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
杨昭华微眯眼,望着躺在姑母怀里的张曦,有点不愿意相信。
正常四个月的奶娃娃,能知事?
除非和她一样。
想到有这种可能,杨昭华的神经一下子高度紧绷起来。
她这次来得太突然,来的也不是时候,一来就让那个恶魔张昕给毒哑了喉咙,除了知道华令仪还活着外,其他的,她还一概不知。
只是哪怕张曦真的知道,她杨昭华也不惧。
别说张曦现在还是个不济事的奶娃娃,就是长大了,张曦对她也构不成威胁,张曦和小妹杨昭训,都是属于那种被保护得太好的小女娘。
而且张曦的命还特别好。
张曦的人生,是真正天之娇女的写照。
除了一点,这样的娇女,偏偏是个花痴,眼光不好,选的夫君太差劲。
世间从来是妻凭夫贵,然而在张曦身上,倒转了过来,夫凭妻贵,满洛京的英伟男儿无数,家世、才干、模样,顾云卿样样不如人。
哦,模样算拔尖,也只有这一项,顾云卿能拿出手。
然而无论是上一辈子,还是在真正的历史上。
张曦的夫婿,都是顾云卿雀屏中选。
上一世,那个恶魔张昕多会算计的一个人,可惜多方阻扰,恁是没拦住,更使得痴恋于张曦的贺若隆远走秦地,一直未娶。
――*――*――
“可打听清楚了,今日暖阁内有谁?”
朱俊从宫中出来,还未进御史台署的门,他派出去的人就有消息传回,“都打听了,除了杨家的那位庆阳县主,另一位便是张家小娘子。”
“张婴的幼女?”一提张家小娘子,朱俊只能想到这一位,却又盼着不是。
“是。”
“消息可准确?”
青衣男子回道:“消息是从管辖宫门出入的内官口中传出来的,而且杨中侍也对外露了口风。”
一听这话,朱俊笑骂了一句,“这个老家伙。”
“算我承他一回情。”
说完,朱俊扔给青衣男子一锭金子,大踏步进了御史台署。
刚回来不久,治书侍御史黄奇就跑了过来,“长官,今日一上午,大理寺和廷尉署,都来台里要了一回人。”
“不用理会他们。”
朱俊摆了摆手,又问道:“审讯有结果了吗?”
黄奇脸色微赧,“下官办事不力,那小子瞧着年纪小,没想到是个硬骨头,下官来,正要讨长官的主意,要不要让底下的人试一试长官的新刑具?”
朱俊没有立即回答,手指敲了敲几面,良久才道:“先停停,暂时别用刑了。”
“长官,”
黄奇抬头,满脸诧异地望向朱俊,“是不是宫里有什么新的指示?”不然,朱俊不会发这样的话,毕竟,御史台只最监察百官与地方行政。
真正审讯判决,是廷尉署或大理寺的职责。
因朱俊是从大理寺出来的,熟悉刑法,又极得杨太后的宠信,所以,近来御史台的权限有所扩大,但也由此造成了他们时间紧迫。
他们在台署里的审讯,向来速战速决,决不能拖延。
一旦时间长了,廷尉与大理寺都会来要人。
只听朱俊朗声道:“这些你不用管,听我的吩咐就是了。”
“那廷尉署和大理寺再来要人,给不给他们?”黄奇硬着头皮问了一句。
“不给,先关押一段时间。”
朱俊说完,拿小眼睛睃了黄奇一眼,看穿了他的小心思,“外面的压力,一切由我来承担。”
“华家的事,给我盯紧了办,另外,交待下去,张家先盯着地方上几个大员,洛京的暂时不动。”
“唯。”黄奇忙应一声,压下心中的兴奋。
他与朱俊一样,出身寒门庶族。
对于这些士族大家,有一种植于骨子里的仇视,当初对赵郡李家动手前,于兴奋中还夹着一丝畏惧,随着赵郡李氏的大厦倾覆,轰然倒塌。
原来令人畏惧的庞然大物,也不过在他们的翻手覆手间。
翻手抄家,覆手灭族。
那种成就感,无以言喻。
所以,这次对平原华氏动手前,他们再没有一丝畏惧,只有热血沸腾,只有得心应手,尤其是派往平原郡的属官,一个个都磨拳檫掌,箭在弦上。
就等着动手。
今年的这个年节,注定无法太平。
承和元年,腊月二十六,御史台以平原华家勾结李氏、私受李氏族中祭田为由,查抄华家祖居之地,此举遭到华家族人与部曲的全力抵抗。
止三日,传至洛京,举朝震惊。
各世家大族,联合起来,纷纷攻击御史台,朝野内外舆情沸腾。
随着身在平原郡的检校御史刘东控制郡守谢升,指军郡司马,调动郡内驻军攻打华家部曲,这一举动,直接激起平原郡内所有世家大族的哗变。
集结起来,组成了一支对抗朝廷驻军的亲兵。
对峙的战火,几乎一瞬间点然,并漫延扩大到整个平原郡。
朝廷的驻军节节败退,事情的严重性,已完全超出所有人的预料,甚至连宫中的杨太后,也不曾预料到,一日向平原连发十道安抚诏书。
只追问赵郡李氏祭田,不问其他,以期息兵。
“现在朝廷想息兵,也得看那些世家大族,愿不愿意轻易停战了。”
前往平原的官道上,朝廷官员出行的盛大仪仗队中,有一座四乘马车里传出讥讽声,是一位年轻人的声音。
紧接着一个略显厚重的声音响起,“老夫只盼着,那些人千万别狮子大张口。”
“哼,不趁这个时候要自治权,那不白闹了一场。”
依旧是那个年轻人的声音,“经此一役,以后朝廷的政令,就难以进入平原郡,更为要紧的是,其他地方,很可能会纷纷效仿,那才是麻烦事。”
“这样也好,让宫中的那位,长长记性,真以为动了一个赵郡李氏,其余士族大家,她也能想杀就杀,焉不知,赵郡李氏是犯了众怒,所以才集体默认。”
这一老一少,是朝廷派往平原郡的安抚使,宗正卿宇文作,以及太常少卿东方浚。
年轻的东方浚,正是出身平原士族东方氏,这次平原士族哗变,东方氏是主力之一,所以他的言辞才格外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