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 到了南郑之后,李素照例先歇息两三天,反正他在南郑城里本来就有府邸,一直有人打扫,刘备也不拿公务烦他,最多每天过来陪他闲聊,问问南中的最新情况。听说了关羽张飞的战功细节、如何以寡敌众大破战象和藤甲兵时,刘备还流露出悠然神往的赞叹。
尤其是听说李素病了几场,他连喝酒都不拉上李素,每天见面聊事就是喝茶,吩咐给李素准备的饮食都是清淡的鸭子、蔬菜、稀粥,等稍微好转一些再加点淡水鱼类,牛羊还是要少吃。
这天,已经是六月初三,刘备料理完重要事务之后,又来李素的别府晃悠,想起问问将来南中的长远人事安排,听听李素的建议。
李素这才想起一个前两天忘了交代的事儿,随口跟刘备提起:“对了,我临走之时,跟云长约定,让他七月底起兵从泸水逆袭越嶲蛮王高颐的老巢,让翼德提前二十天在北线沫水佯攻诱敌布防。
我回来时,没有在僰道多做停留,倒是没有跟翼德说明,还请兄原谅我擅自调兵约定后续战役,跟翼德说一下。”
刘备一摆手:“这有什么,贤弟本就是南中之地的都督,一切决策定然是为了大局。虽然翼德回了僰道,配合云长佯攻也是应该的,反正还有一个多月呢,我派信使持令跟翼德说就是了。”
说完这事儿,李素也是感慨蜀道险远——他三月底跟关羽做的约定七月底发动战役。结果从缅甸边境回到汉中,生病走走停停居然已经是六月初了,等刘备的命令回去,张飞差不多也该动手了。
四个月的提前量,都能在信使往还中悄然浪费完,可见行军有多慢。不过也正是因此,高颐肯定想不到世上有如此大幅度的军事联动,想破头都防不住这一招。
安排完高颐后,刘备就问:“我看贤弟将来也不必深入瘴疠之地行使职权了,都督府就设在朱提好了,天气也舒服些。不过,今年越嶲平定后,明年开春之前云长肯定也要调回北方。到时候南中缺乏驻军,全靠朝廷威名与此前积攒的恩德笼络维系,不得不慎呐。贤弟以为,建宁、越嶲太守以何人选为好?”
李素想了想:“越嶲虽然贫穷,毕竟与蜀郡、犍为接壤。我欲用降将鄂顺为都尉,让蜀郡长史荀攸先去当两年越嶲太守,让云长走时略微留两三千兵马在当地,稳定上两三年。如若公达果然安抚蛮夷有方,镇守治理井井有条,也好进一步重用,其他跟随兄多年的文官也心服。”
李素是很注意用人的先来后到的,不会因为荀攸智力值高就直接空降给高位,必须要立功才能给对应官职。
而仅仅是协助李素治理蜀郡,就算治得再好,也不算什么奇功,只是比本分好一些。所以,把蜀郡的副职调到越嶲当正职,解决“抚平蛮夷”的复杂工作,确保长治久安,才看得出来真本事。
就好比后世的干部要提拔,有点援助边疆地区建设的履历,也比一直在内地富裕地区做官要更好看。
刘备一想果然是这个道理,就内定了八月份之后让荀攸去当越巂太守。然后他顺口就追问:“那建宁呢?”
李素想了好一会儿,脑子里一时懵逼没什么人选,就让人拿来名册仔细梳理筛查,比较了一会儿后,他才建议:
“我看顾元叹就不错。他22岁入仕、投奔恩师蔡公之前,就是合肥县令了,如今在巴郡任职也有两年,等年底云长从南中彻底撤军时,元叹也在我军干满三年了,本来就该是一郡副职。
建宁是边蛮穷地,那儿的一个太守,未必有富庶之地的一郡副职更吃香。那些上了年纪、身体不好吃不了苦的,还不肯去当建宁太守呢。元叹兄25岁,刚刚好。
而且我让孟尝和祝融氏族等各大蛮部,都把酋帅的子侄全部送去江州跟着元叹读书了,等读个一年,元叹跟他们已经建立起师资之尊,再去建宁当太守,一来可以让那些蛮酋的子侄少跑点路,在家门口念书,二来也便于元叹镇住南蛮豪帅。”
这同样是一个论资历论年纪本来还没资格当太守的人,只因为贫穷边远、太守人选资历可以低配,才轮得到。
另外顾雍本人是文官,还是毫无家族根基地异地千里做官,这就不担心顾雍在当地形成什么势力集团。
而所有蛮王的所有儿子都握在顾雍手上,在顾雍的学校里读书,学校有刘备的少量嫡系部队保护,这就进一步让蛮王不敢乱来,要是谁还敢造反,所有儿子都会被顾雍作为人质处决了。
不过顾雍走了之后,蔡邕在江州的“西南太学”也得换个教导主任了,糜威等刘备阵营的汉官子弟要另找名师教导。
安排了荀攸和顾雍后,李素也自己总结出了一点心得:将来可以把南中穷地方的太守职务,普遍用来给如今还比较年轻资历不足、而历史上智力值政治值高的名臣,来作为刷资历的过渡性职务。如此,也可以避免那种直接把新附官员提拔高位带来的内部不服。
人家支援过老少边穷了嘛,算加班,三年工作经验抵你五年没毛病。
“此法甚善,就按贤弟的安排办理好了,如此,南中可保长远无忧矣。”刘备反复琢磨,觉得这办法非常稳妥,赞不绝口。
李素整理了一下心得,正想趁热打铁跟刘备商量“正式税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这些长远之计,但没想到一条紧急军情打断了他的节奏。
两人正聊着,忽然看到应该驻守在大散关的散关县长法正,亲自风尘仆仆跟着鲁肃一起冲进了李素的别府,事情似乎非常紧急,外面的门卫都没有阻拦。
“子敬,孝直,何以至此?”刘备也立刻从竹席上站起身相迎。
鲁肃直截了当恨恨叹息:“主公,出大事了!三天前,听从陈仓道返回的细作说,长安骤变,说是天子久病不愈,竟觉得自己无人君之福,要禅位给董卓!还说天子已经命司徒王允主持典礼、在长安城筑了受禅台。孝直打探到这个情况后,带着快马从骑,马不停蹄就赶来报信,翻山越岭三天到此!”
