兵迎战*

*系统公告:柔然入侵,士兵三万,进攻宁海,已由将军王若谷带兵迎战。*

*系统公告:靺鞨入侵,士兵一万,犬戎士兵一万,结盟进攻定襄,已由将军周禄带兵迎战。*

*战报一:大败。于应龙老鸦岭中伏,所率四万骑皆没。蓟门关破,五万兵卒溃逃。*

*战报二:大胜。王若谷军歼敌两万,损失五千,得马三千匹。*

*战报二:平。周禄军歼敌五千,损失两千,被抢走三车粮草。*

虽然突然出现了三方敌人同时进攻,但是目前看来自己的准备工作还是比较充分的,北疆大营依旧固若金汤,需要疑虑的就是便宜老爹引来的草原狼。这个交给他自己去对付好了。怎么也有十万人,不至于连四万骑兵都打不过吧。

虽然一大早就被系统吵醒看战报,但是楚昭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胜败乃兵家常事么。

结果吃完朝食,楚昭接到楚旭那边发回来的折子,才发现不知道怎么回事,楚旭居然误以为也速该的军队只有一万人。

楚昭终于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了。

——他的第六感十分准确。的确是因为情报上的巨大失误,才导致朝廷先损失了最精锐的四万骑兵,接着,蓟门关又不可思议地以五万楚军的全军覆没而告终。守关的大将张停被也速该斩首,尸体悬挂在雄关之上。于应龙不知所终,只有公车丘明在亲兵的护送之下逃了回来,

四万人中了一万人的埋伏,五万守军覆没,指挥官对此绝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逃避战败的责任,公车丘明施展三寸不烂之舌,汇声汇色地向楚旭讲述了犬戎人的可怕之处,并添油加醋地描述了战败时的惨况——只要遇到抵抗,战胜后的犬戎都会屠城。当然,在整个描述过程中,他巧妙的将自己洗白了。

战争失败的责任很快就传得人尽皆知,原来是于应龙轻敌冒进,中了犬戎军队的埋伏,导致四万骑兵陷入蓟门关外一个山谷之中,许多都被大石砸死。之后犬戎队伍里有长的很像于应龙的人,骗开了蓟门关的城门。

难道是于应龙投靠了犬戎?反正唯一逃回来的公车丘明的确信誓旦旦地这样说。当然,对此楚昭是坚决不信的,就算整个公车家都通敌卖国了,于应龙也不可能这么做。

比起公车丘明这个小白脸,楚昭明显更加信任手中的系统……上面的数据。所以数据都明确地显示出于应龙既没有死,也没有背叛。

然而于应龙毕竟是下落不明了。一个失踪的人自然没有办法替自己辩白。楚旭很快就下令,让楚昭将于家满门抄斩。

楚昭当然不会这样做,满门抄斩是逼得于应龙不叛也得叛了。所以他明面上遵旨,暗地里却将于家人请到临淄王府里保护了起来。

背叛者另有其人。楚昭摸着下巴寻思着:到底是谁呢?

攻破了蓟门关,通往胜利的道路终于打开了,也速该的面前便是一马平川,这是最有利于骑兵发挥的场所。路上所有组织抵抗的城池都被也速该残忍的屠城了。

犬戎的铁蹄和都城建业之间,只隔着最后一个关卡——泽城。

这时候,楚旭带着剩下的二十万大军已经走到了泽城,面对气势汹汹地犬戎铁骑,他进退维谷,不知道该怎么办。

前进吧,楚旭实在不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他终于意识到战争的血腥残酷以及犬戎的骁勇善战。连四万最精锐的骑兵都败了,他带领着二十万乌合之众能做什么?

后退吧,都城现在顶多也就五万士兵,还都是楚昭那个小孩子玩笑一样训练出来的。退回去又能怎么办呢?

楚旭感到一阵绝望,在去留之间犹豫不决。

这一犹豫,两天又过去了,犬戎的骑兵已经兵临城下。

直到这时候,楚旭才发现犬戎的骑兵根本不是一万,而是四万骑兵!

