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迁都与否的事情上。朱棣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沉稳――在北平一住就是四个多月,似乎根本就不知道京城当中已经为了这个事情闹的鸡飞狗跳了。
等到永乐皇帝没事人儿一样回到京城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条陈奏折已经堆积如山,摆满了朱棣的案头。
无论是赞成迁都还是反对此举,永乐皇帝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在如小山一般的奏折之中翻找了一会,发现所有的奏折都和迁都之事有关,这一点让朱棣很满意。
当然不是对手下的臣子满意,而是对朱高煦这个准太子的办事手法感觉满意。
虽然还满意正式册封为太子,更没有入主东宫,可朱高煦有监国的使命。什么叫做监国?其实就是皇帝的替身。能够把所有的政务处理的四平八稳,独独把迁都这样充满争议而又无法解决的大事留出来等待皇帝回来的时候乾纲独断,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朱高煦都已经做完了自己的分内之事了,至于剩下的,那是应该交给皇帝处理而不是太子决断。
朱棣连看都不看这些五花八门的奏折,统统留中不发――在很多人看来,这是皇帝犹豫不决的一种表示,似乎在等待局势进一步明朗化之后再做决定。
正是因为这个不表态的举动,让朝廷关于迁都的争论尘嚣日上。
朝臣很快就彻底分裂为两大派系,以科道言官为主的一方坚决反对迁都。而大臣则一力赞成将国都被迁。
这些年来,朱棣清洗旧臣,把自己的嫡系人马安置在的重要位置,这些燕王旧部的根基多在北方,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一百个赞同迁都。
反对迁都的科道言官似乎并非是为了单纯的利益,他们的论据更加充实:国都为一国之核心,天下首重之地,当年太祖皇帝立都于此,岂可轻去?若是贸然迁都,不仅有伤国体,似乎对于大明的龙脉也是一种伤害。
至于赞成迁都的大臣,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踩着前朝旧臣的尸体爬上来的,对于南方的官僚体系有本能的敌对关系,绝对是赞成迁都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变化。
大王爷朱高炽本来是以前的燕军旧部现在的阁臣支持的对象,就因为朱高炽大张旗鼓的反对迁都,反而改为支持赞成迁都是朱高煦了。(历史上的朱高炽也很反对朱棣迁都,在他做了皇帝之后,甚至做出把都城从北方迁回南方的打算,只不过这个朱高炽在位的时间仅仅有几个月,还没有做出实际意义的迁回举动,就挂掉了,所以给自己的继任者留下遗言,要迁回去。朱高炽的继任者也就是朱棣的孙子也只好做出“暂定北京为都”的决定,但是这一“暂”就“暂”到了崇祯十七年。)
因为朱高炽崛起的时间太迟,无法在旧臣中找到支持,所以汉王系人马多是这几年提拔上来的科道官员。但是朱高煦大张旗鼓的支持迁都。反而让大部分科道官吏转投到了大王爷的实力范围之内。
如此一来,兄弟二人的派系之争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下边的臣子已经吵的不可开交,吐沫星子满天飞,一个个引经据典争的面红耳赤照样是谁也不服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素来“睿智果断”的永乐皇帝不仅没有乾纲独断一言而决,反而下了一道明旨:公开辩论,三日之内拿出一个章程来。
如此一来,迁都的两派争的更加厉害,舌头底下几乎要翻起滔天巨*来了。如此激烈的争论别说是三天,就是三年也争不出个所以然来。
三日之后,永乐皇帝做朝,很正式的询问道:“诸位爱卿,迁都之事可有定论?”
这种事情,哪能有什么定论?朱棣这么一问,就好似在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顿时就炸开了锅。两派大臣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就在大殿之中争论起来。
到了高潮处,几个激动的大臣挽起袖子互相推搡――居然动手了。
金殿之上顿时一片大乱。
当着皇帝的面就闹成这个样子,朱棣“龙颜大怒”:“如此国家大事岂同儿戏,诸位国家栋梁竟有如市井泼皮刁妇一般……”
议论朝政国事的机枢之地成了鸡毛蒜皮的菜市场,朱棣如何不怒?