刘备一脸懵逼,看向法正,才年仅十八周岁的法正身体似乎还没后来那么虚,但连续跑马了三百多里地山路,也是喘得不行,没说出几个字,只是以手指着鲁肃:“子敬兄所言不错,就是我刚才告诉他的。”
刘备气得直哆嗦,愣了好几秒才猛然一掌拍在桌案上,把李素客厅里的一张竹制茶几都拍塌了:“陛下怎可如此暗弱而无气节!大汉四百年江山,竟然禅于国贼之手!还是董卓这种残民以逞的嗜血狗贼!高祖光武,子孙不肖啊!”
刘备当然不会知道这是王允的计策,所以他是第一时间得到目前阶段的消息,就直接下判断了。因为拍桌用力过猛,几根竹刺扎进手里,血流不止。
“快来人,先清洗伤口,把竹刺拔了。”李素唯恐破伤风,连忙让府上婢女过来伺候清创,幸好他的竹茶几都是每天让人擦拭打扫的,应该不至于有破伤风杆菌。
一边包扎,李素还吩咐要注意让伤口透气,竹刺取干净后也别急着闭合伤口。
刘备不懂医学,挥舞着还在冒血的手掌有些不耐烦:“大丈夫身冒矢石历战八年,什么伤没见过,区区竹刺算什么。伯雅你倒是说几句话啊,如今天下糜烂如此,当何以处之?
当年皇甫嵩劝阻我出兵勤王,只因我身为宗亲不宜入京,但现在天子都已降贼,还有什么可说的?我想点起众将,即刻尽起汉中之兵讨伐篡汉之贼!
唉,伯雅你误我啊,让我徐作准备、把大军屯在成都、南中训练,待出战之日再调回汉中,还说什么为汉中省粮节粮,现在倒好、猝遇突变,想调兵都要多耽误一两个月!云长更是无法赶到了!”
“主公稍安勿躁!待我问清情况!”有外人在场,李素也不会喊刘备兄,而是乖乖喊主公,安抚了一下刘备的情绪后,李素立刻让人给法正倒了一杯温茶,让他喝了两口后才问:
“孝直,不要急,说清楚,传出天子要禅位给董卓,是哪天的事儿?如今董贼已经继位了么?”
法正想了想:“我是三天前得报的,消息来源是我老家郿县,应该再早两天。也就是五天前,五月二十八这天,董贼得到消息后,大张旗鼓离开郿坞去的长安,还大赏了郿坞周边士民官兵,所以动静很大,两天后就传到了陈仓,被我军细作传回。”
李素摸了摸胡子:“董贼年过五旬,应该不太经得起鞍马劳顿,估计是坐车日行一二百里,那就是两天内可以抵达长安。今天已经六月初三了,如果董贼真的接受了禅位,应该接位也就一两天。”
李素口中是这么说,但他心里当然知道“如果王允得手了,那么现在董卓应该是已经被点天灯点了一两天了”。
史载董贼被杀后,肚脐上点灯芯烧油,烧了三天脂肪还没用完,长安百姓估计还在欢庆,没顾得上其他事情呢。
当然,历史也经过了那么多蝴蝶效应,各种情况都是有可能的,包括董卓逃脱了制裁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而且,因为刘备这个反董力量的存在,刘备比历史同期的刘焉可要强多了,所以董卓的防务部署,肯定也不会跟原本历史上他死的时候那样部署了——别的不说,光是防备刘备北伐路线的陈仓城里,原本历史上是没有重兵防守的,现在却摆了一个中郎将,外加校尉樊稠。
所以,就算董贼真死了,西凉军的反应肯定也会跟历史同期不一样,蝴蝶效应会很剧烈。
因此李素也只能先劝刘备:“主公勿忧,事已至此,急切无济于事,还是召集在南郑的众将、宗室,说明情况,从长计议。要大规模北伐肯定是不可能的,需要等待时机。
如今充其量只能是小规模出兵骚扰一下,给董贼当头一棒,以表示我们讨贼的决心,而且,因为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还要小心暴露了我军将来真正北伐的策略。”
刘备一开始的愤怒也消气了,也只好如此。
李素心中暗忖:没想到刘备因为第一时间听到了王允计谋的第一层表象,就提前那么激动,倒是可以利用一下,只是,具体怎么捞取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