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六十三章 艰难的工业进步(一)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作者:孤独麦客|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10-18 05:07:53|下载: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TXT下载
听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11月10曰,从镇海堡搭乘运煤船回到东方港的邵树德马不停蹄,直奔民政部和执委会。到了执委会办公室后才发现扑了一个空,原来所有人都去财政部开会去了。

邵树德问了一下工作人员,才得知是东岸公司与财政部召开联席会议,商议解决双方之间的债务问题,顺便理一下明年的财政预算。

和往年相比,今年财政部的曰子好过了很多。而这其中,农业部绝对是最大的功臣。得益于欧洲持续多年的战乱以及小冰河时期气候的异常,欧洲粮食产量逐年下滑,粮价节节攀升。很多国家在危机之中更是出台了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这进一步减弱了市场上粮食的有效流通,使得粮食价格进一步抬头。

农业部今年一整年通过帕斯奎尔家族向法国及中欧地区出口了多达2500吨土豆,刨除成本,收获净利润10万元,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出口创汇明星。

除了农业部外,纺织工业总局也不遑多让,其下辖的平安机器织造厂绝对是一部有很大潜力可挖的捞金机器。随着前几天又一艘来自波尔多的货船靠岸,帕斯奎尔家族今年到现在为止已经从东方港已经整整运走了六万五千匹东岸白棉布,由于平安机器织造厂超低的成本(每匹0.75元),每匹布能够赚到整整一元的超额利润。虽然一些货款还没能够及时回来,但是账面上这六万五千元的盈利是跑不了了。

此外,海军部私掠收入还上缴财政12万元;科洛尼亚贸易收入(出口建材、小五金制品、精煤、纺织品、少量军火)全年也达到了四万五千元;大鱼河兵工厂全年出口军火上缴利税近4万元;铸币收入5万元。

这几项是财政收入的大头,再加上国内土地赎买金、工商业税收等杂七杂八的收入,华夏东岸共和国到下个月底全年财政收入有望逼近45万元,创历史新高。

与收入相对应的是,全年财政支出仍然很庞大。即使造舰经费已大部分由海军部承担,其他各项贸易支出、工业投资、政斧办公支出(包括人员薪资、教育支出等)、军费支出加起来仍然达到了18万元之巨。

乍一看全年收入减去支出将会出现约27万元的巨额财政盈余,但是别高兴得太早。10月底,来自葡萄牙的爱德华多和卡瓦略船长再次运来了约六百名东亚移民,按照协议需支付他们约22万元的“运费”。这笔钱还不能拖欠,你拖欠了这一次可就没下次了,因此财政部还是老老实实地现场交割清楚。

这样一搞,1635年财政盈余大约只有5万元左右,虽然不多,但已经是近些年来财政部第一次出现财政盈余了。为此,激动不已的财政部长汤圆甚至都有出门去放一挂鞭炮的冲动。不过,这笔钱注定是留不下来的。考虑到财政部如今已经身背了35万元的巨额债务,而且其中多笔债务已经拖欠了很久,执委会和财政部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把这5万元拿去还债还给东岸公司。

在执委会会议室内坐了老半天,连茶都喝完两壶后,一干执委会委员们总算三三两两回来了。邵树德喝完最后一口茶,然后直奔政务院总理马甲的办公室。

“听说你来了,当时在开会。”马甲揉了揉太阳穴,略显疲惫的说道:“老邵你也别开口了,我知道你是来干嘛的。不多,四百人!两百名从东方港迁移过去的自由民,一百名海盗奴隶外加俘获的一百查鲁亚人。”

“才这么点?”邵树德略有些失望,不过他也知道政务院的难处,因此心里早就有准备了,四百人多少还在他的心理底限之中。

“这还是咬牙给你挤出来的呢,别不知足了。”马甲的秘书端上来两杯香浓的新格拉纳达咖啡,马甲品了一口,然后才说道:“最近经常熬夜,喝咖啡提神喝习惯了。”

“这什么杯子?”邵树德看着手中盛装咖啡的透明玻璃杯问道。玻璃杯壁中有不少细密的气泡,颜色也不是很纯净,一看就是件粗制滥造的手工制品,单看卖相就知道远不如欧洲人的产品。。

“最近在大鱼河南边那个新建设屯垦点上立了个玻璃窑。在一些搜罗的欧洲玻璃匠人的指导下,咱们开始烧制玻璃制品。化工部门不是一直嚷嚷着没有玻璃工业就没有化学工业嘛,这次好不容易连蒙带骗整了些德意志玻璃工匠过来,大家就觉得可以上马玻璃窑了。这不,这就是他们生产出来的第一批玻璃制品,前几天发送到各个部门,说是要让大家试用下,看看他们的成果。”马甲说道。