如果早知道是四万,也许楚旭一开始就不会来亲征。楚旭实在不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君主。据野史记载,当时哀帝已经恐惧到吃烤肉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里。

卫霁又给楚旭出主意——犬戎目前看起来才是心腹之患,不如让外地的军队都来勤王。

思考了一天一夜,楚旭终于下命令,包括玄武营在内,驻守四方的军队全部派一半的人手回援建业。

一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也速该知道了楚旭的命令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心里对卫霁的表现非常的满意。这时候他已经打算彻底抛弃和楚悼的盟约,一鼓作气打下建业。然后以逸待劳,挨个收拾千里奔袭而来,疲惫不已的勤王军。与此同时,犬戎和柔然,靺鞨等族的联军就可以大举南下。

比起幽云十六州而言,明显大楚的天下更加具有诱惑力啊。

得到这个消息的楚昭:orz……

楚旭的勤王令发了出去,按照犬戎军队的来势,全国的勤王军在赶过来的过程中,战争就已经结束。勤王令的全部作用,就是让这些军队长途奔跑一番,消耗大量的粮食,更可能让北疆大营土崩瓦解,造成北夷全线入侵。

果然不出陈参所料,幸好他们提前有了布置。很早之前,楚昭就给北上的王若谷和王震升打过预防针,还给了王若谷几张空白的圣旨,正是为了避免发生这种事情。而陈参也早在猜出喻王布局之后,调集驻扎在南边的军队赶往京城。算算时间,应该能赶在犬戎之前到达。这些举措,本来是为了以防万一的应对之策,结果犬戎果然开始反噬喻王。

在生死关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很快传令官就把楚旭的勤王令送达各地驻军手里。

周禄皱起了眉头,觉得这和他与喻王原定计划不符,但是看见来信言辞非常急迫,而且派出的探子反馈的消息也很不好。周禄毕竟是忠于大楚的,就打算带兵回援。

可王若谷却阻止了他。

这时候不能走。不走大楚还有一点生机,若是人手一少,北疆大营才是岌岌可危。然后王若谷就随手把那个前来传旨的传令官杀了,说他矫诏,因为上面只有楚旭的私印,没有玉玺,最后王若谷重新拿出了一个盖着玉玺的圣旨,上面写着让玄武营继续镇守边关。

这回边疆的将领放心了,明显后一道圣旨更加合理,因此谁都没有离开。便是有些边城守军略有犹疑,也保持了观望的态度,打算等皇帝第三道命令下来。

犬戎和柔然,靺鞨派出的斥候在幽云十六州边境游弋,结果却失望发现这些将领并没有如同左贤王信里说的那样离开,连王老头都带着人赶回来了,王家的少主甚至带兵构筑了青州防线,阻挡柔然和靺鞨趁火打劫。

柔然和靺鞨一看,感觉也速该说的那法子根本没用,就老老实实开始强攻。

唯独犬戎人还苦苦守在边境上,等待着约定好的信号。并没有加入柔然和靺鞨的阵营里,反而无形中减小了北疆大营的压力。

事情到此为此,似乎又回到了对大楚有利的位置。只要楚旭再带领着二十万大军坚持一下,等待韩起和楚昭赶到,诛杀卫霁,接掌大军,到时候,要全歼也速该这只孤军深入的队伍也不是不可能。

于应龙带领的四万大军虽然战死,但至少用生命让楚昭认识到了敌人的真正实力,并且给他争取了宝贵的三天时间。

于此同时,朝廷中却乱做了一团,各种流言甚嚣尘上,甚至有人流传说皇帝已经被犬戎人杀死了。

眼看犬戎军队就要攻入都城,万事无头绪,人心惶惶,贪生怕死的倒是占了多数,很多留守的大臣主张南迁。

这些大臣主张南迁,其实是有着私心的,在他们看来,如果死守着都城,很有可能大家一块儿完蛋,可是如果迁都,不过是换个皇帝,丢掉半壁江山而已,自己的小命能保住,权利也能保住,自己的小家族小家庭起码可以保证完好。相比之下,当然是南迁性价比更高了。至于国家社稷,本来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实在比不上亲人和自己的性命,以及荣华富贵啊。

忠诚勇敢,大公无私,舍小家顾大家这一类神圣的品质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实在是因为这样的傻子其实不多。大部分人都是聪明人。

