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似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不然,为什么会梦到那座陌生的深山?
有道观有佛寺,与齐云山如今道佛并存一山的局面很相似,阿顾又提前去了齐云山,又是在齐云山出的事,冥冥之中,似有渊源。
所以,她想亲自去验证一下。
看一看,梦境中的深山,到底是飘渺虚幻,还是真实存在,她隐隐觉得,做的两回梦,是那一辈子里的旧景重现。
张曦决心要去一趟齐云山,却还没有拿定主意,是该提前和阿耶坦白,然后说服阿耶准许她离京前往齐云山,还是先不告诉阿耶,留书出走,可是从昨晚阿耶的态度来看,前一种行事,很有可能行不通。
至于后一种,张曦内心是不太倾向,到时候不仅惹阿耶担心,她带出去的人也会受到连累,并且,她从来没有单独出过门,陈荷和陈芳都要带上,还有陈顺,出门在外一定要多带上几个护卫。
洛京至齐云山距离遥远,首先就要选择好路线。
张曦跑去书房,问穆行叔要了一份大魏地舆图,齐云山位于新安郡海阳县,从洛京出发,往东南方向,需要跨越近十个郡,可以走洛京至会稽郡的驰道,一路快马,至少需要六七天的时间。
这行程要好好规划一下。
“小娘子,杨三娘过来了。”穆叶走进来禀报道。
永乐楼的二楼,张曦从地舆图上抬起头来,问,“人到哪儿了?”她这几日一直没有进宫,不想,杨昭训倒出宫来找她了。
“在花厅那边,裘婶在接待。”
“怎么不直接带到这边来?”张曦很诧异地望向穆叶,也察觉到异样了,杨昭训之前来找她,大多数时候她都不给婢女仆妇们通报的时间,直往永乐楼这边闯,一年不见,倒学乖了,张曦却是不相信。
果然,只听穆叶说道:“杨三娘身边还跟了位内侍,只是他没有向门房通报姓名与身份,门房的杜叔也没有认出来是谁,好像之前不曾见过,所以只当是杨三娘的随从,跟着一道进来了。”
张曦听了,就知道来人不是杨中侍和郭端两位张府的常客,却又跟着杨昭训一道过来的,想必是杨太后派来接她进宫的人,想到这,张曦出门前,脱下身上的宽松常服,换了套比较正式的垂髾服才下楼。
一路沿着长廊,往花厅的方向走去。
“十六,你可真不够意思,回京好几天了,都不去宫里看我,要不是听杨中侍提起,我都不知道你回京了。”甫一见面,杨昭训就埋怨了起来。
张曦讪讪一笑,有些不好意思,这两三日光顾着计划去齐云山,光顾着和阿耶赌气,光顾着听胡饼师傅说那大半年里跟在净空身边的经历,都没有再出门,更别提进宫,她既然回了洛京,进宫是无可避免,“不好意思,这几天有点忙,都没有出门。”
杨昭训听了,取笑道:“忙地和你阿耶赌气呀。”
“别胡说。”张曦一口否认,就算和阿耶赌气,也只在自己家里,不能传出来。
“我可没胡说,我是听杨中侍说的。”杨昭训想也没想,很干脆就把杨中侍出卖了。
只见旁边的那位内侍站起了身,含笑朝张曦行了一礼,“奴婢给十六娘请安。”
“李常侍也来了。”张曦点了点头,刚才一进门,一眼望去,她就认出了跟在三娘杨昭训身边的内侍,正是她曾在宫里见过的李围李常侍,她记得,他好像掌管尚食局,所以,对他的到来,很吃惊,“常侍怎么来张府了?”
