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与越南边界,镇南关前的一个小镇。
这个小镇民不过百,实乃人迹罕至之地。此刻威震西南边塞的萃军正经过这个小镇,虽然整个部队有数万之众,但没有一个士兵脱离队伍到民房中打扰,因为他们的军纪中有一条:沿途向百姓自行买吃者,杖责四十!
广西最流行的民间小吃,莫过于米粉,因此广西各处的米粉店比比皆是,这个小镇之上也有一家,只不过显得有些破落。就在萃军士兵们正要安静的通过之时,那米粉店老板突然死死抓住一个萃军士兵的衣服,大声责问道:“你、你竟然吃了米粉不给钱!”
那士兵牛高马大,两边太阳穴高高鼓起,一看就是个武艺高强之辈。虽然胸口被人扯住,虽然扯住自己的人比自己小了几号,但那士兵并不反击,也不挣扎,而是好言道:“老板你是否认错了人?我何时吃了你的米粉?”
那老板不依不饶的说道:“哼!你还想抵赖,方才你明明在我店里吃了牛肉粉,快快付钱!”
士兵有些微怒道:“你血口喷人,我从未吃过你的米粉,为何要付你钱?若是再胡搅蛮缠,休怪我动手!”
那老板也有些惧色,不过他一转念,对着旁边围观的闲汉喝道:“快来看啊~萃军的士兵吃拿百姓不给钱,还要打百姓了~”
虽然那士兵好言解释,但是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指责那士兵强占百姓财物。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际,几个侍卫拥着一个老者走到场中。老人虽然六十多岁,不过干瘦的身形更显干练。花白的须发更生威严,一身将官服让他立在当场不怒自威!老将军喝道:“何故跟百姓拉拉扯扯,不知军法吗?”
那士兵委屈的道:“见过冯将军!属下是怕伤了他,因此不敢挣扎!”
那米粉店老板道:“哟~你吃了东西不给钱还要动手啊,你还有理了~”
老者上前道:“这位老表(广西话,老乡地意思)!我乃萃军冯子才,可否先将其放开,我定会把事情搞个明明白白!”
听了冯子才三个字,那老板手上顿时一松道,咽口唾沫道:“那就听冯将军的……”
冯子才转头对那士兵问道:“你可吃了他的东西?”
那士兵单膝跪倒。拱手道:“属下跟随将军五年,萃军军纪倒背如流!属下从未拿过百姓一粒粮食,从未领过一次军法!别说区区一碗米粉,就算是一碗金豆子,属下也决不贪拿!”
冯子才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对那老板道:“萃军军纪,士兵不能上街自行买吃,而且我萃军行军之前,往往先派伙夫到前方地点熬粥做饭,并不会饿着士兵。这个士兵说没有吃你的粉。那就应该没吃!”
那米粉店老板笑道:“难不成冯将军在说我讹诈他吗?他吃了,是我看着他吃的……”
用一个冷酷的眼神将那老板的话打断。冯子才然后冷冷问道:“你真的确定他吃了你的米粉?”
在冯子才地威严下,那老板不由自主的后退一步道:“我……他……”
冯子才喝道:“到底有没有?”
那老板一咬牙道:“他吃了,就是吃了!”
冯子才冷冷道:“若他强吃了你的米粉,按照萃军军纪,要杀头!若是你无端污蔑我的属下,毁我萃军名声……我也不会让你的脑袋留在项上!既然你说他吃了米粉不给钱,可有凭证?”
听了这话,那老板额头渗出虚汗,不过冯子才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若是自己拿不出凭证。可就要被杀头了!思量片刻,那粉店老板哭着撒泼道:“你们萃军欺负人啊~你说他没吃,那你可有凭证?各位快来看看啊~这就是自称军纪严密的萃军啊~简直是一群强盗啊~冯子才包庇属下犯罪啊~”
围观村汉一看那老板撒泼,纷纷起哄道:“哦~萃军打人喽~……冯青天纵兵抢劫喽~”
听了这话。虽然冯子才方寸未乱,可那士兵可受不了了,他掏出腰刀喝道:“不许你们污蔑冯将军!我这就切开肚子让你们看看~我到底有没有吃过米粉!”
