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夏天,艳阳高照,蝉鸣阵阵。
黄昏,位于江边的金山寺禅院内仍然酷热难当,江流儿嚷着要与法明师傅一起睡,法明长老见屋内有些闷热,索性便唤几个僧人将屋内的床搬到了外面,并铺上了凉爽的竹席,与江流儿在院中纳凉。
江流儿自己洗完了澡,爬到铺着竹席的床上,自己玩耍了一会儿。这时,法明长老来到了床前坐下,拿着一把大蒲扇给江流儿和自己两个人一起扇风消暑,感受到大蒲扇带来的阵阵凉风,江流儿感到很是舒爽。
天已渐渐暗了下来,夜晚已经降临,夏夜的星空繁星点点,夜空中的许多星星忽明忽暗地眨着眼睛,江流儿粉面朱唇,双手托着腮,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仰望着夜空的点点星光,小脑瓜里一时不知在想着什么?
“长老,你们天天说佛,念佛,敬佛,那佛究竟是什么呀?”江流儿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问道。
“江流儿,你想听个小故事么?”法明长老不答,却笑问道。
“好啊,好啊!我最喜欢听故事了,长老你快说!”江流儿拍着小手应道。
“江流儿你听好了,过去啊,曾经有个叫灵圳禅师的人寻访归宗禅师,问他:“如何是佛?”那归宗禅师对他招招手道:“不可以对你说,你自然是不信;如果你相信我的话,你过来我就告诉你。”灵圳禅师正在一愣神的时候,归宗禅师贴着他的耳朵,小声地告诉他:”你就是!”
“咯咯咯。。”
“呵呵呵。。”
说着,法明长老和江流儿齐齐笑了起来。
法明长老一只大手抚摸着江流儿的头,呵呵笑着:“其实,佛就是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想一念,简单一点说,佛就是你自己!”
“哦,原来我就是佛,佛就是我呀。”江流儿依旧眨巴着大眼睛,似乎有些似懂非懂。
“江流儿啊,你的呼吸便是梵音,脉搏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耳朵就是菩提呀。”法明长老语重心长地开示道。
“凡是人能够抛开杂念的,就可以看见清明世界;凡是人无欲无求的,就能真正体会到禅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佛性清净。”法明长老语又谆谆教导道。
接着,又不厌其烦地解答了江流儿的每一个疑问,直到江流儿疲累下来,躺在竹席上沉沉睡去,法明长老方才卧床歇息。
********
一年很快过去,又是一个秋去冬来。
一个寒冷的冬夜,鹅毛般的大雪纷纷飘落下来,顷刻间将金山寺覆盖上了一层银白色……
第二天,法明长老披上外衣从禅房出来,见外面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江面上千里冰封,天地间一片萧瑟纯白,一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景象,“好大的一场雪啊!”法明长老感叹道。
“铛------铛------铛------”一声声悠扬的钟声传了过来,在一片雪白的寂静之中犹显洪亮而醇厚,闻之教人肃然起敬!
“嗯……”法明长老竖起耳朵来,特别专注地仔细聆听着,“好钟声!”听了好几声钟响,法明长老这才抚须赞道。
钟声刚一停,法明长老叫住一个正准备扫雪的僧人,问道:“今天早晨司钟的人是谁?”
扫雪僧放下扫帚,合十答道:“就是新近参学、才录入僧籍的沙弥江流儿。”
“哦,原来是江流儿!你去将他喊了来。”
“是!弟子这就去喊。”扫雪僧合十稽首应道。
很快,穿着一身小号僧衣的少年江流儿来到法明长老的面前,只见他衣衫单薄,尚自穿着一双圆口布鞋,在天寒地冻的冰雪地上显得有些畏畏缩缩。
“江流儿,今天早晨是你在司钟么?”法明长老淡然问道。
“师傅,正是徒儿司钟。”江流儿合掌稽首道。
“你来给为师说说今晨司钟的心情吧。”法明长老问道。
江流儿有些纳闷,不知道长老为什么这么问他,于是如实答道:“师傅,徒儿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只是打钟而已。”
“不是吧?”法明长老微笑道:“你在打钟时,心里一定念着些什么。”
“因为为师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厚重、响亮、高贵的,这是正心诚意的人才会发出的声音哪!”
江流儿想了想,说道:“回禀师傅,其实徒儿也没有刻意念着什么,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时,师傅和布袋师叔就时常告诫徒儿:打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佛即是钟,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佛,用如如入定的禅心来司钟。”
法明长老听了非常满意,不住地点头称是!想了想,又提醒道:“往后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像今天这样,都要保持今天早晨司钟的一颗禅心。江流儿,你记住了吗?”
“谢师傅,徒儿记下了!”少年江流儿稽首应道。
从此以后,江流儿牢记法明师傅的训诫,做任何事,动任何念,一直记着法明师傅的开示,竭力保持着司钟时的一颗禅心。
“江流儿你过来!”法明长老又向江流儿招了招手。
“这天气寒冷,昨天夜里雪又大,你把为师的这件衣服披上吧!”说话间,法明长老将自家的外面衣服脱了下来,再亲手将它套在了江流儿消瘦纤弱的身上。
一股暖暖的热流从江流儿的心头滑过,少年江流儿定睛望着慈眉善目、须发皆白的师傅,眼中饱含着晶莹的泪花。
看着江流儿套着法明师傅的衣服踏雪离去,再看看衣衫已经单薄、在寒风中伫立的法明长老,一声叹息从身后响起:“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原来是布袋和尚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法明长老的身旁,并亲眼目睹了这对师徒之间的对话,布袋和尚从旁感叹道:“师兄,江流儿这个孩子宅心仁厚,悟性奇高,慧根颇深!有此禅心,何事不成?!”
布袋和尚停顿了一下,接着道:“倘若假以时日,这个孩子的前途不可限量啊!他长大了能正式摩顶受戒、受具足戒并坚心修道的话,当是师兄你百年之后的衣钵传人哪!”
法明长老不答,只是眼望着冰封千里的江面,左手捋须微微笑着,右手快速地拨动着手中的一颗颗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