“奴婢来替太后传个话,请十六娘进宫,太后还说,小娘子离京一年多,是不是忘记她了,都不进宫去看她,光华殿太后一直给小娘子留着。”
旁边的杨昭训看出张曦的疑惑,忙笑着解释道:“你不知道吧,李常侍早在半年前就从尚食局调到了弘德殿,如今在姑母面前听差。”
听了这话,张曦才恍觉过来,这样就没错了,不然,一个尚食局的常侍跑到张府来传这番话,还真的很奇怪,上次在宫里和李围接触,她就觉得这人有眼力劲,果然没错,在杨中侍和郭端两人守得严严实实的弘德殿,他能在里面冒尖,可见其本事。
张曦对李常侍说道:“我今日晚点会进宫一趟,常侍要是有事,可以先回宫,帮我和太后说一声。”
“奴婢没事,可以在这儿等着十六娘和新平县主。”李常侍笑眯眯地回道。
“那你就在这儿等着。”杨昭训伸手攀住张曦的胳膊,“你们话也说完了,该轮到我,走,去你的永乐楼。”
“常侍稍坐歇息。”张曦说完和杨昭训一道出了花厅,不能真把人干晾在这里,于是又交待裘婶去告诉穆行叔一声,让穆行叔过来作陪。
“你理会他做什么,他一个人待着还自在些。”走进通往永乐楼的长廊后,杨昭训和张曦小声地嘀咕道。
“这话怎么说?”
杨昭训轻哼一声,“从杨中侍和郭端手里抢食的人,能有自在日子,他可就盼着你回京了。”
“你竟看得明白?”张曦不可思议地瞥了眼杨昭训。
“当然,”杨昭训原还有些得意,可瞧见张曦那不可思议的小眼神,当即就气炸了,恶声恶气道:“怎么?在你眼里,我就是个糊涂蛋?”
不是也差不多了。
这话张曦只在心里嘀咕一声,没敢说出口,担心杨昭训当场炸毛,“你和陛下怎么样了?”
“很好呀。”杨昭训的脸上瞬间洋溢起一抹欢喜,丹凤眼微弯,笑眯眯的样子,眉眼飞扬,神采奕奕,那份欢喜好似打从心底里散发出来的,只一眼张曦就猜到,最近,杨昭训和宇文赞两人关系很融洽,这倒是难得。
张曦只记得杨昭训愁苦刻薄的样子,倒是忘记了,杨昭训和宇文赞也有这样关系密切、情意浓烈的时候,只是这段时间,太过短暂。
在宇文赞发现,他和杨昭训成亲后,杨太后依然紧紧抓着权力不放后,这段浓情蜜意,也就烟消云散,随之付与东流水,一去不复返。
一并的,还有宇文赞伪装出来的那份乖觉听话,大约只一年左右的时间,宇文赞又恢复了桀骜不训的故态,可是他始终没能摆脱杨太后的控制。
“表兄很好,对我也很好,前段时间,他还和姑母提,把我们的婚期提前,可是姑母没同意,”大约是从小就知道要嫁给宇文赞,因此,提起来时,杨昭训没有一丝羞涩与半点不好意思,反而抱怨起杨太后来,“姑母不同意就罢了,她竟然把那个萧贱人生的儿子抱到了弘德殿里,和九郎一起抚养,差点没把我气死。”
“姑母养着皇长子,那将来我和表兄成亲了,生的孩子,难不成要让那个庶孽压在头上。”一说起这个,杨昭训就很生气,可是她怎么向杨太后抗议都无用,她每每在弘德殿里看到那个胖小子,只觉得碍眼得紧。
张曦问道:“九郎?是你二叔家的那个孩子?”她隐约记得,杨昭训之前在信里和她提过这件事。
“对呀,就是二叔的小儿子,那小子会长,长得比我还像姑母,二婶在灵山汤池行宫里生下他,姑母瞧了一眼就很喜欢那小子,把他接到身边亲自抚养,那小子自从跟着姑母进了宫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宫了。”
“这个月二十三满周岁,姑母已经提前开始替他张罗周岁宴了。”
说到这,杨昭训又带着艳羡的语气道:“看得我都眼热。”
“有什么可眼热的,以前你跟我争就罢了,谁让咱们俩差不多大,他才周岁,一个奶娃娃,你也好意思和他争宠?”
