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 明道大师和明空大师这里的战况,明睿大师和明解大师一清二楚。
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虽然被南少林四位老僧缠住,但二人交战的同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在关注着明道大师和明空大师的情况。
明道大师被姬森以令签击中,被迫退出战圈之时,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已经有些着急。
二人深知,以明道大师的品性,以及他与明空大师的交情,若不是情非得已,明道大师定然不会临时退出战斗,让明空大师独自面对法度森严之中的三人。
明道大师既然临阵暂时罢战,就表明,他所受的伤,非同小可,到了不得不赶紧救治一番的程度。
待到明空大师战罢,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二人,更是心急如焚。
在众人看来,明空大师此战,只是右手在抓住斩马刀时受了一些小伤。但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清楚,明空大师此刻的情况,远比表明上看起来的要糟糕。受伤倒是未必,但若是紧接着再战的话,明空大师恐怕连一名普通的壮汉都敌不过。
韦天掌法,霸道无比。北少林明睿大师等人这一辈儿的老僧之中,唯有明空大师一人习得。把北少林那些早已退隐的老祖们也算在内,如今的北少林之中,习得此掌法的,也不过三人。
修习韦天掌法的僧人之所以这么少,主要是因为,此掌法不仅极其难练,而且,催动掌法时,极耗内力。以明空大师的修为,正常情况下,全力催动三掌,便可消耗其一半儿的内力。
也正因为韦天掌法的这个弊端,北少林一直对外宣称,此掌法早已失传。即使对寺中绝大多数的僧人,北少林也是如此交代。因为,北少林担心,若是修习韦天掌法的人多了,自然会有人发现此掌法的弊端。
北少林已经习得此掌法的,除了两位老祖,便是明空大师了。若是这一弊端被泄露出去,将来,很有可能会被有心人拿来对付使出这种掌法的北少林高僧。
韩法祖上,相传乃是法家至圣韩非子一脉。虽然韩家之人见识不凡,韩法认出了韦天掌法,他却也不知道,这等威猛无比的掌法,居然还有这么一个毛病。
此前,明空大师恼恨桑弘度与姬森夹攻,伤了明道大师,是以,出手极重。在双掌击中桑弘度之后,明空大师又追击而上,在桑弘度身上连续打了十多掌,直接将其击毙。
这十多掌打完,明空大师的恶气是出了,桑弘度也被打死了,但明空大师的内力,几乎已经消耗一空。待到明空大师强提最后的真气,夺刀惊敌,抢回降魔杵,其体内的内力,早已消耗殆尽。
此刻,明空大师左手持杵,拄于地上,立于原地,实属无奈之举。因为,此刻,若非身体的底子极其扎实,明空大师连握稳降魔杵都成问题。
明空大师知道,自己若是一动,莫说飞掠,便是走上两步,都会脚步虚浮,立即便会被对手看出虚实。
若非韩法与剧严二人被明空大师神威所慑,二人之中的任何一人,此刻只要冲上来,轻轻一推,便能将明空大师推个跟头。
以明空大师此时的情况,如果立即服下北少林的小还丹,调息几个时辰,体内内力,当可恢复个七七八八。问题是,场中形势,不允许明空大师服丹调息,甚至都不允许他露出任何疲态。
其他人不知道韦天掌法的这个弊端,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等方丈一辈的住持们,却是一清二楚。
见明空大师手持降魔杵,一动不动地立在原地,明睿大师和明解大师立即明白,明空大师此时已是内力耗尽,正在虚张声势。否则,明空大师定会掠过去,与明道大师及柳云风等人,会合于一处。
一明白这一点,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同时快攻几招,欲要摆脱各自的对手,朝明空大师那里掠过去,以防哪个不开眼的,突然对明空大师出手。
明道大师和明空大师双双受伤之事,也看在了南少林四位老僧眼里。四僧心中,滋味各不相同。
圆痴大师与圆因大师,见明道大师与明空大师先后受伤,二人心中,颇多愧疚。今日之事,虽是奉了圆觉大师法旨,不得已而为之,但归根结底,若非他们缠住了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北少林四僧齐上,对上法度森严的话,明道大师和明空大师不会战得如此艰难。
圆敏大师与圆成大师二人,则心中窃喜,也暗自庆幸。
这二人与圆痴大师、圆因大师一起,阻住了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战了这么久,却依然未能将他们拿下。二人一边暗恼圆痴大师与圆因大师处处留手,也暗惊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的身手之强。
及至见到明空大师大发神威,一人独败法度森严之中的三人,圆敏大师与圆成大师心中,更觉侥幸。
二人明白,若是北少林四僧尽皆留下,与南少林四僧一战的话,即使圆痴大师和圆因大师全力以赴,己方四人最终也会落得个颜面扫地、自讨没趣的下场。
此刻,见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欲脱身前去与北少林另外二僧会合,圆敏大师与圆成大师对视一眼,同时疾出几招,攻向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的必救之处,将二人缠住。
一边出手,圆敏大师一边沉声说道:“几位师兄,今日之战,事关我佛门清誉。若是几位师兄再不尽力,方丈师兄面前,恐难交代。”
圆敏大师的话说得漂亮,其实是在提醒圆痴大师与圆因大师,若是因为二人手下留情,导致南少林输了今日之战,失了颜面,日后回寺,方丈圆觉大师定会问罪。
圆敏大师话音一落,圆成大师喝道:“十八铜人,尔等若是再有懈怠,我南少林寺规,定不容情!”这却是在提醒南少林大十八铜人,哪怕是伤了北少林的两名小沙弥,也要尽快将其拿下。
