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 旧书《重华归》已经完结了噢,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例行求推荐票,大家顺手投给我吧~没推荐的孩子伤不起啊~大家端午节快乐~记得吃粽子哦~
058
“怀殇,你把我变回女装的样子好不好?”陶紫突然对怀殇道。
“怎么突然想起变回女装了?”“泰安县看起来很热闹的样子,集市里一定有不少好玩儿的东西,你说,我要是一身男装,拿着镯子簪子什么的把玩,岂不是很奇怪?”
怀殇瞥了她一眼,懒得多说话,一个响指间,陶紫便变回了女装,长发半绾,一身淡粉色的长裙随风轻轻动着,煞是好看。
“走吧走吧,我都等不及了!”许久没有穿过女装的陶紫兴奋不已,一边说,一边忍不住伸手摸自己头上戴着的银钗。
一行五人通过石径,进了泰安县,此时正值午间,路上行人不少,街上很是热闹。
上次在清泉镇,因为噬骨幡作怪,几人没能好好在镇子里逛逛。这回到了泰安县,不光陶紫,就连茯苓也忍不住想在集市里凑凑热闹。俩人搭着伙,甩开其他三人老远,自顾自的跑去摊贩那里挑挑拣拣了。
怀殇一向是小大人的模样,非常鄙夷陶紫和茯苓这样没见过世面的表现,他绷着张小脸昂首阔步地独自走着,看上去,像极了人界富贵人家的宝贝小公子。
顾云迟和杨松柏一同走在最后面,两个人都是风度翩翩,仪表堂堂。
说起来,泰安县也算是个不小的县城了,来往行人客商不会少,可这五个人往人群里面一站,却还是分外的惹眼。也难怪,两个姑娘一个娇憨可爱,一个清理丽质,都是难得的美人儿,后头两个公子也都是俊美儒雅,就连那个半大的娃娃,也跟画上走下来的似的,好看得紧。
街上的行人不时偷偷打量着陶紫一行人,对他们的来历,都充满了兴趣。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不畏生,是天生的自来熟。这不,有那么多人偷偷打量,只有一个人,大大方方地朝几人打了招呼。
“几位瞧着面生,不像是泰安人,你们这是行商路过,还是来投亲访友?”说话的是个年轻男子,瞧他的衣着,似乎家中并不富裕。此人生得剑眉星目,天庭开阔,眉宇间透着一股正气,到不像是个坏人。
“方远,你小子可算是回来了!什么时候到的?怎么样,找着神仙没有?”不等陶紫等人说话,街边卖烧饼的老大爷笑呵呵地冲那男子招了招手,看样子,二人很是熟络。
“张大爷,承蒙您惦记了,我昨儿下午回来的。我不在的这些日子,多亏了您照顾我家妻儿,赶明儿我去约二斤牛肉,找您喝酒去!”
“都是街坊邻居的,互相帮扶一把,这日子才好过。你呀,一天到晚的不在家,净想着找仙山拜神仙,神仙哪是那么容易就能见着的,要真那么容易,大家都修仙去了,谁还种地做生意啊!”
陶紫等人互相看了看――这人还是个一门心思想要修仙的!有意思。
顾云迟略一颔首,回了那名叫方远的男子刚才的问话。
“在下等是一路游玩,途经此地。这位公子似乎是本地人,可否告知,县里的客栈如何走,我们也好早些入住。”
方远忙道:“我就是俗人一个,可称不上公子。县里的客栈这一阵子正翻修呢,一时半会儿住不上,你们几位若是不嫌弃,就到我家里去凑活一晚吧,我们家虽然不富裕,但空房子还是有的。”
顾云迟回身看了看其余几人,大家的表情都有些奇怪。的确,就这么平白无故相信一个陌生人,的确是有些冒险。
卖烧饼的老大爷见顾云迟几人似乎不大相信方远的样子,忍不住替他辩白道:“方远这小子说的不错,客栈老板就是他姐夫,他没哄你们。这小子是出了名的热心,整个泰安县里,被他帮过的人,数都数不过来。你们呀,还是跟他回去借宿一晚吧,总好过再去敲别家的门。而且,别人家,恐怕也收留不了五个人。”
这倒是奇怪了,这方远看上去也不像是有钱人家的子弟,听上去,倒是有不少的房产。顾云迟心中暗暗生疑,但思及眼下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于是便点点头,谢到:“如此,在下等就多有打扰了。”
就这样,陶紫一行五人跟着方远回了家。
路上听了方远的解释,他们这才知道,原来方远家祖上也算是泰安县里的名门望族,只不过一代一代往下传的时候,家底一点一点散了,传到方远这里时,只剩了一套空荡荡的大宅院,值钱的东西,却没什么了。
不管再怎么穷,宅子是祖产,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卖的,所以方圆一家三口,就只能守着这空荡荡的大宅院,过苦日子。
真正到了大门口,陶紫等人才真正理解了方圆一家穷到了什么地步。
偌大的一个院子里,只开了两小块空地,种着一点蔬菜,其他地方都是空着的。院子角落里的井边耷拉着一直破旧的木桶,朽败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怀疑它到底能不能装得住水。
院里的房子倒是的确不少,不过全都是一副破败失修的样子,许多窗户上都破着大洞,甚至有些连门都朽了。回廊里的朱红木柱早已褪了色,裸.露出木头自然的纹理。院里的石径石阶也多多少少破碎了,总之,入目皆是一片颓废之景。
看得出,这院子曾经也是繁华过的,只不过现在,因为无钱修葺,只能一点一点的老化,坏掉。
“让各位笑话了,我家的宅子年久失修,的确是落魄了些,但住人还是不成问题的。”方远笑着冲顾云迟等人拱了拱手,却并没有自怨自艾的意思,如此的豁达,反倒让人心生敬佩。
“方公子客气了,公子愿意收留在下等,已是十分好心,在下等又岂会笑话。”说话的是杨松柏,对方远这样的热情之士,他是打心眼里敬佩的。当年他四处游学,正是因为有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才不至于客死他乡。只有体会过雪中送炭的人,才会有这样深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