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396 拓荒部

作品:海上长城|作者:流水夜帐|分类:网游竞技|更新:2024-10-23 18:01:55|下载:海上长城TXT下载
听书 - 海上长城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co 时隔三个月,李广再次踏上了大唐岛。

才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大唐岛,尤其是海参崴周边已经开始大变样了。城市倒是还像原来的那般,还是法国殖时期建筑的小小港口城镇。周围仅仅是扩建了几个工厂,多了几根烟囱而已。

但是在海参崴周边的乡镇农村已经是彻底的改观。

海参崴身处大唐岛的北方。可是大唐岛因为位于地球南半球,气候和中国大陆正好相反。北方是热带,实际上此处是热带海洋姓气候。如果对照一下中国的地理,大唐岛差不多相当于中国的海南岛到长江中下游流域。而海参崴基本上和海南岛的气候差不太多。

海唐国最有特点的要数农村的规划了,建筑和农业结构都更类似于国内的福建广西,广东。

大唐岛近六十万平方公里,唐人加上土著人此时还不到四百万。其中还有三四十万的土著俘虏。

随便找找就能找到可以支撑乡镇规模(海唐自定五千人为乡镇级)的地域。至于零散的,能够支撑几百人规模的小地块,现在根本就顾不上开发。海唐国初步规划了四个移民区,不过在海参崴周边目前还是最重要的区域。

在海参崴周边,海唐国在交通便利之处规划了两百多个农业乡镇,足可容纳一百万以上的人口。不过,现在海唐国不缺物资也不缺地盘,只是缺人。

海唐国为了从国内吸纳移民,除了大量从国内招收失地农民,还招收了相当多的农垦兵。在国内影响最大的一句宣传口号,短短几个月已经深入多个省份。这个宣传口号对中国的老百姓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田地,李广一点也不担心。要知道战前马达加斯加有大约四百万人口,田地数量虽然法国殖民者也没有统计过,但是据估计也应该在一千两百万亩上下。战争造成经济破坏,大量的人口减少,撂荒的农田当下就不少。海唐国即便是不大量的拓荒,安置个百八十万人口,也不很困难的。

但是,对于牛这样的生产资料,在国内可并不是那么容易购买的。本来政斧推出这样的条件,李广还以为有忽悠的嫌疑。但是当他看到,这里为移民一家一户真的能提供一头牛,根本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大唐岛这里的土著有极好的养牛传统,一个纯粹的原始农业经济,使得他们对牛极其重视,家家户户都养牛。而取之不尽的草场资源使得这里牛非常的多,算是大唐岛经济的一个极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处还真是富裕,比起国内的经济状态要好的多。

总之,海唐国的移民条件算的上优惠了,根据政斧部门中对国内经济和人心有着相当了解的人士估计,这样的优惠条件,完全可以吸引到足够的人员。

在海唐的农业乡镇中,最惹人眼球的建筑,或者说几乎是唯一的一种建筑是圆形福建土楼。

土楼,是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房屋。

李广曾经在二十一世纪参加过土楼文化旅游,对这东西倒是有所了解。古人出于抵御山林野兽、强盗的需要,当然也是因为建造成本低廉的原因,创造了这种建筑。

当时据导游介绍,这种建筑还体现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

但是这个大量建造土楼的创意并不是出自李广之手,而是政斧发改委人员经过研究而做出的判断。这种建筑最适合海唐国目前的状况。

第一,原材料丰富,粘土沙土可以就地取材。而木材到处都是,也不用购买。

第二,这种土楼坚固耐用,不仅能遮风避雨,还能躲避洪水猛兽,更是对外有着相当的防御能力。要知道大唐岛现在虽然已经肃清了法军势力,但是土著可尚未彻底的被纳入统治,某些区域还是有相当危险姓的。

第三,海唐国中有不少福建广西人,其中建造土楼的老把式还相当不少。建造土楼,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上需要相当的技术和经验。海唐国不缺这样的技术力量。

第四:这种结构更利于集中管理,李广最重视的小学教育可以在围楼中就地开展。乡镇级的政斧管理模式很有海唐特色,每个乡镇的政斧其实也就是学校,三两个有点文化的人员不仅是政斧的职员(不是正式官员)还同时担任了教师的角色。这些人员,有的是旧式文人,有的是上过新学堂的学生,能力不一定多强,但是在海唐国的乡镇几乎没有多少杂事,管理难度不高。其主要工作其实很简单,暂时连税收的任务都没有,主要就是当小学教师。

对于这些工作人员的考核标准也简单,只有两项:粮食产量和小学毕业的人数。不得不说,在国人心目中,做官的吸引力够大。政斧给出的激励条件就是成绩优越者,可以成为县里的正式官员。

海唐的人力资源紧缺,别说选举,就是任命都找不到足够的基层政斧工作人员。

有了激励,这些人的工作热情还是相当高涨的,都盼望着未来能够成为一名正式的海唐官员。

李广倒是希望建设高楼大厦,不过那玩意实在太不切合实际。大唐岛仅有那么一个水泥厂,也是刚刚投产,产量小,产品只能用在关键用途。而钢筋这种在二十一世纪根本就不用费脑子的东西,海唐现在还不会生产,只能从美国或者澳大利亚购买。美国控制了很多种类的钢材出口,对于这种民用钢材倒是没有太多限制,要不然海唐国有些必须用钢筋水泥的建筑都无法建造。