“此事关系重大。尔等议而论之,三日竟然没有结果。而今嚣闹朝廷,视国家制度为何物?悉数驱出殿外,“再议”。
一声令下,把所有参与争论的大臣象赶鸭子一样驱赶出去,让这些“不成事”的老家伙们跪在殿外阶下“再议”。
说来也巧,这天的天气并不怎么好,刚刚在外面跪了一会之后就下去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分跪两旁的官老爷们在雨中被淋成了一大群落汤鸡。一面在雨水中冻得瑟瑟发抖,一面声嘶力竭的慷慨陈词:
“太祖有训云:江左开基,立四海永清之本;中原图治,广一视同仁之心。以金陵、大梁为南、北二京。何闻有立黄河以为为都城之事?”
当时的朱元璋确实说过这样的话语,现在连太祖的遗训都搬了出来,可见争论之激烈程度。
赞成迁都的自然也不会示弱:
“自古未闻有万世不亘之法度,此一时彼一时也。我朝广开疆域四海归心,北平乃潜龙之地,何以不成国都?自夏商而秦汉,直至我煌煌大明,以江南为都者,无不短命,为千秋万代计,当迁都,北迁已为当务之急……”
这话说的有点过头,大明朝还远远没有达到一定要迁都的地步,更谈不上什么当务之急。只不过这么说也不算错,因为历朝历代在江南建都的王朝没有哪一个可以长久,要么就是亡于北方强敌之手,要么就是偏安一方,实在和现在的大明朝之鼎盛不相符合。
反正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别想说服对方。
朱棣就坐在殿中不冷不热的看着,象落汤鸡一样在雨水中争的脸红脖子粗的臣子们,众人却没有感觉到难堪,也不感觉有什么可尴尬的。大明朝尤其是明初,对待臣子的态度和赵宋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洪武年间,当堂脱裤子打屁股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反正也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大家都跪着淋雨呢,又是为了国家大计,有什么好难为情的?
在雨水进行的辩论大赛一直都没有结果,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结果,在朱棣一声“再议”的话语当中,第一日的雨中“辩论赛”就这么无果而终。
第二日,不紧不慢的小雨依旧下着,因为有了昨日的经验,大臣们有所准备,都穿着厚厚的衣物,以很滑稽很荒诞的形势继续昨天没有争论出结果的争论……
臣子门从各个角度争论着迁都的利弊,无论是军事、政治、经济甚至是天象之说都搬了出来……
老是这么跪着争论肯定不行,指望这些大臣形成统一意见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看火候已经差不多了,朱棣命人唤来准太子朱高煦:“朕萎绝难下,说说你的看法吧。”
“臣以为迁都为国家根本大计。不可轻忽……”朱高煦说的是不可轻忽,而不是说的不可轻动,虽然仅仅是一字之差,可是含义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朱棣已经让臣子们很正式的辩论了好几天,这绝对不算轻忽了吧?
看这个架势,朱棣和朱高煦父子二人肯定是商量好了,只不过是朱棣借着朱高煦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而已。
“皇上由北平而正大统,北平为潜龙兴起之地,此为适宜迁都之一,曰天时。”
“北平之地,背重山而面平地。接壤联海,可以转东南漕运可承两辽兵备,此曰地利,为适宜迁都之二。”
“历朝历代,国祚绵长者无有立都城于江南者,兵事祸患多起于北方蛮族,立都于被足可震慑,此为适宜迁都之三。”
朱高煦早有准备侃侃而谈,接连说了几条迁都的好处,其实这些都是大臣们在争论的过程中已经说过的,朱高煦只不过是做了一个总结而已。
虽然没有什么新意,可也足以证明他本人是支持迁都的,而且在他背后明显有朱棣的影子……
可是迁都不是皇家的家事,而是干系到国家社稷的大事,臣子们自然有发言权:
“若论河山之巩固,物产之丰饶,天下何有右于江南者?太祖皇帝立足龙盘虎踞之都,终开我大明盛世,此不为天时?”
朱元璋就是在南京为国都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开创了大明朝,难道这不是天意?
