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 羽东一边说着,一边招呼大家站在了观海台的峭壁边缘。
身边海风呼啸,山下惊涛拍岸。听着那澎湃的海浪声,就不由得让人感觉阵阵心惊。
在深夜中看大海,其实是什么都看不见的。可以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听得见那波澜壮阔的汹涌,却看不见白涛翻滚的景象。从而引人无边的遐想。
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羽东却指着黑暗中迷茫的远方说道:“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墨裳会推算出那不可能的循环卦象了。”
“无常哥出错了?”老顾不识趣儿的问了句。
羽东果断的摇头答道:“不,他没错,卦也没错。卦象之所以会反复循环至原点,那是因为碣石就是秦皇岛。”
“什、什么?!”秦皇岛就是碣石??秦震难以置信的看着羽东,惊觉这个答案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如果说秦皇岛真的就是碣石的话,那当初墨裳在老龙头占算方位,又为什么会出现东方三十里以外的卦象指引?
不等秦震将心中的困惑问出口,羽东就继续缓缓说道:“秦皇岛就是碣石,但碣石并不是我们当初所在的秦皇岛上。”
“你、你能不能说人话?关键时刻你这么绕弯子很欠踢知道么……”秦震被羽东的话绕的稀里糊涂,如坠五里云雾。所以毫不客气的直言要求羽东把话说明白点。
羽东又指着那漆黑的远方说道:“卦象当初在老龙头指向了东方三十里外,而后当我们到了地方,却又指回了秦皇岛方向。那是因为,只有从这座山上眺望回去,才能看见真正的碣石所在。它在秦皇岛没有错,但是我们在秦皇岛上却无法找到它。”
虽然说羽东的这话在秦震听来仍然不像是人话。可他却也好像稍微能听懂了一些羽东的意思,于是便讷讷的问道:“为、为什么……?”
秦震他们现在绝对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既然是同一个地方,那从哪里看过去又能有什么区别呢??那么大面积的一片土地城市。它就在渤海岸边。无论从东南西北、天上海上看过去,它也还是在渤海岸边!这能与这座幽灵似的山有什么关系?
苦思冥想。秦震他们也始终无法理解羽东的这个说法。
倒是墨裳,听了羽东的说法之后,十分赞同的点头说道:“嗯。或许,这才是禹所积石山和碣石最重要的关系。也可能当初秦始皇是先到了这座山,然后才从这里的望海台上发现了碣石的。由于碣石的飘渺神秘,他才会认定那里有海上仙人,所以才会从那里出发,出海寻仙。”
听着墨裳所言。秦震实在忍不住疑惑的问道:“那秦皇岛将近八千公里的面积,怎么可能会是碣石呢?我原来一直以为碣石就是一块、或者一片石头,又或者就是秦皇岛上的一座山。现在照你们这么说,碣石岂不是整个秦皇岛?”
墨裳微微点了下头对秦震解释道:“秦皇岛原本并不叫秦皇岛,而是叫秦皇山。秦皇山的由来很简单,是因为秦始皇来到了这座山,下马的时候留下了他的脚印,所以山就被称作秦皇山了。在那个时期,可没有河北省,更没有什么临海城市。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从山变成了岛;又从岛变成了市。”
秦震听的已经处于了一种发懵的状态,老顾和姜旗更是干脆闭口沉默,不发表任何意见。
对老顾来说。反正也是根本就无法理解的事情,何必非得强迫自己弄明白它?他可没有秦震那么病态,凡事不弄清楚了就浑身难受。老顾的心里非常跟明镜儿似的,就算他现在弄不明白,很快也会明白了的。因为他们几个是注定要前往那碣石的。
羽东这时走到了石刻的背后,声音稍有些兴奋的轻声说道:“这里果然还有字……”
大家一听,连忙都随羽东转到了石刻的背面处。手电光所照之处,是洋洋洒洒的一整面石刻文字。
这一次,那些古老的小篆紧密排列。似乎不像是铭文,更像是叙事。不过也因为笔画过于精致细微。所以也导致了字迹模糊的更加严重,没有前面的铭文那么容易辨认了。
因为字体实在是太小了。哪怕石碑上的一小块损毁或裂痕,都能模糊了一大片的文字。这样,他们看到的内容也就只能是断断续续的了。一部分靠辨认,一部分靠猜测和联想。
经过羽东和墨裳两个人反复的推敲研究,最后他们终于大概的弄明白了这上面的通篇长论到底写的是些什么。
在那断断续续的文字中,隐约可以辨认出一些主要的词汇,比如“安期生”“三神山”“祖洲”“丱(音:惯)兮城”“妫(音:归)州”“王鄞(音:银)”“东海石桥”等等这些他们大家或熟悉、或陌生的词句……
