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变本加厉

作品:唐朝小闲人|作者:南希北庆|分类:综合其他|更新:2024-11-29 01:27:03|下载:唐朝小闲人TXT下载
听书 - 唐朝小闲人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这个发展周边,并不在郑凤炽他们的预计之中,他们万万是没有想到,前面几番交流,户部从未提及过此事,而且这跟户部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是韩艺自家的买卖。

这也让他们拿不出足够的理由来讨价还价,但是他们也不蠢,就这个发展周边展开交谈,因为那丝绸、人工可都是钉死的,而且郑凤炽也早有准备,毕竟上回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这笔账他是算得清清楚楚,那周边会带来多少利润呢

韩艺给出一个非常简单的回答,只要价格合理,质量过关,不管是树皮,还是桑果,你们有多少,我就收多少,价钱方面,树皮这些造纸原料,韩艺给的标准是低于市面上柴火的价格,桑果也低于市面桑果的价格,毕竟我收这么多,你们总得给我点优惠吧。

韩艺自己也是一个商人,我给你赚,但是你要太贪心,那也是不行的。

可即便如此,郑凤炽欣然答应下来,要求必须写到契约里面去。

因为树皮这东西,你不卖也就是烧了,还能干什么,一般都是烧了,产生不了什么利润,柴火的价格也算是不错了。桑果的话,目前桑果价值不大,因为家家都种桑树,大面积的桑田,根本没有人收,果子也不好运输,等于这两笔钱是白送给他们的,因为量大,这利润是噌噌的往上涨。更为主要的是,如今有钱也难卖地,这一下弄来一万亩地,这真是太诱人了。

不过秦升他们还是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如果他们要不了这么多人,韩艺的作坊能否分担一些过去。

郑凤炽没有做声,他非常清楚韩艺的路数。一般都会抛出两个果子,一个甜的,一个苦的,他不会让你将甜的吞下,苦的就退还,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却没曾想到韩艺表示没有问题,只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如果是真的人手太多了,那我可以分担过来,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税收你必须要承担,因为那是土地的税收,再来就是,契约上面,咱们写明一点,如果发明你们长安带人去,没有雇佣当地人,那你就得赔钱给我。

你人手不够我可以帮你分担,但是你想家中奴婢去干活,减少成本,那你们不是当我是傻子。

秦升他们立刻表示这话权当我没有说过,开开玩笑而已。

这哪成,一开始种树,肯定还得从长安调人去,那点人哪里够。

但不管怎么样,谈得是非常融洽,也非常深入,但是郑凤炽他们也没有立刻就答应下来,这笔买卖可是不小,他们也得合计合计,将这一笔账算清楚。

这是合理的,韩艺也点头答应下来,只是表示不要让他等太久,毕竟感兴趣的可不只是他们六人。

韩艺对此是非常自信,他已经算得非常清楚了,排开天灾不说,亏的几率非常小,因此这边还没有签约,那边他就跑去跟李治汇报了。

因为这个承包制度,还是有些敏感的,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前的均田制,而且这是朝廷发起的,他可不敢先斩后奏。

“六万多亩地,你只打算分给六个人”

李治听完,很是吃惊,因为他习惯的均田制,一人最多最多一百亩地了不得了,你一下弄一万亩地出去,直接差了一百倍啊。

韩艺听后,心想,幸好南进计划是私下进行的,否则的话,李治不得杀了他,元家玩得那是圈地运动,比这可是要多多了,道:“回禀陛下,如果让太多商人参与进来,那么每个商人占有的土地不是很多,这种丝绸生意,没法大量的生产,那利润也不是很多,无法吸引足够的商人,那么朝廷也不好提条件。”

“可问题是,你这也太多了,朕看一人承包一千亩地就足够多了。”李治还是摇摇头。

韩艺道:“陛下担忧的莫不是土地兼并”

李治点点头道:“而且,一万亩地,朝中也必定会有人反对的。”

韩艺笑道:“但是臣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土地兼并。”

李治诧异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百姓可不是将土地直接租借给商人,而是通过朝廷转租给商人,因为百姓不相信商人,必须朝廷出面担保,百姓才相信自己的权益得到了保护。这么一来的话,不管是商人,还是地主,都没法兼并土地,因为土地所有权分得更加细致了,百姓拥有地契,商人使用权,而朝廷的权力刚好在两者之间。商人想要兼并这些土地,他兼并的不是百姓的土地,而是朝廷的土地,因为百姓会找朝廷要,百姓只是委托朝廷,而不是将土地送给朝廷。”

不等他话说完,李治就打断他道:“口分田其实也是属于朝廷的,身死要交还的,可是不少狡猾的地主和商人,将这些口分田从百姓手中廉价收来,然后转为自己的永业田。”

言下之意,那些地主兼并的就是朝廷的土地。

“陛下说得是。”

韩艺点点头,道:“但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朝廷没有参与进去,这才导致那些地主有机可乘。可如今不同了,如果这一笔买卖做成了,朝廷在其中扮演的就是公证人或者担保人的角色,谁从中兼并一寸土地,朝廷是要负责的,甚至于赔偿,陛下说得那种兼并,是土地转来转去,最终落到地主手中,朝廷表面上也没有损失什么,关键也没有人告诉朝廷,可如今的话,商人要敢耍诈,百姓立刻就会告知朝廷,让朝廷维护他们的权益,这契约中已经规定了朝廷的义务,朝廷必须要出面解决这个问题。”

