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 后记:等候下一个记忆
大概半年前,胡德忠和李大林跟我说一起做一本世界杯观战指南的时候,我并没太上心。一是当时离巴西世界杯还远,二是每届世界杯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指南、攻略,难免审美疲劳。
然而时间真是可怕的东西,似乎才踏进2014年,6月的巴西就呼啸而至。身为球迷,日历都是四年一掀。
四年前的夏天,我把自己关在华贸的一间公寓里,看每一场球,不停地写球评,顺便给半拉子球迷的女友“解说”。每天夜里,两场球之间的间隙,我们都会去新光天地旁的那条巷子里买煎饼果子,裹着热腾腾的鸡蛋狼吞虎咽,那是迄今为止北京留给我最美的味道。
再一个四年前,我在前方报道,从慕尼黑到柏林,从一个球场到另一个球场,从一杯啤酒喝到另一杯啤酒。决赛那场,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美丽的意大利女记者。格罗索罚进最后一个点球的时候,她跳起来抱着我疯狂的庆祝,差点窒息的我醒过神来的第一个反应是,有足球,真特么好。
我当然不会告诉她我其实没那么喜欢意大利。从第一次完整地观看世界杯开始,我的世界杯触觉几乎就为迷恋巴西而存在。那是1986年,我高二,每天夜里背着父母偷偷地爬起来。当我打开那个小小的黑白电视,看见一脸胡子,瘦而高的苏格拉底像摇滚歌手一样纵横在球场上,直接疯了。
我觉得足球就是上帝为巴西人准备的东西。
不知道因为初恋是最美的,还是因为黑白影像更能衬托巴西足球的神秘和高贵,总之此后的世界杯,我在巴西队身上再也无法找到苏格拉底、济科、法尔考时代给我的震撼,即便是2002年的3R。
多年以后我读到一篇文章,说20世纪80年代巴西足球经历一次大的变化,其标志就是大量白人和富人家庭的孩子开始热衷足球。苏格拉底认为这次变化让白人足球的纪律性和自控性多了,但黑人足球的天赋、才华和创造力则相应弱化,所以影响了巴西足球的整体质量。苏格拉底是一个白人,但他的足球是黑人的,他也宣称自己是典型的白肤色黑人球员。
这个世界越来越难出苏格拉底了,因为他想要如饥似渴的爱,人们却只给他镇静剂……苏格拉底后来喝死了,但足球还在继续,世界杯还在继续。
我有些跑题了,说到巴西足球我就会变得喋喋不休。如你所知,今年的世界杯正好就在巴西,这让我倍感兴奋,也不知所措。然后我就莫名其妙接受了老胡的想法,做一本《2014巴西世界杯观战指南》。我不认为这是一本书,仅仅是几个臭味相投的球迷,为即将到来的世界杯所做的一份准备。分析也罢,预测也罢,都是自娱自乐。
作为一个中国球迷,面对世界杯,除了自娱自乐,你还能干嘛?
当然,做这件事也是为以后留一些可供记忆的东西。对于我这样的老家伙,世界杯基本上就是把记忆还给记忆,谁知道下一个记忆会装些什么呢。
所以以“记忆”的名义感谢每一个为这份准备付出努力的人,感谢胡德忠的邀约,感谢苏东老师、王敏老师、嘉远和申方剑的拔刀相助,感谢王玉国、叶彤、陈晨几个小兄弟整理资料的辛苦,感谢李颖喆提供的球员资料,感谢出版社李大林的协调,感谢设计师采馫这半个月来昼日地工作将书籍设计制作出来,特别感谢腾讯体育频道、新锐媒体联盟、科凡达公司的大力支持……最后,必须再次感谢足球,有足球真特么好。
颜晓华
2014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