邵树德有些无语,穿越众里这么多人愣是没人能做出合格的玻璃制品来。当初很多眼高手低的人听到玻璃,大口一张“玻璃成分不就是二氧化硅嘛,烧砂子就成”,但是当问及怎么烧、玻璃窑怎么设计、需要哪些原料、需要多高的温度、如何去除气泡、如何去除杂质、如何烧制出无色的或各种颜色的玻璃浆、如何吹制成品时,这些人就不说话了。

在经历了最初的几次失败试验后,执委会便熄了这个心思。加上资源实在紧张,于是便只保留了一个人数很少的玻璃研究小组继续研究试验,资源重心开始向别的地方倾斜。中间由于战争或各种原因,研发工作也一直断断续续,一直到今年年中时,玻璃研究小组仍然无法研制出合格的玻璃制品,整个小组几乎成了一个笑话。

最后还是贸易部门救了他们,他们通过贸易伙伴从战乱频繁的北德意志地区花大代价搜罗到了一些玻璃工匠,然后带到了东岸。

这些德意志匠人们一道来便展现了他们的价值。在他们的指导下,穿越众的研发小组成员们从海中捞取了大量的植物,晒干后焚烧成灰,获取了不纯净的苏打(碳酸钠盐)。然后将这些苏打与石灰石、河砂混合在一起煅烧,烧得的玻璃浆在经充分搅拌去除部分气泡后,用吹管吹制成各种形状的容器。至此,整个玻璃生产的流程算是结束了。

不过别急,这里还有一项难处。那就是吹制玻璃也是一项技术活,不是说你随便吹吹就能得到想要的形状的。这里面需要大量的试验,积累足够的经验后才有可能吹制出合格的形状来。这不,就连那些德意志匠人中也只有一两个能吹制出合格的产品。

好在穿越众们也不笨,我没有经验,掌握不好力度,吹制不出我想要的形状来,但是我有偷懒的方法。他们找大鱼河兵工厂用水力锻锤压制出了一批铁质模具,每个模具的形状、尺寸都是严格设计好的。比如化学实验要用的玻璃量杯、试管、曲颈瓶等容器的尺寸都是需要严格一致的,不然的话你复原别人的实验可能就会失败,因为容积都不一样。

有了这些标准化的铁质模具,穿越众就能够生产出任何想要的玻璃制品,比如量杯、试管、蒸馏瓶、酒瓶等器具,大规模的化学实验也就成为了可能。从此,化学部门终于也可以敞开来做实验,复原部分技术了。他们之前申请经费高价订购了一套天然水晶打制成的实验器具(乌拉圭、巴西盛产水晶),这套器具被当做传家宝一样在各个小组之前流动使用着。如今玻璃窑的正式投产,总算解决了他们的窘境。

试制成功后,玻璃小组的成员们将首批产品送到了执委会和政务院的各个部门使用,美其名曰扩大影响力。

当然,他们的努力也不是没有成效。执委会和政务院终于决定在原玻璃窑的基础上投资兴建一间正规玻璃厂――河南玻璃厂。该玻璃厂位于大鱼河南岸新建的河南堡(隶属于东方县),该堡目前只有居民两百多人,大部分以伐木为业,少部分务农。玻璃厂兴建起来后,大约会新增数百名工人以及家属,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

“靠,如今的摊子还真是越铺越大,处处都要人。”邵树德悻悻地说道,“不过那玻璃厂用得了那么多人吗?主要生产什么?镜子还是酒瓶?”

“生产个屁的镜子!”马甲爆了句粗口,说道:“就这破水平,生产出来的玻璃质量还不如人欧洲的呢,气泡多、颜色不纯,怎么去和别人竞争?你别小看人家欧洲,现在威尼斯的制镜技术还是很高的,至少那产品外观就比我们的强不少。况且我们的玻璃结构强度还不是很高,经不起长途海运的损耗,所以镜子的事情暂时别想了,顶多试制几块咱自己内部用着玩玩。要说咱在玻璃工业上的优势,那也就是用模具生产成品,比人工吹制效率高多了,这是一种理念上的领先,欧洲人暂时没这个概念。”

“也就是说,咱如果生产酒瓶的话欧洲人肯定没法竞争。”邵树德若有所思地说道,“政务院不准备生产吗?”

“不准备!”马甲果断地说道。

play
next
close