这倒也怪不得这些大臣,自私或者怕死本就是人的本性。他们的做法,和历史上与他们有着相同境遇的大臣一般无二。

比如北宋末年,比如明朝灭亡之后。

楚昭眼睁睁地看着熟悉的历史即将在这个时空重现,第一次感觉在天下大势面前,个人的能力有时候真的是很无力的。所以大部分人面对命运,其实都在逆来顺受。

楚昭前世一介皮薄肉嫩的死宅男,虽然偶尔幻想一下成为超级英雄,但现实是残酷的,他其实比一般男人更怕痛也更怕死。他也和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讨厌诸如家国天下这一类沉重的负担,他也想扔下这一坨烂摊子,和韩起两个人去这片大陆上四处走走,看一看不一样的风景。反正有燕归来,两人八辈子也吃喝不愁。可是不行,他还有任务完成,而且就算没有任务,楚昭也觉得自己不能走。

生在帝王家,楚昭过上了这个时代平民百姓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既然享受了权利,就应该履行义务。总不能什么好事都被你一个人占了吧。

*系统公告:完成成长任务之——拥有责任心,奖励音惑和震慑术均升一级。*

自从上次升级后,各项数值接近满值,系统好久没变化,想不到这个危机关头,系统又给力了一把。

第二日大朝会,求和派们果然全都提出建议,一定要让监国的太子殿下同意南迁,京城空虚,人心惶惶,不能继续打下去了。

当然,也有不同意他们观点的人,就是那些家里有人跟着皇帝一起,生死未卜的世家或者大臣家属。

逃就会丢掉半壁江山,战则可能玉石俱焚。

逃就能让楚昭登基,战则可能迎回来倆太上皇。

楚昭该怎么选择似乎已经一目了然了。

看着朝堂上闹哄哄活像个菜市场。楚昭忽然升起荒谬之感。有种自己其实穿回了北宋末年的感觉。虽然是不同的时空,但是历史居然出现了惊人的相似。都是兵败不久,都是外族打到了家门口,都是都城空虚,都是人心惶惶,都是投降逃跑言论甚嚣尘上,都是一片亡国之象。

不过楚昭终究不是宋钦宗那个软蛋,面对闹哄哄的朝臣,他大吼一声:“皇帝还活着,建议南迁者,杀无赦!”

这一句里面用上了升级后的震慑技能,整个朝堂顿时安静下来,大臣们不知为何,都觉得腿肚子有点打颤。

空荡荡地朝堂中回荡着少年清朗的声音:“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大楚皇室只有战死的族人,没有逃跑的子孙!”

一直在观望的世家和清流名臣被这几句话激起了热血,世家似乎又看到了开国之初的楚氏子弟,几乎是不由自主地纷纷站出来支持楚昭的决定,主战派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就只剩这一个声音了。一盘散沙、勾心斗角的朝堂,终于在这危机时刻,被楚昭拧成了一股绳。

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系统及时升级的震慑术功不可没。

然而话说出来容易,更关键的却是行动。

楚昭并不是光会喊口号的人,他立即布置好都城的事务,准备和韩起一起带兵前去救援。之所以楚昭也要去,是为了防止韩起去了根本说不动楚旭,说不定还会被卫霁反咬一口。而且就算楚昭现在龟缩在建业城中,虽然一时安全了,可如果安靖帝带走的大楚精锐连同喻王的那点士兵都被犬戎人砍西瓜一样砍掉的话,只怕大楚真的离灭亡不远了。

若是安靖帝和喻王两位皇族加长辈被犬戎人捉住,然后命令楚昭开城门投降,楚昭是开呢还是不开呢?反正怎么做都是错。

所以楚昭必须亲率大军出征。就像谢晋临死前承诺的那样,不只王谢两家,甚至许多素日无来往的小姓世家都倾全族之力支持楚昭的义举。

整个朝廷第一次高效运转起来,虽然时间非常紧迫,从安排粮草到大军动身,整个过程没有超过一天。对比以往的行政效率,这几乎算得上一个奇迹。

这一年楚昭十五岁,还是个白华朱实的青葱少年,却已在沧海横流之中挺身而出,用单薄的身躯挽救了这个日薄西山的庞大帝国。从此史书将翻开新的一页,命运饱蘸浓墨,跃跃欲试着书写一个新的时代。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