李治听得是若有所思,神情也稍稍缓和了几分。

韩艺又继续道:“我大唐吸取前朝的教训,不与百姓产生直接的利益往来,因为利益往往伴随着矛盾,因此我大唐朝廷不跟百姓做任何买卖。但是,完全不参与也是不行,朴实的百姓如何是那些商人和地主的对手,那么朝廷究竟该以何种身份参与其中,当然就是公证人和监督人,等于就是赋予了朝廷对土地监督权力,其实就是进一步加强朝廷对于土地的管控,而且,百姓会更加依附朝廷,因为朝廷在维护百姓的权益,百姓也就会更加拥护朝廷。”

这么一绕的话,李治觉得这个可以有啊

如今还算是唐初时期,朝廷对于土地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口分田是不能买卖的,只有永业田可以买卖,因为永业田是完全属于私人的,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些大地主在朝中也是非常有势力的,他们买下这些口分田,纵使相关部门知道,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土地是国家的,我们犯得着为了国家土地,去得罪同僚么。

如今天下太平,四周也没有强敌,该是享福的时候了,土地兼并就开始抬头了。

可若是朝廷承当这土地的利益分配责任和法律义务,那情况又大不一样了,朝廷公然掠夺百姓的土地,那百姓肯定起来造反,相关部门不闻不问的话,那就不是得罪谁的问题,而是你要面临牢狱之灾,毕竟谁没有一个政治敌人,百姓准是一告一个准。可是前面那种情况的话,上面问的话,我再去调查,你不问,我就不查,官员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我又没有抢夺百姓的土地,百姓与地主也是你情我愿的交易,我只是不知道而已。

等于就是百姓、朝廷、地主三方相互制衡,如果除去朝廷的话,天平就肯定会倾向地主这一方。

“你说得朕也赞同,可是一万亩地,朕觉得还是多了一点。”李治很纠结这个数目,因为他封赏都没有封赏这么多土地,很不适应啊。

韩艺也为难道:“臣也想招收更多的商人,但这就是买卖。当你手中只有一头猪的时候,你是没有说话的余地,因为人家不买你的,还可以向别人买,只有当你手中拥有非常多的猪,你才拥有话语权,你才有资格去谈一个好价钱。我将一万亩地租给一百个人,人家都是可要可不要,因为这一百亩地能够产生的利益非常有限。但是我将一万亩地只租借给一个人,那么谁都争着想要。

土地对于朝廷的意义,那无非就是养育百姓和统治百姓,这一笔买卖满足了这两点,陛下看臣提出的条件,百姓吃穿不愁,而且还能赚钱,生活水平是往前跨了一大步出去,同时也加强了朝廷对于土地的监督权,百姓更加依附朝廷。而商人只是赚的了利益,仅此而已,如果他们敢耍小聪明,朝廷立刻就可以撤换他们,毕竟这是一万亩土地,大把人争着租借,朝廷不怕租不出去,而百姓的利益没有变动,至于是谁发钱给他们,那对于百姓而言,并不重要,得到自己应有的回报就行了。”

李治愣了半响,又想了半响,这最后半句,让他顿悟了,你将一万土地租借一个一百个人,你管都不好管,但是租借给一个人的话,你只要敢违约,敢玩阴谋诡计,那我也能找理由撤换你,这反而便与控制,呵呵道:“你小子真是天生的商人,算得真是比谁都还要精明,朕光听着都觉得有些头疼。”

韩艺道:“陛下过奖了。”

我这是在夸你么李治突然又皱了下眉头,道:“可是,这数目一定会引来不少大臣的非议,朕可不想又见到这种情况发生。”

吃一堑长一智,李治帮韩艺背了多少黑锅,你不能老是让朕出面。

韩艺道:“陛下请放心,谁若敢弹劾我,那我就弹劾他。”

李治好奇道:“你弹劾什么”

“对方弹劾我什么,我就弹劾他什么。”

“此话怎讲”

韩艺道:“朝中大臣肯定都有佃农的,律法可有没有规定,只准大臣拥有佃农,不准百姓拥有佃农,说是租借,但与佃农也没有什么两样,百姓只是雇佣别人来耕地,这有何不可。”

李治听着还挺有道理的,就是这么一个情况,点头道:“好吧,这事你自己看着办吧”说到这里,他忽然皱了下眉头,道:“对了,军事学院那边好像马上就要开学了。”

韩艺点头道:“好像还有几日。”

李治道:“如今司空他们都出征了,就连独孤无月也去了,朕知道你很忙,但是目前也唯有你最适合,你就能者多劳一点吧。”

“这个微臣已经有心里准备了。”韩艺说着顿了顿,道:“不过微臣打算在开学那日下一剂猛药,而且这一剂猛药比当初训练营开学还要厉害一万倍,因此必须要得到陛下的同意。”

李治听得就是一脸厌恶,道:“朕还刚想叮嘱你,这一回你就正正经经的干,不要再滋生是非了,玩那些整人的把戏,免得又跟上回一样,闹得沸沸扬扬,朕又得替你担着,朕也很累啊,可你这却还要变本加厉。哦,朕知道了,要不是如此的话,你小子定是又先斩后奏。”

你还真是猜对了韩艺道:“陛下冤枉啊,臣哪敢先斩后奏,陛下,你莫不是忘记了,上一回臣只是让那些学员跑几个圈而已,他们就不干了,这真得怪不了臣。而这一回臣也不想,但是臣这一剂猛药要是成功了,将会为大唐军事学院奠定好一个最为稳固的基础,并且将会令我大唐受益匪浅,臣不得不博这一把。”

“博这一把也就是说极可能失败。”

“非常有可能。”

李治第一回听到韩艺这么没有底气回答,道:“那如果失败了。”

韩艺道:“失败了后果倒不是很大,陛下另找人去管就行了,臣可以在旁边帮陛下出点主意,反正微臣的重心是在户部,因此臣才敢这一剂猛药。”

李治听得有些汗毛耸立,道:“你这一回连后路都给想好了,你究竟想干什么”

韩艺回答道:“去毛。”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