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 第十章开疆扩土第三十七节传喜讯南诏国破,卖国主细奴逻遭擒
张成才前脚忽悠走了长孙冲,后脚就迎进门了许敬宗,一听长孙无忌要见自己,就知道这事情肯定有了眉目,为了不影响长孙无忌休息,俩人约好,第二天张成才去拜会长孙无忌,让长孙无忌也好好休息一晚上,省的到时候哈欠连天的谈不下去,许敬宗自然是连连答应,急急忙忙的跑回去给那长孙无忌报喜去了。
虽说这朝堂上是龙争虎斗,可也没耽误人家张大公爷开疆扩土,就在张大公爷忽悠走了长孙冲,赶跑了许敬宗的时刻,薛仁贵和王玄策却在个军机处跟上书房同时拿到了南诏的军报,这不看罢,一看内容,这俩人笑的脸上都开了花了,咋回事啊?
要说程处亮还真是帮他爹,除了长的像个实在人,其他地方都不象,这货接到上书房给了协议,知道那南诏已入瓮中,为了更加彻底的把个南诏弄的山穷水尽,这货在个南诏是大肆的招工,还开出了条件,干满一年连续做工的,大唐可以给他们开个绿卡,让他们也做做唐人,当然了,和程处亮也没怎么按规定来,只要申请的,基本都过了,搞的南诏是人口剧减,按说招工那些人倒显不出来,可一个个拖家带口呼朋唤友的往大唐走,这人数就是相当的客观了。
就这么着折腾了一年,那南诏现在已经是无人可用,就看见一家家一户户想着办法往大唐跑,程处亮还时不时的派兵接应一下,搞的南诏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虽然也跟程处亮提过几次抗议,可程处亮回答的是非常的干脆,
“张大公爷说了,南诏人来去自由,如果有唐人愿入南诏为民,我大唐绝不阻拦,鼓掌欢送!”
要是到了这个时候还反应不过来大唐想干什么,那南诏就真成了傻子当家了,眼看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山林,变成了毫无用处的金银,眼看着天然的屏障瘴气,因为失去的树林而消失的无影无踪,以前大唐想要欺负自己还真不容易,起码你得找上三五个月,可现在却跟活在人家眼皮子底下一样,更可怕的是,只要大唐愿意,几天的时间就可以把自己这边过去的精壮组建成军,至于道路更是被他们修的四通八达,每过几里地,还建了看护树木的坞堡,一旦开战,大唐的军马那是朝发夕至,南诏地利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了。
南诏的国主细奴逻倒是也挺看得清形势,知道再这么下去,自己这个国主就得城光杆司令,再看看手下这些个大臣,把个金银珠宝,子女财帛是拼了命的往外运,有的去了大唐,有的去了吐蕃,还有几个没眼力劲的跑到了天竺,大部分的官员那是孑然一身,天天在南诏等着拿个俸禄,一旦开战,估计是立马就要跑路。
程处亮对南诏的官员往自己这跑也很头疼,说轻了是拐卖人口,说重了是招降纳叛,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还是张大公爷给他拿了主意,是人就要,多多益善,反正来了他就跑不了,再怎么说,这帮东西都是往咱们运送金银财帛,现在是两国交战斗智斗勇,别管是官是民,是鬼是人,敛活就行,把条件弄高点,让他们可着劲的来,等南诏灭了,再跟这帮孙子算账。
细奴逻为了这事很是头疼,眼看着自己马上就要变成孤家寡人,趁着还有几个手下,赶紧的拉到了一起商量出路,几个手下倒是光棍,直接就分成了四派在那死磕,
第一派是主战派,口号喊的是震天动地,非要跟大唐拼个你死我活,要求国主集合兵马,立刻出兵毁坏修建的道路,把程处亮这三千人马赶出南诏,然后号召军民与大唐拼命,这类人主要是军中的元老和后起的新秀,都是些要兵没兵要权没权的主,为啥啊?这两年南诏因为倒卖树木挣了大钱,上上下下是贪腐成风,会搂钱会送钱的全都占据了要害的位置,就这些个元老重臣,还有些个有本事的新秀,因为没钱送礼,不断的遭到排挤,心里十分渴望着打上一仗,也让大家知道知道,吹牛拍马吃喝送礼,到了战场上是没有用滴,关键时刻,还是要靠刀枪剑戟,和那一身的武艺,只要开战,他们就能把个军权重新拿到手里,所以这帮人是打定了主意要跟大唐死磕一场,也不管签没签过什么协议;