“诸朝祸起北族者众多,贸然将国之机枢北迁,一旦事情有变,恐应接不及,此不为地利也。”
北平终究太靠近边疆了,那边有很多异族人,即便是蒙古有很多部落已经内附,可更多的是还是对大明保持了敌对状态,要不然也没有必要一次接一次的北伐了。要是哪天忽然出了什么乱子,异族人的兵马旦夕之间就可以攻打进国家都城,这样的祸患可不在少数。
“迁都以北,必然填民屯田,此为劳民伤财之事,何为人和?”
因为历史遗留的种种问题,北平一直都算是边疆,而且征战连年,人口远远不如江南稠密。迁都这样的大事情。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口。如果真的要迁都的话,大规模的移民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而大规模移民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灾难,对于民生也有不小的伤害,绝对谈不上什么人和……反对派说的也有道理,和单纯因为利益考虑的赞成派相比,反对派似乎更有说服力。
朱高煦似乎早就料到反对派会有这种论调,站立在殿阶之上大声说道:“此为书生之见,实不足取。边陲之地?嘿嘿,我大明国国力鼎盛君圣臣贤万众一心,当行前所未有之壮举,开前所未见之疆土。普天之下,反我大明兵锋所指,旦夕之间可入版图。数年之后,北平亦为腹心之地,我大明国指日可成,何来边陲之说?”
这已经是在引用林三洪的《大明国》书文当中所提出的概念了。
未来的大明国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要开拓进取到南北极限,到时候疆土万里,北平也就成了地理性质上的中心,所以边陲边患等等说法就站不住脚了。
开拓疆土必然要有战争,这个远大而又宏伟的目标顿时博得赞成派一片喝彩之声。尤其是那些实力派的武官,明白真正对于自己的利益影响,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了。
如果没有战争,武人就会被文官压制的死死的,不论是为了武人的集体利益还是为了自己能够建功立业,这个大明国的概念是一定要接受的。
可是科道言官也不是那么糊弄的,不可能因为朱高煦点出了《大明国》这个概念就变得热血沸腾。
不管怎么说,朱高煦指出的“大明国”这个概念还是一个十分遥远的话题,至少在面前看来理想和现之间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反对派还是做出了很务实的言论:
“蒙古内附只是极西的一小部分,无法彻底影响整个蒙古,而今东西蒙古虽然被我大明军队征伐的支离破碎,可并非烟消云散,时时都有崛起的可能,若是边患一起……”
蒙古是一个很坚韧的民族,残酷的生存环境不仅没有把他们淘汰,反而历练出了英勇善战的蒙古人,不得不防啊。
早在前铁木真时代,蒙古草原上的形势和现在也差不了多少,可是只诞生了一个铁木真,硕大无朋的蒙古帝国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横扫天下了……
“确实有这个可能,现在的蒙古并未真心归附,在可见的十年二十年之中,边患不会断绝,若边患乱起……”朱高煦大声道:“天子当守国门!”
此语一出,朱棣霍然起身,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潮红之色!
这句话可不的父子二人商量好的,也不是在唱什么双簧。
“天子者,为上天之子,为臣民之首,为社稷江山之主。若是变故,当冲杀在前,以一身遮挡天崩,以一力弥合地裂。畏缩在后算哪门子的天子?偏南江南,倚仗山川之险要,以大片国土为缓冲,为一家一人抛万千百姓于前方,此为天子?此为昏懦之辈而已。我大明天子昏?我大明天子懦?”