说罢那士兵举刀就要剖腹。他的举动让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就在众人愣神的时候,六十六岁地冯子才一个健步冲上去,拔刀、格挡一气呵成。“叮”的一声,那士兵地腰刀被冯子才生生架住。老将军喝道:“你这是干什么?我萃军健儿的命是用来抵抗外敌的,不是为这奸商陪葬的!”
此时那老板也回过神来,他不依不饶道:“萃军真是浪得虚名啊~看看这冯青天的真面目啊~我要到外面去告你们,告你们萃军抢劫百姓……”
这些村汉都是附近闲得无事者,当然希望场面越乱越好,纷纷起哄道:“哦~告他们喽,告喽~”
冯子才收刀向四周怒目而视,众人顿时禁声不语。不料当老将军回头之时,那士兵已经将腰刀插入腹部!冯子才痛惜的将他扶住道:“你这是何苦……”
那士兵忍痛向冯子才跪倒道:“属下跟随将军五年,知道萃军名号是先辈们用血换来的,绝、绝不容侵犯!属下能以死守护萃军威名,值、值得……”
看着年轻士兵眼中的坚定与满足,冯子才忍着热泪问道:“你叫什么?家中还有何人?”
那士兵倒在冯子才怀中,痛苦的答道:“属、属下于四,钦、钦……州上、上田村人,家、家中还有一个老、老母亲……”
冯子才点点头道:“我会替你照顾好家人!放心去吧……”
看着那年轻士兵含笑闭眼,冯子才许久没有作声,他仿佛一座雕像一般凝固在那个时刻,一颗颗热
的面颊滚落。与此同时,周围地一切也安静得出奇。的村汉面露愧色,纷纷落泪。半晌后,冯子才对亲卫道:“剖开他的肚子!看看有没有这位老板地牛肉粉!”
众亲卫纷纷跪倒,其中一个夫长哭道:“冯将军!难道这还看不出来吗?明明是这奸商勒索钱物,给这个兄弟留个整尸吧~”
—
冯子才冷眼看着那米粉店老板道:“于四是为了我萃军威名而死,要让他死地明白!给我检查!否则军法从事!”
那米粉店老板突然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他跪倒道:“冯、冯、冯将军,小、小人一、一、一时贪念……饶、饶命、饶命、饶命……”
片刻之后,一个亲卫将那于四的肚子剖开,含泪对着围观的人道:“现已验明。于四腹中并无米粉!”
冯子才冷冷看着已经将脑袋磕破地米粉店老板道:“你还有何话说?”
那老板突然软倒在地,黄汤流了一地:“饶、饶、命……”
抱起于四的尸首,冯子才对亲卫命令道:“处死他!”
众亲卫愤恨的应了声“是”,便纷纷拔出腰刀上前动手。冯子才没有去看那个奸商的下场,他抱着于四正要离开,一个文官打扮的人走到近前道:“可惜……这样一条汉子就……咳~这是何苦……”
冯子才看看那文官道:“徐监军现在还需要查看我萃军军纪吗?”
“我从未……”徐世昌话未出口,冯子才已经与他擦肩而过。望着冯子才的背影,监军有些苦涩地道:“尉亭,这样一个良将,你的信管用吗?”
冯子才。一个从天地会反贼身份积功晋升提督的人才,一个以七十高龄大破法军的将才。有人说他是中国南方的长城,有人说他是晚清的黄忠。但冯子才也是让人痛惜的,因为作为武人的他生在了这个年代。自从尚武之风被阉割之后,大清朝文尊武卑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世人普遍以科举及第为光宗耀祖的正途。其他地——统统都是旁门左道!大清国虽然也开武举,但是一品武官不比三品文官早就成了大清国不成文的规矩!加上冯子才地耿直刚烈,在官场尔虞我诈的游戏中,他只能作为一个输家出局旁观。
光绪八年,越南局势刚刚开始恶化,清流党一致上书,保举进士出身的徐延旭任广西按察使。为什么清流会对这个徐延旭如此尽心?因为他是清流四柬之一。张之洞的姐夫。张之洞对这位姐夫可谓是照顾周到,不仅在太后哪里求来一道“该藩司到任后,倘边防紧急,即着派令出关督办。以资得力。(说白了就是务必全力配合老徐工作)”的圣旨,而且还联合张佩纶、周德润(进士)、廖寿恒(进士)、洪均(戌辰年状元)等清流健将们一起出动,软磨硬泡的要让慈禧和光绪将声望“太高”的冯子才调走。张之洞是希望这个姐夫能够在抗法战场上。独自建立“不朽功勋”。田。而徐延旭大人上任后屁事情没干,光知道搞权谋去了。在他的挑拨之下,两个“前敌指挥”:黄桂芬、赵沃开始内斗连连。法军攻到眼皮子地下,两人还在互相咬,导致山西、北宁兵败如山倒。当越南兵败的消息传来,冯子才在家中差点气得吐血,北宁要塞在他地经营之下,堪称完美,而黄桂芬竟然不到两天就丢得一干二净!有了这种经历,你让老将军如何不恨乱参兵事的无用书生?而前来“监军”的徐世昌,境遇就可想而知了!