第二派是降唐派,这帮子东西想投降大唐也不是为了什么民族大融合,更不是为了南诏百姓能更好的生活,而是因为子女财帛全都去了大唐,孤身一人留在南诏等着领点俸禄,万一开战,自己家的老婆孩子金银财宝,恐怕都要被个大唐纳入怀中,那自己的辛辛苦苦搜刮来的那点家业,岂不成了白费功夫。这一派是朝堂上的主流,人数最多,权利最大,不是领兵的将军,就是掌权的节度使,这两年跟着大唐混的全都发了财,自然是有钱送礼高官得做,现在一看要和东家翻脸,那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第三派是吐蕃派,这帮子人主要的意思,是投降吐蕃,借助吐蕃的力量,跟个大唐死磕,他们的情况其实和第二派差不了许多,就是为人谨慎没敢跟风,混的钱财不是很多,官位也是中下水平,到了大唐恐怕是吃不打开,干脆暗中连接吐蕃,准备把个南诏当成货物卖给吐蕃,这样没准还能多混两个,至于以后大唐来攻的时候,吐蕃有没有实力跟人家死磕,那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了,只要给钱,啥都好说。
第四排是天竺派,他们的想法倒是别具一格,按这帮东西所说,第一派过于激进,完全不计后果,万一打败了,你们可以投降跑路,国主咋办,不过忠心可嘉,值得佩服;后两派的想法更要不得,就是一帮子无耻之徒在那卖国,大唐跟吐蕃实力强劲,若是投降,那以后还有个屁机会复国;据眼下的形势,那天竺的实力是非常的弱,反正这天竺和大唐也是仇深似海、不共戴天,倒不如和天竺结成同盟,把个军民往天竺一撤,在最后一片山地里跟个大唐死磕,打的就打,打不过就干脆和天竺合兵一处,慢慢熬死大唐的军马,就不信他们能成年论辈子的留在南诏。这一伙子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甚至可以说不是官,得亏南诏不大,不然商量这事还真没资格,若说是真心为了细奴逻,这伙子人的心思却是最纯洁,人家就那么点家当,除了房子就是点地,大唐的物价这么高,吐蕃的赋税这么重,你让他投降了怎么混啊!照他们的想法,那就是宁愿灭国也不能输了气节,反正老子啥也没有,不爱国我爱啥啊?
四派人争的是面红耳赤,一个个就差动手了,这降唐派却反映了过来,现在可不是他娘的商量事的时候,一旦国主做了决定,那自己的下场,很可能就是啥也没有,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这帮东西找了个犄角旮旯蹲在地上一商量,这主意就出来了。
都说这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老子的打印虽然是花钱买的,可买来的他也是大印,你们不拿老子当干部,老子就拿枪头子和你说话,这帮东西把个大腿一拍,不讲理了,再讲老婆孩子金银珠宝就成人家的了,事到如今,只好兵行险招,兵谏!!!
要不说南诏这几年用的是群猪呢,吵架吵了三天三夜,才想起来这就不是能商量的事,要想保护自己,就不能顾虑别人,本着损人利己的处事态度,这帮人调集了军马,把个王宫围了个水泄不通,还派人给程处亮发了密信,让他赶紧带兵过来接收,估计是这帮东西就没学过什么律法,也不知道什么罪名,就晓得大唐谋反的罪名最终,竟然在个密信里说国主细奴逻谋反,已经被自己围在了王宫,请程大将军速速派兵接应。
程处亮收到密信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说过臣反君的,这君反臣的倒是第一次听说,不过既然人家这么热情的要求自己去灭他们的国,毁他们的家,这要是不去,也太对不起人家了点,这货也没顾得上请示,竟然带了两千人马就去了南诏的都城,到了地方一看,这小子差点没给乐抽抽,要不说卖国贼都可爱呢,这南诏的官员还真是一个不剩的都给围在离王宫,南诏的军队那是更加的可乐,见了大唐的军马,那是欢声雷动,那架势简直是被围的城池碰到了援兵。
程处亮一看自己这么轻易就得了手,自然是乐的屁颠屁颠的赶紧报功,至于俘虏倒是很好分辨,王宫里面的,都是俘虏,王宫外面的,全是友军,为了给自己涨涨面子,这货命令把南诏俘虏的一干人等送到长安献俘,也让周边各国看看大唐的武功,细奴逻从被抓起来就对降唐的官员骂个不停,程处亮听的脑袋瓜子一个劲的疼,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张口就问了细奴逻一声,
“他们都是混账王八蛋,都是奸贼,你干嘛要用他们啊!忠心的难道没有,咋就没一个有兵的?这世上没什么奸臣,只有识人不明的昏君,到了这个时候还推卸责任,姥姥,要不是为了领点军功,早把你给宰了,你不是有气节吗?绝食啊!死啊!德性,跟我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