多少年来,朱棣就一直沉浸在局势的判断和衡量之中,儿子朱高煦的一句“天子守国门”登时就让永乐皇帝热血上撞起来,立刻就好像回到了二十年前的年轻时代,满腹雄心指点江山的豪迈登时就又回到了身上。
天子就应该守卫国门,身在最前面对艰难险阻。一味的追求绝对的安全,凭借幅员的辽阔作为缓冲来降低有可能的伤害,这是懦弱的表现。
本来还对迁都有一点顾虑的朱棣顿时铁下了心肠:无论如何,一定要迁都,哪怕是单纯为了大明后世子孙做出表率,也要去守国门!想法虽然已经坚定了,可来自朝野的阻力仍然不小,所以朱棣还是准备很小心的一点点施展,而不是因为一时血热就急吼吼的要迁都。
“此事干系重大,容后再议……”
朱棣正要说什么,侧门中跑来一个宫人,小声的对朱棣的随身宫人说了点什么,随身的宫人顿时脸色大变,小心翼翼的凑到朱棣身边,轻声说道:“皇后有恙,急见陛下……”
徐皇后的身体并不怎么好,尤其是近年来,更是每况愈下。只不过因为是在天家,平日里有病也不能说是有病,通常都会说的轻描淡写,如果用“凤体欠安”来形容,就已经很严重了。今天更是直接使用了“有恙”这样的字眼,而且是急着要见朱棣,可见真的是严重到了某种程度,否则不会这么急吼吼的跑到前殿来传递消息……
朱棣夫妇二人感情极睦,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脑子里“嗡”的就是一下子,起身要走,走出去几步之后方才很没有风度的说了句“退朝”……
无论的下边的群臣还是准太子朱高煦,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可也不好问,只好满腹狐疑的渐次散去!
当朱棣来到皇后寝宫的时候,太医院的院使院判和一大堆御医正走出来,见到朱棣急匆匆的赶了过来,急忙叩头行礼。
朱棣揪起五品的院使问道:“皇后病情如何?”
“回禀陛下,皇后木经渐衰,血枯而气窒……”
一脚就将咬文嚼字的院使踹翻,反手揪住院判:“皇后的病情要不要紧?”
“万岁……万岁,皇后治病已如脏腑,针石药剂无功……臣等才疏学浅,只能面前吊住,纵是如此,恐怕也过不了今冬了!”
徐皇后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朱棣深深吸一口气,镇定一下之后整了整衣冠,迈步进入寝室。
皇后似乎刚刚用过药,寝宫里还残留着浓烈的药味,几个宫娥正小心的清理着,被褥上的片片殷红触目惊心,半躺半坐着的徐皇后嘴角还带着一丝血迹――显然刚刚呕血!
几个宫娥正要跪拜,朱棣做出轻松的样子摆了摆手示意免礼,然后坐在徐皇后床头……
徐皇后胸口剧烈起伏,脸色苍白的吓人,见到朱棣过来似乎想要挣扎着起身行礼,早被朱棣虚虚一按:“皇后不必行礼了,你我也是患难夫妻,哪里有这么多的礼数?刚才朕听御医说了,皇后的身子是虚了些,只要安心静养几个月,再多用些补药发物,必然会日渐好转……”
许皇后努力做个笑容,却显露出唇齿之间惨烈的血迹,看起来十分凄凉的样子,让朱棣心中一酸,微微低下头去。
“皇上莫诓我了,自家的身子自家知道,恐怕也没有几天活头了。”徐皇后也是聪慧过人的奇女子,自然能看出朱棣说的是善意谎言,说起生死之事,一点忌讳也没有,反而是十分轻松的说道:“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有什么不好说的呢?闻皇上在朝中议迁都之事,可有定论了?”
这种事情本就争的厉害,哪有什么定论?就算是有,也不会这么快。
“朝中腐儒搬出太祖家法来,朕也不好硬来……”一想起那些坐经而论的书呆子,朱棣就很窝火,被这样一群臣子给绊住了,确实让皇帝很是不快:“若让朕瞅准了机会,有他们好看……”
徐皇后微微侧过半个身子,拉过朱棣的手掌轻轻抚摸,脸上带着一抹红晕,轻声说道:“陛下,容臣说一句吧……”
“皇后这是作何?民间尚有糟糠之妻不下堂的讲究,有什么话还不能直说?”