大十八铜人闻言,心中同时一凛。南少林寺规森严,众僧早有体会。既然住持师叔有令,十八铜人,再不留手。众僧齐齐一声大喝,手中长棍一紧,劈、砸、扫、挑,各种狠招,袭向阵中的无因、无果二人。
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见圆敏大师和圆成大师二人兀自纠缠不休,南少林大十八铜人也开始对无因、无果二人下重手,二人同宣一声佛号,杀招齐出。
明睿大师双袖齐出,袖如飞云,同时卷向圆因大师与圆敏大师。双袖飞出,变幻莫测。
圆因大师见明睿大师此次出手,大异于此前,知道明睿大师已是动了真怒。圆因大师不敢怠慢,方便铲一搅,直接搅向明睿大师的右边衣袖。
圆敏大师见明睿大师再度以单袖袭来,仗着其劈山刀之长,圆敏大师一声大喝,呼地一刀,朝明睿大师当头劈下。看这架势,哪里是在切磋较技,分明是要将明睿大师一劈两半。
明睿大师左右手臂同时轻轻一动,左右衣袖,分别迎上圆因大师的方便铲与圆敏大师的劈山刀,将两样兵器尽皆卷住。卷住之后,明睿大师双袖同时发力,朝回一扯。
圆因大师与圆敏大师感觉到衣袖之上的拉扯之力,也双双发力,将各自的兵器回夺。
二人才一发力,明睿大师脚下一动,突然上前一步,双手藏于袖中击出,分别击中方便铲与劈山刀。
圆因大师与圆敏大师本在发力后夺,被明睿大师这一击,二僧顿时立不住身形,各自朝后一个趔趄。
一击将南少林二僧打得倒退一步之后,明睿大师再度跨前一步,双手成掌,自袖中伸出,分袭圆因大师与圆敏大师的前胸。
圆因大师与圆敏大师被明睿大师一招打得倒退一步,心中也各自动了真怒。
见明睿大师的双掌又袭到各自胸前,再以兵刃抵挡,已是不便,圆因大师和圆敏大师齐齐大喝一声,右掌齐出,啪地一声,分别抵住明睿大师的左右双掌。
四掌相抵,三位老僧,同时再度发力。这一下,明睿大师变成了与南少林二僧比拼内力。顷刻之间,三位老僧,全身僧衣,尽皆鼓起。
明睿大师与圆因大师及圆敏大师斗成比拼内力之势时,明解大师也与南少林另外二僧,形成了硬拼之局。
明睿大师出掌之时,明解大师已以迦叶指法,将圆痴大师和圆成大师逼得连连后退。
后退几步之后,圆痴大师再不留手,七环禅杖一舞,使出南少林镇山绝技之一,疯魔杖法。杖法一出,圆痴大师顿时将明解大师的进击之势止住。
圆成大师见圆痴大师终于使出了拿手绝技,心中大喜,双手一错,双拳齐出,轰向明解大师的前胸。
明解大师见七环禅杖叮当作响,朝自己胸前戳来,左手拇指、食指与中指一伸,抵住杖尖。同一时间,明解大师右手拂过圆成大师的左拳,再抵住其右拳。
圆痴大师手中禅杖一被抵住,立即进不得分毫。圆成大师左拳拳面被拂,自拳身至左腕处,尽皆一麻。
圆痴大师一声大喝,双手持杖,朝前猛地一推。圆成大师也一手大吼,全身功力,运于右拳,朝前再度一轰。
南少林二僧这一发力,明解大师身体微微一晃,后退一步。后退一步之后,明解大师双眼大睁,再不复一丝迷糊之像,双臂一曲,再一伸,双手分别抵住圆痴大师的七环禅杖与圆成大师的右拳,纹丝不动。
双方六人,分作两拨,角力数息之后,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已略感不支。
若论单打独斗,以明睿大师和明解大师的修为与功夫,战胜南少林在场的任何一人,应当都不是问题。
但圆痴大师和圆因大师,皆是南少林掌门一辈之中的佼佼者。二人的修为,虽然各自比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要弱,但也弱不了太多。加上圆敏大师与圆成大师毫不留手,南少林四僧以二对一,与明睿大师和明解大师比拼内力,便占了上风。
圆敏大师和圆成大师见各自的对手已略略露出败相,心中大喜。二人正待再使一把劲,一举将各自的对手击败,明睿大师突然大喝一声:“小心!”几乎是同一时间,明解大师也大喝道:“住手!”
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出声大喝之时,二人同时收功,猛地撤回手上力道。收功的同时,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身形一动,朝前一欺,就要从各自的两名对手之中穿过。
听到大喝声之时,南少林四僧同时一怔。圆痴大师与圆因大师感觉到对手收功,最先反应过来。二人正待收功,却见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已似要欺身上前。圆痴大师与圆因大师又是一怔,以为明睿大师和明解大师在使诈,立即又将全身功力,凝于手上。
圆敏大师与圆成大师的反应更快。不过,他们的反应,却不是收功,而是借机进击。
感觉到手上一轻,未等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一步跨出,圆敏大师与圆成大师全力出掌出拳,砰砰两声,分别击中明睿大师和明解大师的前胸。
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骤然收功之后,一身功力正朝双手再度凝聚,未能护住全身。中了这两下重手,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齐齐一震,嘴角都冒出血迹。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圆敏大师与圆成大师击中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之时,南少林四僧背后,同时中掌。
四人一身功力,尽皆集于双手,背上全无防御。四人各自所中的一掌,又极为沉重。这一中掌,四人齐齐朝前一倾,撞入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怀中。
偷袭之人一招得手,并未就此作罢。
南少林四僧才撞入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怀中,四人背后,又被人砰砰连击两掌。掌力不仅将南少林四僧再度重创,还透入明睿大师与明解大师体内。南北少林,六位老僧,齐齐摔倒在地。鲜血,沾满了六位老僧的白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