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是一拨人,上山分了三拨。
当时华永带着人下山去买药,温纶就知道买药只是一个幌子。
果然,华永上山的时候,就带着一个壮汉,身上象征性地背了一些草药。
第二拨人,是“顺便”去府城,给姚青捎东西的。他们回来,也给温纶捎了封信。
原本温纶还以为是些家常。小孩子嘛,一个人在外面是不是想爸爸……咳,是想先生了啊?结果信里面的内容,让温纶差点直接飞下山。
别提温纶不会飞,就是他会飞,熊大也不会让他下去。
“你下山干嘛?”
温纶抓着信纸,指着上面的字:“阿青要考试了!”对温纶来说,科举只是一个名词,而且所知不多。哪怕是原身,也对这一方面了解不多。
结果,现在姚青来信竟然说要考童生!
考试,绝对是让学渣最恐惧的东西,没有之一!在齐国,童生试在每年的二三月,分好几门,由各个府城举办。姚青才几岁啊,就中考了!作为陪考的家长,他怎么能不在身边?
熊大不理解温纶的理所当然,皱着眉头:“阿青要考试,就让让他考。一个童生试,书院的先生应该有足够的经验。”
在书院读书的有功名在身的学生不少,别说是童生,就是秀才举人也有。温纶虽然是姚青的先生,但是在考试方面的经验完全不会比书院的先生更强。
温纶抹了一把汗,突然冷静下来:“是,阿青能行的。”
童生试他没有考过,但是原身一样学习过。所谓的读书做学问,哪怕是在齐国,也和温纶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那样按部就班上去的。蒙学、童生、秀才、举人等等,都是一种阶梯。哪怕没有考取功名,也会一点点继续念上去,而不是挑着念。
温纶好歹有个学霸内存,对姚青的程度很了解:“阿青现在考秀才还有些勉强,童生试是绝对没问题的。”
“所以你还担心什么呢?”熊大其实倒并不是反对媳妇儿要去陪考,如果他走得开,现在的天气也不是这么恶劣,他倒也想跟着去看看。
熊大不太明白姚青的程度,不过嘛,孩子都是自家的好,想想那些胡子都白了的老头还在考童生,姚青才多大啊,真是了不起!嗯,最了不起的是他媳妇儿!
温纶还是有些纠结:“怎么这孩子想到今年就考童生了呢?”他们离开前,明明还一点苗头都还没有啊。
熊大忍不住把团团转的媳妇儿,拉进怀里固定好:“别想那么多。等开春了,我们下山一问就知道了。”不过那时候姚青应该已经考完试了。
温纶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了。他很快振奋起来:“阿青那么小就那么努力,我这个做先生的也不能偷懒。”之前是生活太压抑,总觉得事情一件赶着一件,现在新房子造好了之后,他总觉得拖延症又冒了出来。明明早就想好的茶庄计划,现在连个计划书都没有。
熊大倒是暂时手头没什么事情,现在有空闲看着媳妇儿写计划书。
“茶庄的话,地方不能太小,又要距离茶园近……”首先是选址,茶庄茶庄,总得有个庄,再怎么简陋,总得先盖房子。
“不一定要近,但一定要能看到茶园。”熊大将自家的地契拿了出来,两人坐一起研究了半天,没发现特别合适的地方。
“山顶呢?没有平一点的山头吗?”远远地能够眺望茶园的想法听上去不错,那就占领一个制高点。
熊大对这附近的山林很熟悉:“这么说,倒是有几个矮破,不算什么山头。只是这样的话,又要买地?”
买地什么的,温纶完全不在意:“大茶村的一个山头,还抵不了府城的半个院子。”
熊大忍不住凑过去啃了一口。媳妇儿这样心安理得花钱的样子,太舒心了。当年媳妇儿还会想着赚钱养家,现在已经自觉让他养了。
温纶将他一把推开:“好好说话,商量事情呢!”
熊大咧着嘴,蹭了蹭:“嗯。”
温纶搞不明白熊大为啥心情好,狐疑地看了他一眼,忽然想到:“那天我听到有虎啸来的,山里面还有老虎?”平时大茶村附近应该不是老虎的活动范围才对,他来那么就都没听到过一声。那天的虎啸听着距离已经很近了。
提到这个,熊大也严肃起来:“一直有的。那天老虎没下来。”幸亏那天老虎没下来,否则村里面的损失还要严重。
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只是现在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多余的办法可以想。手边虽然有几十号退役的军汉,可都是身上带伤,如今冬天大部分都旧疾发作,一身武艺十成里还不知道能不能剩下一半。他明知道里面有猫腻,但如今却只能严防死守罢了。连搜索,他都不敢派人。
温纶推开茶庄的计划书,开始画村寨的设计:“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村子围起来?这样感觉不太安全。”有个围墙也能有个缓冲的余地。
熊大叹气否决:“村子里哪来的那么多钱?”