话音未落,杨昭训先急了,急吼吼地对张曦喂了一声,“张十六,你说清楚,谁和你争了,你别空口诬陷人。”
“是不是诬陷你,问问秋桂和杨中侍就知道了,我可没忘记,你小时候推我的那几把,三岁以前的事你不记得了,但三岁以后,总还记得吧,有一回像头蛮牛一般撞向我,让我手触了气,你总有印象吧。”
一听张曦说得这样清楚,杨昭训就有点心虚,毕竟小时候,她总觉得张曦特别的讨厌,每回进宫都能夺去姑母的关注,越想,杨昭训的底气越不足,呵呵笑了两声,然后道:“好了,好了,都是过去的事了,咱们不提了,不提了。”
跟着张曦上了永乐楼二楼的厅堂,杨昭训转移话题,问起张曦怎么会和顾家二郎退亲的事来,“你知不知道,你们当时定亲时,惊掉了洛京一大批人的眼珠子,这回的退亲,同样,又让许多人掉了眼珠子。”
“前段日子,幸好你不在洛京,不然得让唾沫星子淹死了,怎么感觉你们定亲和退亲都跟儿戏一般。”
不得不说,杨昭训无意间的一句话,倒真相了。
张曦心里苦笑,可不就是儿戏。
她当初也的确想得太儿戏。
要不是,当初她执着于那具身体,那张脸,或许就不会有这么一出了,要是坚定一点,阿顾就不会有事,直到净空出了事,直到她找不到她的阿顾了。
她才发现,原来,相比于那具身体和那张脸,她更在意,阿顾那个人。
可惜,已经晚了。
张曦和杨昭训并没有坐太久,俩人简单说了下这分别一年彼此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准备离开,毕竟李常侍还在花厅那边坐着。
在那一辈子里,张曦大抵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她能和杨昭训这般亲密起来,坐在一起,无话不谈,甚至连净空,她都能够和她说。
红的宫墙,黄的瓦当,巍巍峨峨,高高耸立的宫城,曾经于是她很熟悉的存在,而如今,望着眼前的一切,她只觉得陌生得紧,跟着李常侍跨进左掖门的那道门槛,坐上肩舆,前去弘德殿。
抵达弘德殿时,在门口处,看到了一幕,是她两辈子加起来,都不曾见过的。
大殿里,杨太后正扶着一个小郎在练习走路,走路的木头架子,好像还是她小时候,那会子急着练习走路所用的,杨太后望着那个小郎的眼神,饱含着慈爱与宠溺。
看到这一幕,张曦终于能理解杨昭训为什么怨气会那么大了。
这么一对比,可不就显得杨昭训这个侄女失宠了。
“给娘娘请安。”
“给姑母请安。”
张曦和杨昭训走进大殿内,朝着杨太后行了礼。
“你们来了。”杨太后转头看了她们俩一眼,又打量了张曦一番,“清妃好像长高了不少,不过人也太瘦了点,跟竹竿子似的。”
“她这是抽条,光长个,不长肉,我还想这样呢。”杨昭训插嘴道,还特意哀怨地伸手摸了摸自己腰间的肉,自今年开始,她已经不长个,专往横的方向长了。
“阿……阿姐。”杨太后手中的小郎蹬着腿,朝着杨昭训兴奋地挥着手,咧开嘴,口水哧溜就淌了出来,杨太后忙不迭地用巾帕替他拭去。
杨昭训看着他白白胖胖的萌样,手痒地想伸手捏捏他肥嘟嘟的脸蛋,又想起之前有过一次,遭到姑母的喝斥,才堪堪忍住。
杨九郎目光注意到张曦时,之前并没有见过,因此不像面对杨昭训时,见到熟悉的人表现得很兴奋,对上陌生的面孔,乌黑的眼珠子里,有丝疑惑,依恋地往杨太后怀里缩了缩,歪着脑袋打量了下张曦,直到杨太后对他说,“阿九,这也是阿姐。”
“阿姐,也是……阿姐?”杨九郎重复了一遍,他现在人小,还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只能两个字两个字的说,而且有些话的意思,也不明白,更多是无意识地重复。
躲在杨太后怀里,咧着嘴,冲着张曦一笑,露出几颗小米牙来,喊了声,“阿姐。”
“阿九长得可爱。”张曦赞了一句,这么近的距离,仔细一看,杨昭训的话,倒是真的,杨家这位九郎,眉眼间简直像极了杨太后,跟模子印出来似的。
难怪杨太后这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