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 荣国府大张氏
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张氏自幼的教养,便是精心到不能再精心。出嫁前,养在深闺,却已经是京城所有高门大户的媳妇人选了。
嫁到贾家,本非张家所愿,只是当时的情势,不得不如此选择。
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只要你下了脚,总会有一条路是让你走下去的。张氏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带着自己满是书香气息的嫁妆离开了家。
到了贾家,勋贵的生活和读书人家的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张氏做为这个家的大少奶奶,一边保持着本心,一边却要努力的适应着在她看来,非常没有必要的排场的奢侈生活。
婚后,自家的男人是个棒槌的事情,也被张氏一点一点的发现了。
如何去和一个棒槌相处,这个在娘家时,家里可没有人教过她。
一边温柔小意,一边摸索试探。
终于在花了数日时间,弄清楚了自家男人是个什么货色。
然后,在知道自家男人的各项资质后,又进一步调整计划。
文不成,武能就,也行。
反正只要这个男人别犯傻,这辈子她都是一品诰命夫人了。
解决了自家男人的问题,张氏又把注意力转到了婆婆和太婆婆身上。浑身的手段用在了年幼天真的小姑子贾敏身上。
她得太婆婆的喜欢,聘为贾家妇,入得府来。可自家的亲婆婆对她却是不冷不热的。这一点尤为让张氏担心。
太婆婆身体不好,年事又高了。她再怎么样都是要和婆婆过上几十年的。不被婆婆喜欢的儿媳妇,都不是好媳妇。
好,也是不好。
可是在了解了一些事情后,张氏知道想要争取到婆婆的好感,不是那么容易的。于是只能迂回了。
相较于婆婆偏心的小叔子,年幼的小姑子,便是不二的人选。
张家人,都有一定特点,那就是一心想要讨好谁的时候,一般人都抗不住这糖衣炮弹。贾敏一个受宠爱的小女儿,又能如何免疫呢。
几年后,婆婆爱屋及乌,对她也渐渐好了起来。虽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不如二弟妹王氏,但是却不在是刚成亲的那会儿了。
又过了几年,太婆婆和公公相继去了。她也生下了嫡长子。日子越发的好了起来。只是美中不足的,仍是那年少时曾经午夜梦回的,举案齐眉。
可人呀,就是要知足。比一比,你就会感觉到幸福了。
宁府的堂兄弟贾敬的发妻,堂侄子贾珍的嫡妻,过得还不如自己呢。
多愁多病的身子,再加上那不着调的男人。
自己的日子,已经是让人羡慕的了。
其实,对于宁府的两代主母,张氏既同情,又有些个鄙视。
这对待男人呀,就是像熬鹰一般的熬着。想要什么样的男人,就要针对那一点进行兽化。
不然这天下哪来的现成好男人。
曾经张氏做过一个梦,梦里并没有前世,也没有未来。只是一片白雾的梦里,有人告诉她,会有人代替她的命数。
难产而亡的命数。
当时她是不相信的,可是这样的梦,在儿子三岁掉下水里时,竟然又梦见了。当一年,她差一点就要失去自己身上掉下来的心头肉了。
那一年,是她生平第一次手染鲜血。
那一年,当她对着侍候长子的下人说出“拖下去,杖毙”时,愤恨,恐惧,后怕,担忧,一直纠缠着她。
她的恨,她的怨,她的后怕,还有那些下人凄厉的哭喊声,庭前染血的青石板,儿子高烧不退苍白的脸。
像是一只黑手,无论过去多久,仍是日夜不肯放她喘息。
一直到怀上次子贾琏的时候,那个梦又一次出现时,她才渐渐地平静下来。
只要她还活着,就不会再允许任何人伤害她的儿子。
神佛皆不行。
唐朝,那个胖胖的小姑娘。贾家家生子和二弟妹陪嫁丫头的女儿。
她救了她的儿子。
她感谢她。
可是,对于唐朝这个小小的下人,竟然几处讨巧的行为,张氏知道,自己是不喜欢的。
感谢,不等于喜欢。
可是时间一长,她竟然也在那个有些个市侩的小丫头身上看到了些许让她赞赏和认同的地方。
不将视线对上家里的爷们,不将手段使在同院子的小姐妹身上。喜欢投机取巧,却有原则,有底线。
很真实,却真实的可爱。
年纪小小的升了二等,竟然还能够稳的住。跟着小姑子贾敏读书识字,竟然也会让府中的人认同。
陪着府里的哥儿一起启蒙,竟然也会将下人们觉得不容易。
张氏一直到此时,才觉得唐朝这个小丫头不简单。
不过,一日一日的过下来,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她竟然也慢慢的习惯了婆婆身边有这个丫头平日里闲聊打浑的。
第一次正视唐朝这个儿子的救命下人,还是唐朝自己毫不脸红的说着自己婚事的时候。
大胆,直接,又不好高骛远。
等到真的选出成亲的对象时,张氏是真真的觉得叫唐朝的这个姑娘是个聪明人了。
她明白自己的优势,她更明白自己的劣势。
张氏想不到,她竟然可以在这么个小丫头身上看到了许多,又感悟了许多。
有一种一窍开,窍窍通的感觉。
从唐朝的为人处事和所思所想上,让张氏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张氏也成功的运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于是她对荣国府,对婆婆史太君,对自家夫君,对儿子,对下人的掌控力度又上了一个层次。
等到她终于也成为了婆婆时,她才渐渐地放下心,放下手中的管家权。
她当过孙媳妇,自然也做过儿媳妇。从出嫁前母亲教导过她的站在婆婆的立场和地位想事情,想她的思想,到以自己的经验站在儿媳妇的立场想事情。
她对于儿媳妇也能更多的体谅。
所以,就算是儿媳妇没有生出孙子的时候,她没有说过或是做过什么让儿媳妇心里不好受的事情。
因为她知道,把儿媳妇逼的太狠,就会把她逼的太远。心不往一处使,这个家岂有不散的道理呢。
就像是大房和二房早早的分了家一样,都是一个道理。
难道当初婆婆想要让大房二房分家时,她就真的没有在那之前做过什么吗?
