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用成语防盗好了,让大家涨点姿势。
防盗,勿看,阅读正版请到晋(jin)江(jiang)文学城。wap和网页读者请顺溜的一拉到底,app读者请直接点击空白处留言,么么哒爱你们~
休戚相关的故事
[人气:3000]
出处《国语・周语下》
“晋国有忧,未尝不成,有庆,未尝不恰……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释义“休”,喜“戚”,忧。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喜忧相关、命运相连。
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淖公周子,又叫姬周,年轻的时候曾因受到族人晋厉公的排挤,不能留在国内,而客居到周地洛阳,在周朝世卿襄公手下做事,周王的大夫单襄公很器重他,把他请到自己家里,就像对待贵宾一样地招待他。周子虽然年纪轻轻,却表现得十分老成持重。他站立的时候稳稳当当,毫无轻浮的举动;看书的时候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听人讲话的时候恭恭敬敬,很有礼貌;自己说话时总是忘不了忠孝仁义;待人接物时总是十分友善、和睦;他自己虽然身在周地,可是听说自己的祖国晋国有什么灾难时就忧心忡忡;听说到晋国有什么喜庆的事情时就非常高兴。所有这些表现,单襄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认为他将来一定大有前途,很有希望回到晋国去做个好国君。因此,单襄公对周子更加关心、爱护。不久,晋国国内果然发生了内乱,原来一直害怕失去权力而排挤王室公子的晋厉公被杀死了。于是,晋国大夫就派人到洛阳来,把周子接了回去,让他做了晋国的国君。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那么关于指鹿为马的故事,你知道吗?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来告诉关于指鹿为马的故事吧!
指鹿为马的故事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专政,他们为保住自己权势,假传“圣旨”,令本应继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自杀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赵高则做了宰相高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高仍不满足,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从他,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有多少,都有谁。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陷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大言不惭地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结果,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说真话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从此,留下“指鹿为马”成语。
指鹿为马的解释
【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示例】:东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指鹿为马的造句
1、大凡世人均对他的指鹿为马津津乐道。
2、明明是一只狮子,却被贴上了驴的标签,这不是指鹿为马吗
3、坏人常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真是不应该。
4、做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对那些指鹿为马的人和事明明心知肚明,却要随声附和,阿谀奉承。
5、他是当大官的人,他应该明辨是非。如果故意指鹿为马,混淆视听,终会让人讨厌。
6、我们对待科学应该严谨、一丝不苟,如果不懂装懂,就可能闹出指鹿为马的笑话。
7、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8、秦朝末年,丞相赵高阴谋篡位,为了排除异己,他想出了一个“指鹿为马”的花招。此举既将皇帝秦二世玩于股掌之上,又能将那些不阿权势、敢讲真话的大臣识别出来,以便加以清除,可见其用心之深毒。
9、你说的话虽不是指鹿为马,却也是以羊易牛。
10、他对机械根本就不认识的,不是在指鹿为马吗
导读:误笔成蝇,比喻绘画技艺高妙,异常逼真,明明是误笔留下墨迹,却变成了画上的一只蝇。
三国时,吴国有个著名的大画家名叫曹不兴。他的画色彩鲜艳,□□兼备,在当时有很大的名气。东吴的士大夫家中,都以挂曹不兴的画为荣。曹不兴的大名甚至传入宫殿,连吴主孙权也知道曹不兴是个非常出色的画家。
有一年,吴国的宫殿中新制了一架屏风。精美的红木木架上配上雪白的素绢,显得十分高雅,看到的人都赞不绝口。
孙权对这屏风也十分满意,但总感到有些什么美中不足。这时,宫中的太监主管对孙权说:“皇上,如果能请人在素绢上配上画,那就更好了。”
孙权听了,十分高兴,说:“这主意不错。曹不兴的画很有名气,那就叫他来画吧!”
曹不兴被传到了宫中。太监总管对他说:“皇上仰慕你的画名,让你在这屏风素绢上作一幅画,你好好画吧!”
曹不兴听了,立刻拿起画笔,蘸了墨,略作沉思,便准备动手。谁知墨蘸得太多,刚提起笔,一小点墨便落在洁白的素绢上。旁边看他作画的人都惋惜地说:“素绢被墨点玷污了,叫工匠来换一块素绢再画吧!”
曹不兴对着小墨点端详了一会,说:“不用换,就在这块素绢上画吧!”
于是,曹不兴又东加几笔,西添几笔,最后又把那小墨点改画成一只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的苍蝇。而且苍蝇所处的位置,正是整幅画的画眼之处,对整幅画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了这只苍蝇,整幅画便活了起来。
屏风画好后,太监总管向孙权禀报。孙权兴冲冲地前来看画,一眼看到屏风的素绢上停着一只苍蝇,便挥手去赶。可是赶了几次,那只苍蝇却一动不动,不肯飞走。他心中十分疑惑,再仔细一看,才知道这是曹不兴画上去的,忍不住笑了起来,说:
“曹不兴不愧是位名画家,画得好极了!”
于是,孙权下令重赏了曹不兴。曹不兴的名气从此也更大了。
后来,“误笔成蝇”这一典故,用来形容画技逼真,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破镜重圆,出自宋・李致远《碧牡丹》:”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吧!
破镜重圆
南北朝时期,陈国公主乐昌美丽且有才华。她与丈夫徐德言感情深厚。但当时,隋朝正入侵陈国,陈国即将被灭亡。乐昌公主和徐德言都预感到他们的国家将被入侵者占领,他们也会被迫离开王宫,背井离乡。战乱中,他们可能失去联系。于是,他们将一枚象征夫妻的铜镜一劈两半,夫妻二人各藏半边。相约在第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将各自的半片铜镜拿到集市去卖。期盼能重逢,并将两面镜子合而为一。
不久他们的预感就成为了现实。战乱中,公主与丈夫失散了,并被送到隋朝一位很有权势的大臣杨素家中,成了他的小妾。在第二年的元宵节上,徐德言带着他的半边铜镜来到集市上,渴望能遇见他的妻子。碰巧,有一名仆人正在卖半面的铜镜。徐德言马上认出了这面镜子。他向那名仆人打听妻子的下落。当他得知妻子的痛苦遭遇后,他不禁泪流满面。他在妻子的那半面铜镜上题了首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那个仆人把题了诗的铜镜带回来,交给了乐昌公主。一连几天,她都终日以泪洗面,因为她知道丈夫还活着而且想念她,但他们却无法再相见了。
杨素终于发现了这件事。他也被两人的真情所打动,觉得自己也不可能赢得乐昌的爱。于是,他派人找来了徐德言,让他们夫妻团圆了。
“破镜重圆”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形容夫妻分开后,又高兴的团圆。
“天涯海角”汉语词语,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出自《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吧!
这个说的是韩退之韩愈~
后半部分明天再补上,如果我找得到那个链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