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六十三章 说服

作品:三国之董卓之子|作者:日月清明|分类:网游竞技|更新:2024-11-14 07:37:49|下载:三国之董卓之子TXT下载
听书 - 三国之董卓之子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却说王允自从接了董卓交给他的活儿以后,也是愁眉不展。

王允可是知道,这朝中的一众公卿,可没有几个是对董卓有好感的,这郑泰郑公业可不是什么好说话的角色啊,虽然王允以前和他也算是有点交情,但是由于现在王允和董卓的关系表面上看上去比较融洽,董卓也安排王允处理一部分政事,虽然王允王允是感觉是屈身侍贼,可是这郑泰郑公业可不会觉得王允是忍辱负重,这天下人大多都以为王允是贪权恋位呢!

现在很多人对王允都是爱答不理的,没有了往日的好感与友善。要说这郑泰之前属于大将军何进一派的,跟袁绍等人基本上算是一伙儿的,跟王允却谈不上是一伙儿的,虽然皆是清流,可清流中也有好几个领导人,王允算得上是与黄琬、士孙瑞、马日磾、杨赞是走的比较近的一伙儿,这郑泰与何顒、荀攸算是走的比较近的一伙儿。

有道是:钱难挣,屎难吃。既然想有所作为,就得忍辱负重啊!不能漂亮出色地完成董卓交给的任务,王允又怎么能取得他的信任,只能迎难而上了。

于是王允只身来到郑泰府上,投上拜帖,让郑泰府上的门房入内通报。这门房也是个机灵鬼,知道京畿重地,遍地都是大官儿,又看到王允衣着华贵,虽然没有穿着官服,那经年累月养成的大儒气息,顿时也能知道轻重,能把王允的身份猜个七大八,当下不敢怠慢,对王允客客气气的,把王允迎入会客厅,王允这边儿赶忙入内室通报王允家的老爷。

这边儿王允也是在感叹:郑公业学究天人,就连府上的门房也是彬彬有礼,真是人伴贤良品质高啊!

不多一会,郑泰由内堂转出,见到来人是王允,赶紧双手微举,远远地向王允行了一礼,口中说道:“不知贵客降临,郑某有失远迎,还望贵客恕罪海涵!”

王允这边也是立刻回礼,口中说道:“公业贤弟客气了,王某不请自来,叨扰了!”要说这二人的身份嘛,那都是天下大儒,文坛泰斗,也是朝中大官儿,在身份上那都是差不多,可以说得上是平辈论交。可要说上年龄还是王允大一些,已经是五十三岁了,郑泰才四十岁,所以王允称郑公业为弟并不为过,反而有亲近之意。

于是这两个穷酸腐儒又在一起寒暄客套了一番,各自落座之后,二人又闲扯了几句,感觉废话说的差不多了,该进入正题的时候,郑泰出声道:“子师兄(王允字子师),此番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王允一听,是该进入正题的时候了,于是答道:“公业贤弟,说来惭愧,愚兄的确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郑泰一听,果然如此,便出声问道:“还请子师兄示下.。”心里头也是纳闷儿呢:“这王允与自己虽然是彼此认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比较熟悉,也算是有几分交情,但最近王允与董卓走的比较近,很多人说他贪恋荣华富贵,为人所不齿,自己与他也是渐渐疏远,基本山没什么私交了。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这王允能拜访自己呢?”

心中正纳闷儿呢,只听王允说道:“公业贤弟,实不相瞒,为兄此次前来,实为替公业贤弟寻一佳徒。”

说完这话也感觉有点脸红,要说王允基本上就没见过董守业本人,只听人提起过几次。如今屈身与董卓,而替董守业张罗拜郑泰为师,对董守业一点儿都不了解,还在这儿美言夸赞,真是白学了圣人之言,有违儒家为人处世之道啊!

郑公业一听也是一愣,原来是替别人找师父的,听着意思还不是一般人,心里头估计是王允的至亲好友或者宗族的杰出子弟,毕竟在这个时代,大儒之间互相收纳对方的子侄为徒,也是常有的事情,也对双方都是有利。于是出声谦逊道:“子师兄学究天人,一代大儒,小弟怎敢与子师兄相比,若是良材,子师兄何不亲自雕琢?”心里头却是有点不高兴,不愿意与王允有太多的瓜葛,也不想收授什么“佳徒”。

王允苦笑一声,答道:“公业贤弟严重了,郑氏治经天下闻名,愚兄怎能比得上公业贤弟,况且此人对公业贤弟你是慕名已久,对其授业解惑之事,非公业贤弟不可!”这里所说的“郑氏治经天下闻名”是指郑泰的高祖父郑众,以及郑众之父郑兴,皆是天下闻名的大儒,郑家可为是经史传家,累世大儒,郑泰正是家传绝学,非同小可,为天下士人所看重。

郑泰听到王允的话一愣,难道王允口中的那个人身份不凡,专为自己而来?见推脱不掉,于是问道:“子师兄,不知此人是谁?竟能有老子师兄的大驾,亲自前来张罗。”