没钱,这是现实。别看大茶村现在日子好像过得挺不错,但充其量也就是吃饱穿暖,再多就是能买点生活用品的程度而已。
这钱,熊家出得起,但是名不正言不顺。修桥铺路是善举,但是修个村寨想干嘛?占山头当大王吗?
所以,这钱熊家不能出。
温纶一想也就明白了,跟着叹了口气。
不过他们没想到,村长的魄力却比他们想象当中要强。这一回,所有村民都被刺激到了。村民们嘴上不说,似乎还照样过日子,可谁没躲在被窝里抖两回?要是熊大来晚一点,说不得他们就见阎王去了。那么多的野兽,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
围墙,必须建起来!不用别的时候,就农闲的时候,自己建!
老庙里讨论得热火朝天,书生们也掺和了一脚,瞬间将土墙变成了城寨。
熊家也迎来了上山的第三拨人。
“见过先生,见过大人。”郝大人和贾军师到熊家的时候已经快半夜了,没惊动村民。
温纶不太理解两人干嘛用那么热切的眼神看着他,寒暄了两句,就起身道:“你们去书房聊。我去看看厨房的面下好了没。”
两人见温纶出去了,表情才恢复正常,被熊大带到书房后。贾军师打量了一番,感叹了一句:“先生如今看着身体好多了。”
熊大点了点头,但是没准备将话题引到自己媳妇儿身上去。
刚才寒暄的功夫,李二已经将书房收拾了一遍,两盆火炭的热度,迅速让室内温暖起来。三个人前脚进门,李二后脚就送了两大碗姜糖水进来:“大少爷说让两位大人驱寒。”
盛放姜糖水的碗很烫。两个手上都是茧子的军汉却毫不在意,端在手里只觉得温暖,慢慢喝了一口,那热度直接烫到了心底。
熊大看两人的模样,也不急着说事情了。这帮兄弟们苦,进军营的时候,都才十几岁,年幼的甚至有十三四的。等在外面打了几年仗,回到家里,有些家人早就没了,大部分家人虽然还在,也都生分了。
熊大倒是有心开口让他们多留几日,可是现在的情况根本不允许。
没一会儿,李二就端着两大海碗面条过来了。
翠莲好歹也学了那么久的武功,如今揉出来的手擀面,面条十分劲道。肥瘦相间的大片肉堆在面上,碗里还有爽脆的豆芽。
熊大也分到了一碗,只是碗比较小。他看了看面碗,问李二:“我媳妇儿呢?”
李二将三碟子腌泡菜放好,才道:“大少爷先去休息了。”
熊大点了点头:“厨房准备点热水。完了你们也去休息吧。”
郝大人和贾军师呼啦啦地把面条吃完,满足地呼了一口气,一边咬着腌萝卜,一边开始说正事:“现在封山,东西上不来。我们两个这次先上来,明天会有一支二十个人的小队过来。”
“二十个人?”熊大皱了皱眉,“山里面地形复杂,人员不能太分散,二十个人不够。”
贾军师叹了口气:“只有这么多人了。军营里没多少好手,还得留着人守关呐。”
郝大人附和着点点头:“明天我们还得下山去接应他们一下,得注意避开山民。”
“人手方面或许不用太担心。”熊大一筷子将最后一片腌黄瓜抢走,“消息已经往京城里面递了,应该很快就会有答复。”
野兽进村的事情,村里面人是习惯了没错。可除了那些遭了天灾的年份,哪一年会有那么多野兽进村里觅食的?很多还明显被激起了凶性,明显是被什么惊动了。
当时兵荒马乱的没办法,事后熊大带人进山,发现了一点痕迹:“希望情况没有我预料的那么糟糕。”可话是这么说,战场上从来都是做最坏的打算。
茶庄的计划被摆在书案的一册,熊大看了一眼就有些移不开视线。媳妇儿还在想着要造茶庄呢,怎么能将这里变成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