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能明智,读书能增长见识,读书能养性,读书能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读书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让人变帅,尤其是看到镜子里那张越来越白净的脸蛋,平安终于相信老师们不是在跟他扯蛋。
“可是,我为什么长得这么帅?帅得都快掉渣了!难怪奶奶和姑姑这么喜欢我,原来是因我帅啊!”自恋的抚摸着自己精致,又不失阳刚的脸蛋,平安自我陶醉了。
“帅,也是一种气质,一种优势啊!”他感叹着,然后一脸苦恼嘀咕道:“要是妈妈天天让我跟她进城做生意,再喂金葫芦几颗金豆子,估计我人更帅。”
可惜,从开学后,袁小仪坚绝不让他再进城,平安自然就藏不了私房钱,所以读书,就成了平安的乐趣了。
在他终于发现那本《唐诗宋词》,不是《连城诀》中的《唐诗剑法》后,平安也没有因此而神功大进,从此天下无敌。
可是对于读书,平安却真的产生了兴趣,不是想从中找到失传许久的盖世武学,仅仅是因为读书,尤其是读古书,会让他有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每首古诗古词,都能让他感到进步。
偶尔读到玄妙处,平安直觉自己灵魂仿佛升华了,比喝十几瓶金威酸奶还爽,露出的享受表情,比那个偷偷躲在某角落抽大烟的孙爷爷还陶醉。
如果真要说收获的话,还是有的……
除了越长越帅外,平安对自己的身体似乎多了一种掌控。
这种掌控绝不是对手、脚、鼻子,以及面部表情的掌控。
而是平安可以控制自己体内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当他集中精力,耳朵已经可以听到好几百米外的细微声音,眼睛可以看到三公里外山林里的鸟儿飞翔……甚至,他能让自己体内的血液,随着他的念头加快流动。
这快,绝不是情绪激动和运动后的血液加快,而是自我控制的快,以及慢。
这种掌控虽然还不够完美,但是已经让平安心喜了,因为……随着对身体越来越熟悉,平安尝试着去控制金葫芦给他的那道灵气,收获了不小的成果。
在一次扎马步,吸气,运力,不小心将那道元气灌入手掌,摧枯拉朽碎掉一块砖板后,平安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大侠梦。
而读书,就成了平安通往大侠之路的唯一捷径。
可惜,《唐诗宋词》就那么几十首,已经翻烂了,语文数学什么的读着也没有那感觉。
“哎,该去那里找古书读呢?”坐在院子里发呆的平安头疼着,却瞄见背着鱼杆网兜出门的大伯,他眼睛瞬间贼亮贼亮,好机会啊好机会。
平安大伯平忠华,可不是平忠井这二流子,正二八经有文化的人,尤其是从电信局退休后,很注重自我文化的修养,常常跟镇上一些半吊子水平的文化人一起谈诗论文,还搞了一个八成不会有前途,百分之百会腹死肚中的诗社,但大伯家里藏书很多平安是知道的,平时碰都不让人碰,就像他将水果和奶糖锁进抽屉里一样。
现在嘛,就不一定了。
平安歪着脑袋目送着大伯走远,然后屁颠屁颠往他家里走,还一副不紧不慢,很有底气模样。
平安确实有底气,相比较大伯的抠门、吝啬和那股子文化人的狡猾,和母亲一样小学没毕业的大伯母就好对付多了,所以平安仅仅共说了几句话,不到十分钟的功夫,就成功的借到了书藉。
平安的第一句是“伯母,爷爷叫我来跟大伯拿书去看”,在大伯母一脸怀疑目光下,平安说了第二句话“伯母要是不信,自己去问爷爷,他人就在前院”,大伯母终于问了老爷子要拿什么书去看。
“古藉一类,像诗词啊,论语啊什么的,随便给他拿几本就是了,他心不在读什么上面。”平安埋下了伏笔,又瞄见大伯母仍然不放心的表情,故意放低声音地道:“对了伯母,刚才奶奶好象骂了爷爷几句老烟枪老不死,我来的时候,爷爷正闷头抽烟,似乎心情很郁闷。”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大伯母在被平忠华埋怨和冒着被老爷子骂之间,仅仅是衡量一两秒钟,就做出了一个自认为很果断的决定。
毕竟老爷子脾气不好,平家人都知道,来火气时是敢拿烟袋锅子抽人的野蛮角色,才不管自己这些儿子儿媳有多大数岁,照抽不误。
“平安,跟你爷爷说,不够再来拿。”大伯母还热情的亲自送平安出门,站在门口目送他,她心里还是有点悬。
“我会说的伯母。”平安头也不回地应了一声,然后慢悠慢悠朝奶奶居住的前屋走去,直接进了门。
平安才不傻,也沉得住气,进屋后先将厚厚几本书藏着,然后才大声喊爷爷。
老爷子一脸摸不着头脑地应了一声:“叫我做什么?”