其中还不乏夹杂着九鼎和碣石的只言片语。
也幸亏是墨裳对河北省太了解了,关于这片土地上的古今变化,墨裳可谓是无所不知。所以在墨裳和羽东共同努力研究推敲了三个多小时以后,他们终于得到了一个完整恢弘的神话故事,以及一个惊人的发现和结论。
在那些断断续续的词句中,讲述的正是秦始皇为何东巡,如何求仙,以及求仙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件转折,还有……那碣石和九鼎至关重要的一些秘密。
虽然他们大家不理解始皇帝为何要把这些都铭刻下来,但是这石刻上却真实的记载着关于秦始皇的大部分神异传说。
古人铭文,言语简练。往往四个字就能概括出一大段深远的故事。所以在这两位博物君子的细致分析下,才娓娓道来了那一段关于秦始皇,最神幻迷离的传说故事。
当然,一切都要从始皇东巡开始说起。
要说真正令秦始皇顿感生命可贵的人,还得是那“图穷匕见”的荆轲。正是因为荆轲刺秦的那一瞬间,才将秦始皇推到了死亡线上的恐惧震颤之中。
在那一刻,这位千古一帝深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和脆弱,他觉得非常有必要要牢牢的把握生命!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可以遂愿;才可以将大秦江山从始皇开始,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于是,秦始皇就此开始迷恋上了那些仙山、仙人、长生不老的传说。
关于三神山的传说,也就这样从海上传到了秦始皇的耳朵里。那三座山就是蓬莱、方丈、瀛洲。
始皇亲闻“此三神山者,沉浮于渤海之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药皆在焉。禽/兽尽白,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水下;临至,风辄引去,终莫能至。”
也就是说,这三座山就在渤海之中,但是却漂浮不定。一般人找不到,可凡是找到了的人,都说那上面有长生不死的神仙和不死药。那里的飞禽走兽都是白色的羽毛,城楼宫阙都是金银所造。只不过那三座山远看都像是飘在天边的云彩,等临近了呢,又好像是沉在渤海水下一样。
而且稍微一靠近,飓风狂浪就会袭来,等到风平浪静之后,那山就再也看不见了。
所以从战国时代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诸君王都去寻过,但却始终都没有人找到过。
秦始皇听了这样的传闻,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当他的权势、王位、富贵荣华全部都拥有了之后,唯一所欠缺的就是永恒的时间了。
就这样,秦始皇便对渤海的这一片海域起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开始了他的东巡之旅。
当他经由山东等地发现了这座禹所积石山的时候,误以为这就是那沉浮于海上的仙山。所以当他来到了这里之后,便开始大兴土木建造皇道、栈栏、观海台。
可当他站在这里豪情万丈的准备刻立铭文碑的时候,这才发现当日出之时,对面海岸边上会浮现出一段连绵百十里的巨石甬道!
那条石道一直延伸到海中,看上去若隐若现,虚无缥缈。这让秦始皇猜测那里便是登天成仙之路。于是,他便再次启程前往那片海中的巨石甬道,也就是碣石所在。
而在那碣石山上,秦始皇还真的遇到了一个老神仙,名叫安期生。看似平凡无奇的一个老头儿,但是传言却说他已经活了几千岁了。
这正是秦始皇梦寐以求的永生啊!
于是,皇帝就和老神仙密谈了三天三夜,看起来很是融洽。始皇一高兴,就赐给了老神仙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宝。可是那老头儿却很怪,他并不稀罕这些东西,最后只留下了一封信和一双红玉的鞋,就消失不见了。
虽说“老神仙”是消失了,不过那信上的话,可是再次坚定了秦始皇寻仙的决心。
信上写的是“后数年,候我于蓬莱山。”
秦始皇见信大喜,心想这老神仙是在跟自己相约几年之后去蓬莱山等他啊。想那寻得蓬莱之日,必是白日飞升之时!
从那以后,秦始皇就开始通过各种方法寻找蓬莱山的位置。
终于,他查到了山海经,并且在书中得到了蓬莱山真实所在的确切位置。
然后,他就开始寻找最合适可靠的人选,自碣石出海寻仙山。
这个人,便是徐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