埋葬了于四,冯子才心情有些沉痛的走进自己地中军帐,不料那让他讨厌的监军大人又在帐内等候。冯子才不客气的道:“监军大人是否连我也想要监督?”
徐世昌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冯子才道:“冯将军看完这封信之后,我地任务就完成了!”
冯子才不解的接过信,展看一看,原来是那个在太后面前推荐自己的纵横使写的:
冯公尊鉴:
昔闻冯公青天之名,心折殊深。公镇南二十载,寸土未失,实乃大清南方长城,擎天梁柱。仰望山斗,向往尤深。
今敌寇南来,惊起哀鸿,北宁兵败,朝野震动。在下深知唯公可关前御敌,故力争之,若冯公率萃军而南,大清甚幸,天下甚幸。
然,朝中非议不断。流言四起,更有妒者欲以监军之名,扰公军务。在下知悉,以心腹之人夺此监军,名为监,实为充。若以虚代实,冯公可从容布阵,安心抗敌!
…………
看完袁世凯的信,老将军问道:“你是袁大人的……”
徐世昌笑道:“袁大人临行前告诉我,将信交给将军之后。由将军安排在下一切。若是冯将军有任何吩咐,在下要鼎力相助;若冯将军营中无事。那在下便可以游山玩水……”
冯子才道:“咳~为了老夫出山,袁大人已经费心。此番又如此布局……老夫心中感激,先前种种不敬,还望徐大人不要介意!”
见冯子才态度转变,徐世昌也有些吃惊,他回礼道:“只要是为了能够得胜,在下一切听冯将军调遣!袁大人说,当冯将军看完信后,让在下将其烧掉……”
听了徐世昌地话,冯子才心中更是愕然。对于最近名动官场的新星袁世凯。冯子才并无什么印象。不过袁世凯一样的白身入仕,一样的靠战场上的功绩得到提升,加上他在朝廷力主冯子才出山,这让老将军对他有几分好感。当冯子才听说有人上书要给他派监军。而袁世凯又推荐一个翰林书生赴任的时候,他心中又有几分失望。在冯子才原来的猜测中,袁世凯是因为向朝
自己。而又担心自己不能得胜或者出现其他情况,己。没料到袁世凯竟然是为了不让别人来对自己指手画脚,才如此费心布局。而且从徐世昌烧信这举动中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应该是非常秘密的,袁世凯为了自己不惜动用各种手段,让冯子才更加感激,当下决定有机会好好当面致谢……
在冯子才正琢磨着如何回报纵横使大人的时候,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国地第一份官办报纸《大清时报》创刊,与此同时大清时报社在京城成立,由袁世凯任社长,郭嵩焘任副社长。为了更好的“管理”报社,慈禧还下令翰林院、南书房、军机处、总理衙门等部门各选派几人进入报社担任“编辑”,“记者”则由袁世凯与郭嵩焘推举。袁世凯看准机会上奏,以江南路途遥远不便运输为由,建议成立时报社江南分社以管理南方的新闻收集,报纸发行、印刷等事务。袁世凯还在奏折中称江南乃商贾云集之地,可以开创《江南商情副刊》,收集各地商机、货物行情,引导商人们有序经营。慈禧照准,并下令江南分社全部交给袁世凯打理。对于这样的机会,袁世凯当然不会放过,将一批自己送到国外学习社会、新闻等学科的留学生召进南京分社。今后中国第一媒体,作为一个副刊而诞生了!