“近年来,陛下心性变化不少,轻易不肯容人……”
这些年来,朱棣确实暴戾的很,动辄杀人抄家,无论臣子还是宗室之中,犯一点小小的错误就会被他惦记上,念念不忘一定要大大的惩罚一番才肯罢休。朱棣或许可以算得上是雄才大略,可绝对和宽仁这样的字眼没有任何关联。到了什么时候,朱棣也当不起“仁君”的评语。
或许朱棣骨子里就把宽仁看成了软弱,尤其是侄儿建文皇帝的宽仁所落下的下场,更是深深引以为戒,处处不留余地。
说皇上不肯容人,其实是就在说气量狭小斤斤计较,同意的话语若是放在任何一个别人口中说出来,脑袋早就掉下来了。朱棣可不是什么能听得进逆耳之言的帝王,自信到了自负的地步,如何能听别人直指自己的缺陷?
只不过相濡以沫的妻子说出来,就又是一番情形了。
朱棣往后挪了挪身子,轻声说道:“皇后说的是,若不是皇后提及,朕也不曾觉察。以后朕会宽容一些……”
听着皇上明显言不由衷的话语,徐皇后知道朱棣根本就没有听到心里去,这么说也仅仅是为了安慰而已,叹息一声说道:“皇上一意要做千秋雄主,可千古帝王哪里是那么好做的?无论秦皇无论汉武,以武功而冠天下者,无不需要深厚积累。我大明立国几十年,上下传承到了皇上这里也仅仅两代(建文年代已经被朱棣划分到洪武年间了,连建文的年号都没有了自然不算一代),太祖皇帝历次北伐南征,并没有积攒下多少家底。皇上执掌国柄以来,国家经历奉国之战和两次北征,府库空虚到了什么程度想必皇上比旁人更加清楚……”
辉煌的军事胜利和版图的扩张,带来了府库空虚民生无力这个必然后果,现在的大明朝顶着鼎盛的名头,内里其实已经有点虚了。
一连说了这么多话,徐皇后似乎有点累,微微休息了片刻方才说道:“国家社稷的强盛许多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积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这个道理皇上不是不知啊,却要强行,终究……终究怕是难成……”
这样的话语,其实也算是一种忠告,也只有相濡以沫了三十年的徐皇后才敢当着朱棣的面说出来。
大明帝国的真正实力如何,朱棣自然比任何一个人都更加清楚,面对自己的妻子,就好像家里没有几个铜钱却要硬撑着盖起五间大瓦房的农夫一样叹息一声:“皇后所言朕又如何能不明白?可我大明真的已经到了需要锐意进取的时候。很多事情朕不敢留给后世子孙去做,因为朕担心他们做不好。近年来,每逢夜深人静之时,朕也时常深思。总管秦汉唐宋,无不是开国之时鼎盛,随后日渐衰落。”
“人人称朕为万岁,可世间之人活过七十已是稀有,朕已近知天命之年,很多事情还等着朕去办理。若是朕这一辈子无法完成为留给子孙的话,恐怕他们驾驭不了群臣,无法左右局势,反而成为昏庸无为之君主。”
“便如炽儿和煦儿兄弟二人,炽儿忠厚沉稳有余,而进取开拓不足。若是我大明国成型之后,可为一守成之君,现在……”朱棣掠过“现在不合适”这句话后说道:“煦儿锋芒太锐,恐遇坚而折,不过这三四年来沉稳了许多。无论是炽儿和煦儿,朕最担心的日后他们会受到权臣的左右,致使大权旁落,所以朕极力削出朝中重臣,就是担心没有朕的日子里,他们驾驭不住局势……”
作为父亲的,要为儿子为这个帝国扫清障碍,朱棣之所以迟迟不肯把朱高煦的太子名分定下来,就是担心他的资历不足以服众,怕以后无法驾驭群臣。
“今日煦儿在朝堂之上大发惊人之语……”朱棣简单的说了一下“天子守国门”的事情,无奈的说道:“朕知道煦儿肯定和那个林三洪联络过,也只有那个时时事事都走偏锋的林三洪才会发出这等惊世骇俗之言。朕明知如此,却也被这句话给震到了。”
“朕可以的压制住林三洪,就是想让煦儿多一点历练,长点自己的本事,而不是事事都依靠他人。”
其实在这一点上,朱棣做的还是比较不错的,不仅开革了林三洪这个汉王铁杆,同时还支开了大王爷的左膀右臂姚广孝。当初拿掉林三洪的时候,其实并非是专门针对林三洪这一个人,而是出于通盘的考虑。
大明朝已经经历了两代,太祖洪武皇帝就不必说了,那是开国的功劳。而现在的永乐皇帝朱棣也是经过“靖难”才做到了皇位上,虽然算不上开国,也差不了太多了。父子两代皇帝都是强势统治,对于臣子有绝对的影响力。但是两个儿子的威望显然无法达到这种高度,在这种情况下,朱棣只能尽可能的削弱权臣,让权力进一步收归到皇权处。