做没做过,或是做了什么,那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过程。
平静的日子过了几年后,二房的弟妹去了。
张氏没由来的又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个梦。
心里不由的咯噔了一下。
她想...那,只是个梦。
那,就是个梦。
那一定是个梦。
不过虽然如此想,张氏还是将王氏的后事和她的子女用心教养照看了起来。
只是这份心意,却抵挡不住现实的残酷。
让她骄傲,让她高于众人的娘家,帝师张家,百年张氏,竟然被牵连地满门皆灭。
她越渐苍老的父亲,她白发苍苍的母亲,她清俊儒雅的兄弟们,还有她张家满地读书天赋的子侄们。
...都没了。
鲜血染红的刑台,苍天都在痛哭。
张家后院的甜水井,嫂子亲手将亲生女儿推了下去。
张家女人的骄傲,宁折不弯。
也幸好是立即执行的皇命,没有让人受过多的磋磨。
读书人的骄傲,岂能被折辱。
可当还有张家血脉存活世间的消息传到耳边时,张氏还是高兴了。
生命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一次便是一生。若是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就算是她想的再多,再能安慰自己,可当知道还有一个侄女活了下来,她还是喜极而泣的。苍天虽然刻薄了张家,但至少还给张家留了一丝血脉。只要有这一只血脉,那么她张家这一支香火就不会断了。
九泉下的家人就不会没有祭祀。
也是在这个时候,她才将那个在她心中一直是个小人物的女孩—唐朝。放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她的小儿子都可以姓唐。为什么她侄女的次子不能姓张呢。
也是因为张氏的这个决定,以后名扬京城的后族李家,竟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无论长房,还是二房,在发家的这一代,两家的嫡次子竟然都是随了母亲。一个姓唐。一位姓张。
......
张家没了,侄女的婚事也有了安排。张氏才想到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个合格的张氏女。
为张家平反,让这皇族的血液里融入张家的血脉。她要让这天下人,都知道张家。
想到了这些,她便联系了越王,联系了宫里的张嫔。又悄悄地改变了夫家侄女的教养课程。
一年,两年,三年,十年,二十年。
一切的一切,都照着她预想的那样进行着。
虽然中间偶尔会出现一些个小变动,但这都没有影响到大局。
直到太上皇去了,直到新帝再也不是傀儡了。直到她张家的女儿成了太后,直到她亲自教养长大的夫家侄女元春成了贵妃。
她以为,张家平反的日子到了。
可是她却没有想到,多年来的支持和信任竟然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太后并不太想要让张家翻案,因为那会让众人以为新皇帝不孝。毕竟普通人家都有‘父死三年,不改其志’的说法。翻开张家的案子,就是在说先皇做错了事情一般,这会影响新皇和皇家的威望。
而新皇帝不想要给张家翻案,是因为此事有可能会打破现有的朝.廷格局,这并不是一个追求平衡之道的皇帝会做的事情。
张氏怒了,她用张家的人脉网为当初的越王做了多少事情,扫清了多少障碍。她利用贾家的关系网,收集和传递了多少资料。
可她唯一求的事情,竟然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告诉她,那都是泡影。
她早应该知道的,不是吗?