《大清时报》虽然暂定一月三期,而且民间定价一文,但是这一文钱一张的“纸”第一次就登出了两个震惊天下的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清流不清,触犯天威》。报中文章称,因为张佩纶等人妄参皇族事务,触犯大清律法以及陛下天威,同时受到六位亲王中的集体弹劾!消息中还称,虽然这些人触犯天威,不过太后发扬“博大胸怀”,陛下体现“仁君风采”,对这些人从轻发落。这些人的处罚轻到什么程度呢?虽然没有砍头的,不过充军者,最轻地都是极边充军(四千里),而烟瘴充军(基本没有回来的希望)者也不在少数……
《大清时报》首刊地第二个消息是《何谓外交,纵横天下》。这篇文章出自郭嵩焘之手,先是解释了外交的概念以及外交的重要性,其次还对袁世凯纵横天下的“壮举”作出了“深刻”报道。当然,这些报道前面肯定要加上“皇恩浩荡”,“团结在以陛下为中心的领导层周围”、“在太后的谆谆教诲与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等内容……
掌握在当权者手中的媒体,其报道的消息永远都是打上折扣的。在张佩纶被发配后,李鸿章清楚地认识到:他还有利用价值!于是为了给张佩纶留下一线生机,也为了让他继续做自己的棋子,中堂大人马上上书,要求对其从轻发落。而左宗棠出于“同情”,也出来为张佩纶叫了两声。袁世凯见状,知道要让张佩纶永世不得翻身不太可能,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为“高大”,竟然也写了一个折子,为张佩纶求情!慈禧既然已经博大了一回,那也不在乎博大二回,看到三封求情奏折,她下旨将张佩纶发往军台效力赎罪,遣戍察哈尔察罕陀罗海、张家口等地。袁世凯的“以德报怨”,顿时让他在“不明真相”地官员中树立了良好口碑,而其中最感动的莫过于翁同龢!老先生已经领教过一次袁世凯的大公无私,此次他又出来为政敌讲话,立刻让皇师封其为“君子”。于是知兵善战而又一心为国地袁世凯变成了翁同龢的“门生”,即便没了徐世昌在京城,军机处的情报依然源源不断的传入袁世凯耳中……
《大清时报》的首刊,袁世凯这个报社社长没有看到“成品”,因为他已经率领他的纵横使团踏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在这个使团中,袁世凯手下一共四位副使:三品副使兼翻译马格里,从三品专职夷术交流副使李经方(举人),四品通商专职副使胡萼卿(胡雪岩长孙,举人),六品使团武官后晋,六品使团文案唐绍仪。几位副使中,除了马格里与候晋一早得悉自己要出国以外,其他三人都是被圣旨召进京城的。
自从考中后,李经方本来一直在浙江努力表现,希望有一天能够不再候补,真正进入仕途。结果李鸿章与袁世凯两封信加上圣旨一起摆到他的眼前,这位自小梦想着能够出国见识的李家大公子连片刻的考虑都没有,收拾起行礼就进京复命。
自从破产之后,胡雪岩便心灰意懒,虽然他知道这次袁世凯组团出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过雄心不再加上健康每况愈下,他只能派出自己最得意的孙子胡萼卿上京。胡萼卿乃胡雪岩的长房长孙,也是胡家孙辈中年岁最大的,因其父胡品三(胡雪岩长子)十九岁早殁,胡雪岩自小将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资质聪颖的胡萼卿没有爷爷的期望,行商之余,努力读书考中举人,可谓青出于蓝。自懂事起,胡萼卿便开始料理家族事务,经历了家族的大起大落,胡萼卿二十多岁的年纪却显得十分成熟干练,早得胡雪岩真传。
唐绍仪二十二岁,虽然没有什么功名,不过却是一个贯通中西的人才。他自幼在上海读书,后来官派美国留学,竟然能经中学升至哥伦比亚大学文科。唐绍仪对于西方政治、文学以及外交有很深的理解,光绪七年回国后,又进入天津洋务学堂读书。在收罗人才的时候,袁世凯看见唐绍仪的资料,便毫不犹豫的力排众议将其选入使团。
光绪十年五月,在一艘远去的轮船上,袁世凯默默的注视着遥远的天际,前方等待他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