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54章 山呼万岁

作品:生逢大明乱世|作者:青田先生|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11-13 08:46:50|下载:生逢大明乱世TXT下载
听书 - 生逢大明乱世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太平的日子过了大半年,一转眼,已经到了崇祯十一年的夏天。

这期间,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政策似乎很有效,在张献忠等一干造反人员相继投降后,造反派势力里,只剩下了李自成这么个出头鸟,在朝廷的军队全力围剿之下,估计是支撑不了多久了。

各地的局势暂时平定,近十年来的动乱看似平息了下来,眼看着大明王朝的内乱逐渐消停了下来,朱由检也很高兴。

不过高兴之余,他还有些心烦。

虽然内乱暂时是控制住了,可外敌那边还没解决呢。外敌之所以还没解决,是因为此前和清军的和谈以失败告终,皇太极如今正在东北虎视眈眈,很快就要再次领军入塞了。

对于如今的帝国来讲,清军其实还覆颠不了它的权政,只是每年跑来“打草谷”罢了。这是清军一贯的态度,抢点东西回去过日子就得了。

什么?攻城,直取京师?

莫说想要攻破京城太难,伤亡还大,最重要的是还打不下来,费那劲干啥?

他们的日子好过了,大明朝的百姓可就不好过了。但问题是,大明的军队打又打不过人家,几乎每次都是目送着人家劫掠一番,然后安然退去。

清军还没来呢,京城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六月初二,李修文在家里都能明显的感觉到,地面发生十分强烈的震动。起初,他还以为是地震,后来才得到消息――安民厂,爆炸了!

安民厂的前身名为王恭厂,又称火药局。隶属于工部军器局,专门制作火药的地方,里边贮备着大量的火药,专供京营军队使用。

要说这场爆炸,应该纯属意外,盖因这时期的火药贮存技术落后,才更容易发生爆炸事件。此前在万历和天启年间,都曾发生过火药库爆炸这样的事情,京城的百姓死伤无数。为此,“木匠皇帝”还下过罪己诏,并亲临太庙祭祖,借此才平息了百姓们的愤怒。

朱由检可干不出这样的事情来,先前已经下了好几次的罪己诏了,再来这么一回,天子的颜面可就要丢尽了!

怎么办?

找替罪羊,抓捕相关人员下狱问罪!

然而让他有些失望的是,两位负责监管的人,以及军匠们全都在爆炸中殉职了,连带着附近的居民,死伤人数过万!

人家为国捐躯了,你非但不能问罪,还得发放抚恤金,这倒霉催的。

现在国库空虚,发不出那么多钱来,朱由检想了想,便遣了太监前去宣召李修文入宫,准备把这差事交给他去办。

李修文见了传旨的太监,便大概能够猜到,朱由检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之所以选上自己,一个是自己最近太闲了,另一个原因嘛,则是打算从自己口袋里掏点钱出来抚恤民众。

果不其然,朱由检见了他之后,先是勉励了一番,说你办事如何如何漂亮,是朕的得力助手一类的话。最后告诉他,此次户部将拨付五千两白银,用来抚恤受灾的百姓。

五千两?

李修文在心里大概算了下,平均每家到手的只有半两,也就是五百文钱。

嘿,这年头的人命挺“值钱”的!

想到这里,李修文又有些庆幸了,还是有钱好办事。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若是交到其他人的手里,少不得要拼命推脱一番。

就算是最后勉强接下这差事的人,怕也不会管那么多,拿多少钱就办多少事。若是心肠黑一点的,搞不好还得贪污克扣一些。

那样的话,苦的还是那些老百姓们。

李修文默默接下了这趟差事,另外又找来了孙名文,让他调来一万五千两,用以抚恤。

这样的事情,他不会对朱由检说出来,也不需要去刻意隐瞒。

你朱由检要名就由你好了,我也不会刻意去宣传,说我在这里边出了多少钱财,如何如何的心善,你我心知肚明就好。

凑足了两万两白银,李修文便带上了几名锦衣卫,来到西直门一带进行抚恤。

家里有死伤人员的百姓们都颇多怨言,可听到李修文是来发放钱财抚恤的后,情绪暂时得以平息了下来,再怎么样,人家是来送钱的,总不好闹得太过分不是?

李修文不得不承认,这时期的老百姓,大多数还是很善良淳朴的。家里死伤了个把人,朝廷只要给予抚恤,哪怕不多,他们也乐于接受。

只有少数比较精明的人,对此有些不屑。

发生这样的事情,朝廷历来给不了多少钱的,对他们来讲,家人的性命,显然比那不足一两的抚恤金更为珍贵些。

可当他们跟在后头,看到李修文挨家挨户地说着好话,以及发出去的钱财数额之后,他们发现自己错了,这一次朝廷的抚恤还算是相当丰厚的。

死者家属每户分别都领到了二两银子,这在平头老百姓的眼里,算是非常多的了。至于伤者,则根据伤势的轻重,今后还能否务工来衡量,分别发放几百文到一两的抚恤金。

不少人哭了,百姓们们感受到了朝廷对他们的重视,也知道了李修文这回是分文不扣,如数发放抚恤金给他们。不知是谁先起了个头,现场的百姓纷纷跪地,高呼李修文是“青天大老爷”,是百姓们的恩人,是难得的好官。

这便是民意!

很多百姓要的其实不多,只希望在朝廷的统治之下,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能够吃饱穿暖,足矣!

李修文还不打算造反,可不敢承下他们的这份情,这要是让御史言官们知道了,怕是又要给自己扣上“谋反”的罪名了!

这样的情况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李修文就是李修文,他当机立断,立即转过身子,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跪倒,高呼道:“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姓们可不太懂这些,见自己心中的“青天大老爷”都这么喊了,便也跟在后头齐声高呼:“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路过的百姓们看到了,简单地打听了事情的经过后,也都跟着众人拜倒,高呼万岁。皇城的衙门里边,官员们听到了,也连忙出了门口,面朝禁宫方向跪倒,高呼万岁。最后,整个内城和皇城的人们都听到了,同样跪倒在地,高呼万岁。

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民心所向,山呼万岁!

这句话传到了禁宫,传到了朱由检的耳朵里,让他大为受用,当即传旨,大大地嘉奖了李修文一番。

当然了,这只是口头上的嘉奖。

比较实际一点的东西,李修文真的没有看见。(未完待续。)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