“没事,我就是看你在不在家。”平安笑嘻嘻道,然后直接丢下更加一头雾水的老爷子,抱着藏在角落的书出门,恰好看到已经转身进屋的大伯母的背影。
“哎,是我智商太高,还是爷爷的虎威不减呢?”平安歪着脑袋琢磨着,脚丫子飞快的外面走,出了家,直接朝附近的一座山林子里跑。
一进山林,平安已经翻开了最上面的一本《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读着读着,平安却没有那种畅爽淋淋,醍醐灌顶的感觉,他自然就没有了那种身体无比愉悦的爽感。
就像他平时在堂哥家蹭VCD看,看着看着光碟一下卡住了,内容什么的全没有了。
“难道这本《论语》也会卡带?”平安觉得有这可能,毕竟孔子几千年前的人物,后人抄他文章也可能抄漏嘛。
好吧,换一本《中庸》试试……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这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没感觉啊,怪事,再换《诗经》,这下应该有感觉了吧,都是湿啊……
“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群子好逑……”
妹的,感觉被狗吃了!
平安伸出手不停的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没这道理啊,一样是湿,唐湿和湿经哪怕年代不同,可也是湿。
没事没事,再换一本。
一分钟后,五分钟后,十分钟后,平安脸囧了,额头全是汗。
“不会是借来的书,读不出那种湿的感觉吧?”平安嘀咕着,旋即否定,仔细琢磨着其中的道,读《论语》有不畅通感,《中庸》根本读不通,《诗经》则是欲通则不通,再联想自己读《唐诗宋词》的感觉,脑袋不笨的平安悟了。
“好麻,原来是没有择文,怪不得湿不通。”狠狠拍了自己脑袋一下,平安开始从这七八本书中找,终于找到一本有择文的《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有了择文,愉悦的感觉重新袭来,平安心灵飘飘然,全身血液和细胞仿佛都在欢呼。
而他的朗读声,伴随着林子里鸟儿的欢叫,风儿的轻抚,花儿的淡淡的清香,整个森林,都处于一种奇妙的宁静之中。
当平安读到入迷处,他体内的那股灵气,悄悄在游走,像一条江河瀚海中的小鱼,在他经筋穴处中游动。
同时,森林里那一丝一缕的草木精气,在平安吐出每一个字,每一句文章时,轻轻的钻入他体内,然后被游走在他经脉穴位中的灵气吸收。
一粒种子,仿佛在悄悄的发芽,欲长大。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读到这一段,平安声音一下抑扬顿挫,如玉石相击,洪亮而有力;他心中,情绪澎湃高昂,血液仿佛都在体内沸腾了。
一股豪情般的壮志,从他胸膛,倾泄而出,再从他嘴里吐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正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治国……平天下!”
一瞬间,不知道是错觉,还是真实存在,平安直觉脑海中的金葫芦剧烈颤抖起来,金光四射,宛如一轮神阳高悬他识海之中。
而他,心中却是一片空灵,非常的宁静,无欲无求,无波无澜。
正是这种无欲的境界,一种叫着天地玄理的东西,蓦然清晰地灌入他的脑海。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然忽然大声道,心神畅快淋淋,他感觉自己开启了一座宝藏,脑袋中的金葫芦仿佛跟他有了一种微妙的联系,瞬间让他明白,道,是有境界的,读书,也是有境界的,做人,同样有境界。
他想要驱使脑袋中的金葫芦,一样需要境界。
如果说体内的那道灵气是力,那么现在,平安触摸到的境界,“格物”的境界,是可以驱使自己力量的境界。
“我要治国,我要去平天下。”
那种宛如新生的感觉,让平安充满了壮志凌云般的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