最是无情帝王家。
幸好她做了多重准备。
她还有...元春。
还有张家的血脉。
她利用宫里不为人知的人脉保护着元春和元春的身子。让她平安生下了一个儿子。
是的,她还有最后一步棋。
若不是她嫁到李家的亲侄女生下了一个女儿,她是不会允许元春生下孩子的。至少不会让她平安的生下男孩。
若是元春生下了皇子,那么多年后,她们贾家,她的儿孙们,就势必难免要卷入到下一场夺嫡的风波中。
但是现在不同了。
若是将来的皇后,有一个张家的女儿,一个张家的兄弟,那么为张家平反,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现在皇帝的顾虑,都不是下一个皇帝会顾虑的事情。
虽然相隔近百年,也许那个时候平反,已经没有人会记得曾经‘满门皆是读书人,父父子子选进士’的张家了。
可那已经是她最后的追求了,不是吗?
也许,就是这么一份坚持。张氏比自已的婆婆还要长寿。
一直活到八十九岁,听到了张家平反圣旨的第二天,张氏才含着眼泪,带着一脸的笑容,离开了人世。
那一年,是元春成为太后的第五个秋天。
那一年,是皇后李氏怀着嫡皇子的第六个月。
而那一年的年末,李家长房的老夫人李唐氏也在睡梦中离开了人世。
床前孝子贤孙,佳儿佳妇无不悲伤痛哭。
..........................................................................................
李漱妻小张氏
从天堂跌落到地狱,只用了短短的半天时间。
从地狱走回人间,却用了度日如年的数日功夫。
云姬,云姬,天边美好的女子。
可她却不叫云姬,她的名字,在那一年跌落地狱的时候,就再也没有提起过了。
她叫毓琇,可是这个名字却很少有人提起。在家时,都是以序齿加上姑娘二字来称呼她的。所以那两个字,对于她自己来说,也有些个陌生。
她以为那两个字最终只是会写在问名和庚帖上。
所以,她也没有觉得有多珍贵。
可当有一天,她再也不能再用这个名字时,她才知道,失去自己的名字,却要顶着一个下人的名字活在这个世上,是多么让人心伤的事情。
她伤心自己的名字,更伤心那个替自己去死的女孩。
虽不是她亲手葬送了她的性命,可却是因她而没了性命。
她知道姑姑的打算,也明白自己的使命。
可当那一天真的到来时,她却选择了依然将自己从来不被人知道的名字留给那个替她葬在张家坟地里的女孩。
张家的荣誉,张家的灭绝,张家的香火,早就因为这个名字,跟她再无关系了。
这一生,她都只能是李张氏张云姬。
夫家嫂子嘴里的‘他二婶子的’。
说来她在张家一直引以为傲的女红,也被家里的大娘批评的一无事处。烧火做饭,洗衣打扫,挤羊奶。这些对于她来说,就好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她却一样一样的捡了起来,学了起来。
每一天,都是在琐碎中醒来,又在琐碎中度过。可这样的生活,却是让她每每因为抄家而惊慌不已的心安定了下来。
抄家灭族,满门斩首,牵绳发卖的阴影好像已经离她越来越远了。
而日子也越过越好。
成亲,生子,一步一步有了盼头。
一直到堂姑所出的越王登基为帝。
她以为她们张家终于可以平反了。她高兴的在夜晚抱着晚归的男人,大哭大笑。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家的事情,好像已经再也无人提起时,她才知道她和姑姑都把事情想的过于美好了。
姑姑的不甘心,她又如何看不出来。可是皇帝卸磨杀驴的事情,也不是头一家了。
可当女儿出生后,姑姑找上来说出自己的计划时。她是震惊的,也是害怕和不舍的。
可最终,血脉里的那份流着张家的血液,让她默许了。
将女儿用张家的教养,一点一点的教养长大。配合着从姑姑那里知道的关于元春的喜好和兴趣。她相信,她的女儿一定会是最得贵妃和太后喜欢的媳妇。
果然,她的女儿成了元春独子的正妃。
可在圣旨下来的时候,她却是真的伤心了,不舍了。
就算是将来女儿贵重天下,但后宫三千,夫妻情淡,皇家情浅,儿女情薄,又如何呢。
她这一生,生于富贵锦绣膏梁,跌过尘埃,贱如泥狗。可这一生,谁又能说她是不幸福的。
她的幸福,是平淡平凡的。
可是她的女儿呢?会幸福吗?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事到如今,心中各种酸楚,思绪也在不停的翻飞,可却唯独不敢后悔。
她不敢,后悔。
只因为她必须如此做,因为那给予了她生命的张家需要她如此做。
做为一个母亲,她不是一个好母亲。
做为一个张氏女,她...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张氏女。
带着对女儿的愧疚和担心,看着女儿坐上了花轿。
心中除了祝福,再无其他。
为张氏满门平反,让张家的教养和血脉,稀释皇家的血液。
这是姑姑与她在当年张家出事时定下的目标。
可是看着次子媳妇怀中的小孙女,她第一次感觉到了迷茫。
这样的牺牲真的值得吗?
牺牲这些女孩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吗?
她的女儿,她过继到张家的儿子,还有她那娇娇糯糯的小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