当初朱元璋废除宰辅而成立内阁制度,绝对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自隋唐而至五代,无不是权臣大将夺权自立,即便是赵宋也是夺取于郭家(柴),朕不得不防啊。”
“可……不论如何,不管是炽儿还是煦儿,只要立为太子,必然要执掌大明,到时候他们还是会用人的……”
朱棣无奈的说道:“朕也只能做到现今的样子了,姚广孝年事已高,已是风中残烛,恐也活不过几日,而且此人深知进退之道,可以不做考虑。那个林三洪却年轻的很,朕还要好好的看看,若是他真有什么不轨的心思,一定留不得。若是此人老老实实,等到朕百年之后,煦儿再想启用,那已经是他的恩典了……”
这也是帝王心术了吧?
徐皇后深知朱棣是脾气秉性,看说不到他心里去,也就不再多言,反而是主动岔开话题:“煦儿能说出天子守国门的话来,确是发前人所未发,虽有林三洪的影子,可也算是不错了。对了,那个林三洪在做什么?怎么许久也不曾听说过?”
一说起林三洪,徐皇后就想起那个鬼点子颇多的年轻人,这么些年过去了,想来也不年轻了吧?
“当初见林三洪的时候,还是少年之龄,常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勾当,无论湖广无论淮扬都是让人于无声处听惊雷。这些年过去,想必已经沉稳了许多吧?”
朱棣小心的扶起妻子的后背,垫了个锦垫子进去:“林三洪在办义学堂,四处求人,四处讨要。把要来的钱财都用在了义学之上……”
“好事啊,天下贫寒者众,能传业布道已是莫大公德……”办义学这种事情,到了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善举,任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尤其是早在扬州知府的任上,林三洪就已经大张旗鼓的兴办义学堂了,当时朝廷还发文褒奖。
朱棣显然不是这么看的。
“他在扬州办义学和如今不同啊……”朱棣犹豫了良久终于对妻子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当初在扬州的时候,大肆兴办义学,终究是朝廷的恩泽,只不过是由他林三洪去做而已。现如今办义学,林三洪分明是有收买人心和结党营私的嫌疑。十年二十年之后,义学中若是出了几个官吏,必然会抱团成为死党,那时候的林三洪即便没有官职,也……难说的很呐。”
“皇上顾虑的太多了,那林三洪在扬州之时,也是年纪轻轻,怎么会想到这么久远之事?他所办的义学只不过是收拾起扬州义学的后续而已,皇上也不要想的过多,天底下怎么会有真正知道过去未来之人?若是林三洪早就知道会有今日,当初也就不会那么做了……”
“朕为亿兆生灵之主,身上担着社稷江上,不得不多想一些。还有,如今的迁都之争就是林三洪挑起的风头,虽然他现在已经很小心的不再念及这些,可这种偷鸡摸狗的勾当瞒不过朕。”提起林三洪,朱棣就明显变得很不痛快:“赞成迁都的多是朕之肱骨旧部,林三洪把这个事情挑起来,分明就是示好以众……”
朱棣的那些旧部,现在已经是朝中的重臣,这些人的根基在北方,自然希望迁都。林三洪首先提起这个事情,虽然引起了朱棣的不快,可是也不好动他。若是贸然找个借口把林三洪给拿下了,就表示迁都的事情不会成功,无形中就触动了朝中部院一派的利益。
利用《饭后谈》,挑起迁都的辩论风潮,林三洪已经把自己和部院重臣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了。这个时候急匆匆的动林三洪,显然不合时宜。
好在林三洪只是个无职无权的空头侯爵,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朱棣大可以再等等看看,若是林三洪可用,则会留到儿子手中。若是发现这个林三洪有什么不轨之心,那就更简单了……
“迁都之事不妨慢慢来,切不可操之过急了……”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的徐皇后说道:“我是经常念叨着要回到北平过日子,可终究是朝廷为大,不好因为我一人而违了众人的意思,再等等吧。”
从徐皇后到江南的第一天开始,就很适应这里的气候和风物,常常念叨着腰回到北方去。可一晃已经这么些年了,终究未能的偿心愿。
即便是天家人物也不能随心所欲。
强势如朱棣这样的九五之尊,尚且有这样那样的许多顾忌,何况皇后?