王允苦笑一声:“此人公业贤弟也曾听说过,正是最近风头正劲,连败白波黄巾贼寇、虎牢关扬名天下,荥阳击败曹操的董白董守业,乃当朝丞相董卓之幼子。”

郑泰一听,顿时是大吃一惊,暗道:“原来是他,此人最近在洛阳和长安是崭露头角,风头正劲,可以说得上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只可惜是董卓的儿子。”于是对王允说道:“原来子师兄是为董公幼子而来,恕在下才疏学浅,无能为力。”

王允听到郑泰出声拒绝,顿时脸苦了一大把,心里头嘀咕一声:果然不出我所料,吃了个闭门羹。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低下头,一声不吭,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望向郑泰,两眼珠子,在眼里朝着郑泰左右转动,暗示郑泰屏退左右,府中是否是说话之地。

郑泰闻弦歌而知雅意,先让周围伺候的仆人退下,然后出声说道:“子师兄,请放心,府内安全,可放心说话。”

王允闻言,说道:“我也知公业兄对董卓多有不满,恨之入骨。”

话还没有说完,郑泰立刻出声打断道:“子师兄严重了,董公自执政以来,擢用天下名士,平反清流,除桓、灵之弊政,有目共睹,小弟对其也是钦佩不已,何谈多有不满恨之入骨。”

此时郑泰却是对王允有所防备,毕竟此时董卓与王允走的很近,将许多政事都交给王允处理,对其也是信任异常,王允也是投桃报李,积极帮助董卓处理各项事务。

王允说道:“公业贤弟,为兄对你推心置腹,你为何却不信任为兄。自董卓进京以来,擅自废立天子,对公卿士族多有杀戮,太傅袁隗、伍琼等因之而亡,西迁长安之时,抄略洛阳富户近五千家,杀戮无数,强迁百姓,数百万之众,一路上饿死病死近十万众。可以说得上是罪恶滔天,恶贯满盈,人人恨不得亲手诛之,喝其血、啖其肉。我王允力微,不能与之相抗,只能与之虚与委蛇,屈伸侍贼,静觅良机,以求有朝一日能杀之,解天下苍生于倒悬。”

王允的这一番慷慨激昂立刻秒杀了郑泰。郑泰听到王允的话也是激动不已,非常认同,觉得之前是误会王允了,立刻出声道:“子师兄忠义无双,感天动地,小弟不如也,之前对子师兄多有误会,还望子师兄海涵。既然子师兄对小弟推心置腹,那小弟也不做作了,不知子师兄此举何意?”

王允答道:“公业贤弟,愚兄此举在于取信于董卓,将来方可见机行事。况且董守业求师,董卓必取天下名儒,若是拒绝,其性格残暴,必定反为其所害。所以为兄才主动请命,帮其说项,望公业贤弟能体谅愚兄的一片苦心。”

郑泰说道:“子师兄所言极是。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为天下苍生故,自然是义不容辞。只是师徒之情,非同一般,若这董守业乃是一块良材美玉,我等此举即为图谋其父,若因此福祸相连,岂不是徒害卿卿性命。”

王允说道:“人间万事,又岂能事事如意。若是其果真有珠玉之才,那也只能是可惜了,将来若是事成,公业你念在师徒之情上,保他一条性命,先将他囚禁起来,等风头一过,再让他远走天涯,若是事所难为,公业贤弟也可凭借师生之谊,保住性命。”

郑泰闻言,大声说道:“大丈夫举事,当无畏生死,即以天下为念,难免抛头颅洒热血,泰岂能以此避退生死,为天下人所笑。”

王允见状大喜,出声说道:“公业此言深得我心,如此我等当公举大业,重铸乾坤,泽被苍生。愚兄在此承诺,若是那董白董守业是珠玉之才,不是那滥杀无辜之辈,到时为兄定当倾尽全力,留其一命,以全公业贤弟一场师徒之谊。”

郑泰闻言大喜,于是出声应道:“如此,一切全凭子师兄做主,但有所鸣,无所不从。”说罢朝王允又行了一礼,以示郑重。

王允听罢大喜,出声说道:“有公业贤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这里说一下,古代师徒之情是非常重要的一众伦理社会关系,儒家所言天地君师亲,由此可见师徒授业之情在一定程度上是高于父母子女之间的养育之情的,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也是师徒之情看重于父子之情的,正所谓人之大罪莫过于欺师灭祖。简单地说也就是父母给你的是养育知恩,老师交给你的是未来发展之道。二者皆重,但古人看重大丈夫一世要建功立业,所以价值观总体如此,师情大于父情也是相当合理的。所以本文中郑泰对于收董白为徒一事相当纠结,对于董白的未来也就比较担忧。

ps:今天本来应该是11点更新的,有点事情耽搁了,所以上传的有点晚了。待会还有一章,在八点左右.求评论求鲜花,求收藏,求打赏,喜欢本书的朋友一定要支持一下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