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直往边缘走,很快就到了慕容言之前看到过的墙壁,而紧靠墙壁旁边的位置,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个叫不出名字的异兽石雕,这是慕容言之前没有注意到的。
据徐荒说,在大多数墓中都会有一种造型奇特的石雕髹漆异兽,作为镇墓之用,形状一般是头插鹿角,吐长舌。这种异兽造型复杂多变,且有单头形和联体双头形,但有几点基本相同:下有平稳的方座,中是或屈或直的身躯,上为面目狰狞的脑袋,头顶插着真正的鹿角。
眼前这些都是双头的,双头双身,背向而立,颈身相联,插于方座中。双眼凸起,虎视眈眈,张口吊舌,垂涎欲滴,獠牙突出,阴森恐怖。双头近颈处各插有一对鹿角,颈部和身躯弯曲,腰部和下身饰带凸起,造型对称规整,纹饰繁缛庄重。其所代表的含义起到保护墓主人的作用,也即起镇墓避邪的作用。
慕容言三人沿着大空间边缘的墙壁走了一圈,这一大圈绕回来花了整整半个时辰,结果却发现根本没有任何出路。三人白白绕了一圈,本以为出了碑林以后就能找到出去的路,谁曾想周围完全是封闭的,没有任何出路。三人再次感觉到绝望。
徐荒叹息道:“忙活了一阵,还是出不去,一劫连一劫,这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越冷风越大啊。”
莫离琉影说道:“我们再仔细找找吧,说不定有什么隐藏的机关或者暗道什么的。”
徐荒又道:“这里么大,绕一圈都不容易,一点点找的话,那得找到什么时候。”
慕容言接话道:“那也比站在这里等死强啊。”
虽然这一路历经多次险境到才这里,三人已经显得劳累不堪,但和命比起来,这些感受就要显得有些次要了。
三人重整旗鼓,以找出口为目的在这墙壁周围上一点一点的查看起来,每个人心里都期待着能发现点什么有价值东西。
三人分工明确,徐荒和慕容言查看墙壁,莫离琉影看石雕异兽。由于徐荒年纪大了,自然要多照顾照顾,弯腰是个体力活儿,所以徐荒被分配观察墙壁的上半部分,而慕容言则是负责墙壁的下半部分。
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这一细下心来,还真就发现了端倪。三人查找过程中,莫离琉影突然发现其中一个石雕异兽格外的不一样。
其他的石雕异兽都是双头形且做吐舌状,但眼前的这个却是单头形,而且好像还没有舌头,很显然这个异兽有些不对。
慕容言拿着夜明珠,往这怪兽的嘴里瞧了瞧,发现其实是有舌头的,只是没有吐出来,想来这石雕异兽的舌头很可能就是关键所在。慕容言伸手小心翼翼触碰了一下怪兽的舌头,发现似乎是能向上抬动的。
慕容言手里极为小心的抬起异兽嘴里的舌头,同时还交代徐荒和莫离琉影二人注意周围的情况,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都吃了不知道多少次亏了,这回还不长记性的话,那这亏岂不是白吃了。
慕容言手里把异兽的舌头一直抬到顶,只听见一声咔的一声,随后接着又是一阵机关运转的动静,不过这回倒是没出什么类似于脚底下开“门”幺蛾子。此时只见三人旁边的墙壁上,一道不是很宽的岩石块升了上去,墙壁上慢慢露出一个半人高度的暗道入口。
慕容言露出一副不容易的表情,说道:“这还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徐荒催促道:“现在想什么都为时过早。这里虽然说是个墓,但格局完全不按规矩来,复杂多变,更可以说是匪夷所思。这条道鬼知道会通向哪里。”
莫离琉影说道:“现在别管那么多,先进去再说。”
由于暗道只有半人多高,勾着腰往里走反而嫌累,倒不如爬着进去,这样到是省力得多。盗洞慕容言都是爬过几回了,眼前的情况差不多,一回生二回熟,熟能生巧,三人倒是爬得挺快,没用多久的功夫的功夫就爬到了暗道尽头。
暗道的尽头的空间扩大了不只一辈,范围很大,和之前的主墓室差不多大小,只不过高度依旧只有半个人的高度。脚下好像是一块块不大的石砖用铁水混合砂浆粘合起来的,而其中有一块,位于所有的石砖的中间位置,不知被谁已经给翻起来了,露出一个四四方方的洞口,想来这里已经是有人来过了。
三人爬到洞口处,手里举着夜明珠一同向下望去,只见这个被掀开来的四四方方洞口下方正对了一副棺椁。徐荒看着下面的情况,惊讶道:“这下面的恐怕才是真正主墓室,这棺椁里面躺得应该就是正主了。我先前还以为这整个墓完全就是一个虚冢,而虚冢一向都是设在他处,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没想到这墓却反其道而行之,外设虚冢,内含实冢,多少人盗墓贼会被这外围的虚冢蒙蔽,扑了个空。”
慕容言看着洞口处掀开的石砖,说道:“花再多心思,这还不是有高人识破了,最终功亏一篑。”
莫离琉影问向徐荒道:“那咱们现在所在地位置应该是哪里?”
徐荒回答道:“如果猜得不错的话,咱们现在的位置应该是主墓室上分布置流沙或者火油陷阱的夹层,也不知道是当时因为什么原因未曾布置,或者是被这掀石砖的高人给破了。”
慕容言又道:“那现在怎么办,下去?”
“从这里到下面的高度只能下不能上,如果当初那个高人下去之后得手安全离开,那么就一定会留下出去的路。但如果出了变故,没能出去得了,那咱们下去之后既出不去又上不来,就注定会被困死在下面。”徐荒分析道。
慕容言刚想说什么,这个时候莫离琉影突然一摆手,而后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最后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示意慕容言不要说话,仔细听。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
书趣阁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