总之,建造土楼说白了只需要人工和简陋的工具。海抗军有数十万俘虏,人力资源足够。工具,在四二年年初政斧就购买了大量的工具。粮食,当下海唐国也在大肆采购,也不缺乏。

看到这一切,李广可是极为惊诧。

大唐岛的开发进度对于李广来说有些颠覆经济学观念的味道。这才多少时间,大唐岛到十一月份建造的土楼已经达到一千五百多座,足足可以容纳五十万人口。不要说,这种建筑落后,这样的工程算不得什么。要知道这全是依靠人力建造的,几乎没有现代化机械的存在。

想想二十一世纪的房地产,李广就不免吐糟。李广从建造土楼这一工程,得出一个结论:房地产业如果政斧不控制土地,房子本身根本就不值几个钱。

根据测算,以这种方式建造,这样的土楼安置一百万人口,总投入不过是一个亿的唐元,相当于二百五十万美金。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居住成本投入只有两点五美元。

当然了这个成本,没有包括什么土地,利润什么的。其实几乎纯粹就是粮食和工具费用。

大力的拓建这种土楼,是政斧拓荒部部长胡博丰的政绩。胡博丰在海唐国角色特殊,他管理着数量庞大的俘虏队伍,军政民政一把抓。

实际上他这个拓荒部部长已经兼任了交通部,住建部,矿业部的职能。有政绩,有权力,有能力,胡博丰在海唐国政斧内的地位直线上升,现在已经差不多能排名前五名。

建筑业也能形成流水线,这可是胡博丰的创举。在他管辖的俘虏队伍中,有关土楼建设的各种工种,各种行业现在已经全都成立了专业化队伍。

比如,有专业的建筑基础处理队。有专业的建筑工具队,有泥瓦烧制队,有砍伐队。

如此庞大的队伍,胡博丰管理的井井有条,甚至没有动用太多的军队保证安全。实际上,配属给胡博丰的军队力量,只有一个装甲团四千多人,团长袁卯。

而且,这个装甲团只是作为武力威慑存在的,海抗军几乎所有的杂号坦克都归袁卯的这个装甲团。人员素质和战斗力当然不能和在锡兰秦湛率领的装甲团相比。

海唐国经济一直紧张,装甲团的训练中维修和艹作本身就是重中之重,甚至比战场战术训练还重要。所以所有的坦克都被加装了推土机的大铲子,训练的同时也承担着开荒拓路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既使得燃油和机械消耗有了产出,也提高了艹作和维修能力。

对于俘虏的管理,胡博丰自有一套成熟的经验,以俘治俘,就是其中最核心的内涵。

十月份,锡兰战场上海抗军的大胜,为胡博丰提供了一万多曰军俘虏,鬼子吃苦耐劳,而且还不笨,比起黑人土著来说要好用的多。不仅如此,这些鬼子怎么也是经过军事训练的,别看个子不大,管理个十个八个土著俘虏还真的不难。尤其是在管理法国白人俘虏方面,鬼子俘虏们残忍狡诈,收拾的人高马大的法国人不得不俯首帖耳。

胡博丰采取了很多管理手段,残酷和仁慈并行,效果极为显著。甚至在某些专业的队伍中,比如挖煤,连管理人员都是曰军俘虏。

也正是从这个时期,胡博丰的拓荒部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胡博丰这里发展迅猛,土楼如同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

根据海唐国的规划,拓荒部以现有人力,两年之内就能完成两千万亩农田的计划,使得大唐岛的农田总数达到三千万亩。而与此同时,也能完成至少三百万人居住的土楼。

海唐的规划中有个特点,未来的首都长安,因为地处大唐岛的中部,暂时没有列入开发计划。唯一开工的工程是在其周边选了一处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正在建造一座极其宏伟的烈士公墓--凌烟阁。所有海抗军烈士将会被安置到那里安息,供后人瞻仰,享受万代子孙的香火供奉。

之所以把唐人新移民绝大多数用于种田,这也是海唐政斧科学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唐岛的农产品结构和中国南方很是接近,主粮同样是种植水稻。

二十一世纪的人,只要提前解放前,所有人都有一种印象--落后。但是中国的落后却不是全方位的。至少在农业技术和养牛的技术上,中国的农民高出马达加斯加的土著不是一个档次。

其实李广在乌拉圭就有所发现,中国人的农业技术绝对不比乌拉圭那里的白人差。只不过白人们拥有众多的土地,生产可以规模化。而中国人因为土地少,采用的都是精耕细作。

在大唐岛更是如此,还处于刀耕火种时代的土著种植粮食,单产甚至还没有唐人农民一半的产量。

所以,政斧统一的指导,没有文化和没有技术的农民仍然从事老本行--农业。而这也是最切合实际的做法,也是最适合移民国策的部署。(未完待续。)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