“罢了,迁都之事且放一放,朕便于皇后回到北平,对于皇后的病情也有好处……”
徐皇宫想笑,终究没有笑得出来。
朱棣终究先是一个皇帝,然后才是一个丈夫。哪怕是这样的家中之事,最先想到的还是朝廷。朱棣明显是想迁都的,却无法彻底压制住朝廷里的反对派,于是就以皇后的病情为由先搬迁过去,形成一种既成事实的格局,以后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之间办理妥当迁都的事宜了!
果然。
连二十天都没有过去,朱棣根本就没有内阁于各部打招呼,就下了要和皇后去北平的命令。
朱高煦继续履行见过的职责,皇帝两口子则开始准备北上了。
与此同时,林三洪的“众恩义学堂”正式挂牌授读。
林三洪以文官封爵,然后被丢在一旁坐冷板凳,明显不是什么好现象。因为种种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关系,这种兴办义学的善事并没有得到官府的大肆宣扬。
“众恩义学堂”开课的第一日,显得有点冷清。
拢共三百多个学生其实早些日子就已经到了,一直都在学堂里帮着做一些事情,搬砖挑土夯墙筑壁,从一开始就参加到学堂的建设当中。
陆陆续续又请了十几个颇有才学的宿儒,作为“众恩义学堂”的第一批老师,择了个黄道吉日,就把“众恩义学堂”的牌子挂了出去。
前来祝贺的也仅仅是附近的乡民和一些老熟人,和官府有关的一个都没有来。
好在林三洪也不在意这些,反正也是完全依赖自己办起来的学堂,根本就不想和官府和朝廷扯上什么关系,那些官老爷不来更好。
所谓的开学典礼绝对算不上隆重,很多衣衫寒酸的学生们连件像样的长衫都没有,绝大部分都是穿着上下两截的裤褂,有些人身上还带着泥点子,若不是看到“众恩义学堂”的牌子,还以为是苦力民夫呢。
拜完了圣人和师傅之后,林三洪指着“众恩义学堂”那块寒酸的牌子说道:“学堂以众恩为名,就是要大家都记着,这次读书求学的机会是众人捐赠而来。这里的每一条板凳每一块砖瓦都是取自于众人,愿大家都记得众人之恩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已不必我多说了,但愿诸位莘莘学子能够把握这次机会,完成学业一展胸中才华。”
“学堂每年有两身衣裤给大家,吃的都是糙米咸菜,只希望他日功成名就之后,诸位还记得根本。”
“学堂中的师傅都是名望于才学冠绝天下的宿儒,能够来此寒酸之地受苦,已是天下之大善。”林三洪对着这些须发花白的老先生鞠躬行礼:“诸位师傅受我一礼。”
这是正式的拜师礼,林三洪算是东家,行这样的理解也很正常,所以诸位老师傅受了礼之后才客客气气的起身寒暄。
“在“众恩义学堂”当中,我林三洪会尽力维持,至多也就是让大家吃饱穿暖不受饥寒而已。至于最后能不能学成,那就要看诸位学生的努力了。在这里我想对大家说的是,读书求学不一定就是为了黄金屋,更不一定就要什么颜如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为读书之根本,诸位切莫忘记。”林三洪看着下边一张张年轻的面庞,知道这些才是真正的种子,以后会成长为一片森林,对着这些少年躬下身子:“林三洪恳请大家,好好学……”
众学生齐齐站起,很认真的还以礼节:“我等必不辜负林先生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